今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叫《胡麻的天空》的自然筆記,短短一個月,就登上當當網(wǎng)“新書熱賣榜”。讓人驚嘆的是作者“秀英奶奶”曾是大字不識幾個的內(nèi)蒙古老太。
從內(nèi)蒙古來到上海,婆婆的生活很寂寞,兒媳芮東莉看在眼里,總想著給老人找點精氣神。
“你這么聰明,學起來肯定快”
70后的芮東莉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她的丈夫呂永林是一名大學教授。早在結婚之初,夫妻倆就約定好要做丁克一族,婆婆秦秀英雖然很遺憾,可是通情達理的她還是表示支持。
4年前,64歲的秦秀英從老家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去到上海兒子家中小住。因為語言不通,老人沒有說話的人,沒有事情可做,沒住幾天就嚷著要回老家。剛開始,夫妻倆故意把家里的雜事交給老人打理,可往往半個小時老人就收拾妥當了,剩下的時間還是得一個人面對空落落的家??粗先斯陋毬淠谋秤?,芮東莉很心疼,便跟丈夫提議道:“要不讓婆婆做自然筆記怎么樣?多出去接觸接觸大自然,心情也會好,權當是鍛煉身體了?!避菛|莉口中的自然筆記,是一種起源于歐美國家的觀察、記錄自然的方式。簡單地說,就是用繪畫和簡單說明文字相結合的方式,為大自然做筆記。
對于妻子的提議,呂永林十分贊同:“我記得小時候我媽就很喜歡植物,家里養(yǎng)了不少花花草草。”
星期天,夫妻倆去閘北公園跑步,芮東莉拉上了婆婆。每看到一種花,芮東莉總能迅速說出花的名字和品種,這讓婆婆秦秀英十分佩服。芮東莉趁機鼓勵她:“媽,聽永林說你以前可喜歡花花草草了,要不我教你畫這些花花草草,怎么樣?”老人一聽樂呵了:“不行不行,我的手握鋤頭可以,拿筆桿子可不行,那事咱干不來?!薄皼]事,我們從最基本的開始學起,以前我也不會,這不畫著畫著也就熟練了。媽你這么聰明,學起來肯定比我們都快?!毕眿D的恭維讓老人聽后心里特別舒坦,最終同意試試看。隨后,芮東莉便把這些花都拍了下來。
吃完晚飯后,芮東莉就興沖沖地在桌子上鋪好紙張,準備好各種水彩筆,開始像哄小孩子一樣,把婆婆誘導到書桌旁。秦秀英只能嘗試著拿起筆在紙上畫花花草草。老人是個左撇子,第一次用左手握畫筆,手總是發(fā)抖,線條歪歪扭扭。芮東莉卻很有耐心,指導婆婆一筆一筆慢慢畫出花朵和綠葉的輪廓。畫完幾朵花后,老人這才稍微放松了一點點,開始慢慢著色。很快,婆婆的第一幅手繪作品新鮮出爐了??紤]到婆婆還沒開始學寫字,芮東莉就自己幫婆婆記錄上自然筆記要求的天氣溫度地點等情況描述。
順利完成第一幅作品的秦秀英高興壞了,拿起草稿看了又看,一晚上都興奮不已。第二天上班前,芮東莉給婆婆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yè)”,要求她照著樣子把陽臺上的吊蘭畫出來,秦秀英答應了。
第二天,芮東莉回到家,看到婆婆畫的吊蘭圖,芮東莉十分驚喜,婆婆畫得很好,顏色也很到位。“老師”的夸獎讓秦秀英既害羞又開心。她找了一些拼音圖紙畫冊和一本《新華字典》送給婆婆:“媽,今天開始我就不幫你做記錄了,你自己學著記,不會的字就用拼音代替?!睕]想到老人的倔勁上來了:“我學的拼音大多都忘光了,要是你不嫌麻煩,你教我識字,我愿意學?!逼牌诺幕卮鹱屲菛|莉喜出望外,她立即答應下來,給婆婆當語文老師。
“秀英奶奶”開微博
轉眼時間過去了大半年,秦秀英從一開始啥也不懂慢慢地學會了幾千個漢字,畫畫也畫得有模有樣,在媳婦的幫助下,做了上百篇“自然筆記”。眼看著快過年了,老人提出想回老家看看。怕婆婆回去后,荒廢了“學業(yè)”,把好不容易學會的東西忘了,芮東莉有了新想法:教婆婆學電腦。學會了上網(wǎng),不管婆婆在哪,雙方溝通起來都會很方便。
一開始,秦秀英對電腦也是心生畏懼,縮手縮腳啥也不敢做。一向急脾氣的芮東莉展現(xiàn)出了少有的耐心,握著婆婆的手不厭其煩地教。在兒子媳婦的共同努力下,秦秀英總算學會了基本的操作,可以在電腦上面打字,也可以把手寫的自然筆記謄錄到電腦上去。
芮東莉又幫婆婆申請了微博,取名“臨河而居”,讓她回老家后可以把自然筆記傳上博客跟大家一起分享。婆婆微博開通沒幾天,芮東莉幫著婆婆吸引了不少“粉絲”。秦秀英喜不自勝,回到老家后,經(jīng)常每隔幾個禮拜,就在博客上更新,除了貼上去的自然筆記的圖片外,還有她多則幾百、少則幾十字的小散文,而這些圖文的記錄,為她贏來了越來越多網(wǎng)友的好評,粉絲們都熱情地稱呼老人為“秀英奶奶”。
雖然分隔兩地,芮東莉每次看到稀奇的東西都會第一時間跟婆婆交流,婆媳倆經(jīng)常在微博上互動。秦秀英興奮地告訴媳婦,她是村里第一個玩微博的老人。
2013年7月,秦秀英再次來到上海小住。一見面,她趕忙把自己的“大作”拿給媳婦欣賞。這時,她的自然筆記的記錄范圍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大自然的植物昆蟲了,她還學會了畫公雞、涼糕等風俗小景,甚至還有正在天空飛行的飛機和遠處林立的高樓大廈。婆婆的這些改變,讓芮東莉欣慰不已。
芮東莉帶著婆婆到云南昆明探親,秦秀英一到四季春城就看得入了神,她經(jīng)常一動不動盯著某棵樹,或者瞧著某朵花,晚上回去整理出來發(fā)到微博上。她最喜歡昆明的枯葉蝶,翅膀合起來的時候就像一片枯葉,張開的時候才有蝴蝶的樣子。第一次見到這樣奇特的蝴蝶,老人很激動,畫得非常認真,畫紙上的蝴蝶也栩栩如生,傳到微博上后,引來無數(shù)點贊聲。
秦秀英的作品還在佛山圖書館展出,今年年初,老人的作品集結成冊,出版發(fā)行。最近,秦秀英經(jīng)常會跟芮東莉夫婦聊到以前的事,回憶逝去的親人,消逝的家園,還畫下了她印象里第一次見到的綠皮火車。畫紙上滿載著婆婆對舊事的懷念。讓芮東莉感到欣慰的是,婆婆并沒有被困在懷念里,而是通過繪畫記錄的方式,很好地宣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看著一張張畫紙上傾瀉的回憶,婆婆露出滿足的微笑,繪畫學字是她收到最珍貴的一份禮物,她會充分享受這份禮物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