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周
想當初還在國內的時候,看到周圍親朋好友一到周末就忙碌,帶孩子穿梭在畫畫、彈琴、唱歌、奧數(shù)、英語等各個班,東奔西走,沒完沒了。當時我就暗暗告訴自己,以后我的孩子絕對不要這樣。沒想到,我們移民到加拿大,我的想法變了。
以前,我總以為國外孩子的童年無憂無慮,到了加拿大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中產階級、精英階層家庭,最注重的就是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從小耗費巨資請名師傳授鋼琴、小提琴、外語、馬術、網球等各項才藝。
在這樣的氛圍下,身邊的華人朋友也非常忙碌。和女兒朵朵同班的Ariel已經上了兩期的芭蕾班了,從托兒所下課后,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周一室內足球,周三芭蕾,周四滑冰,周六游泳;比朵朵大一歲的Ella,爸爸在國內賺錢,媽媽全職在多倫多陪護,聲樂班、游泳、芭蕾、中文、法語全套上。身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里,我不得不違背當初的“誓言”,朵朵三歲半的時候,我們給她報了芭蕾和滑冰班,每周兩次課。
在這之前,無論在電視還是漫畫書里,朵朵經常羨慕那些穿著公主裙的芭比,驕傲地踮起腳尖,因此,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芭蕾課;但對滑冰,膽小的朵朵心存疑懼,最后同意去上的理由是,幼兒園的同伴也會去上。從第一堂課一上冰面就嚎啕大哭,到慢慢地自己敢在冰上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蹭,到最后一次課居然能夠拿著根迷你小冰球桿去夠滾動的冰球,每一個微小進步,都讓朵朵開心不已,也讓我們驚喜萬分。
家長也明白,這么早啟動培優(yōu)計劃,不過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環(huán)境,讓他們從小沉浸、感受音樂或體育的魅力而已。所以,當朵朵在芭蕾課上不規(guī)規(guī)矩矩跟老師學動作,反而對著全身鏡嘻嘻哈哈做鬼臉,或干脆坐在冰上專心致志研究冰鞋鞋面上的公主圖像時,我和朵朵爸相視而笑,并不感到尷尬和著急。
加拿大的孩子們課業(yè)少,于是很多孩子在課余時間里都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但不是國內常見的課程補習班或專門以考級考證為目的的才藝培訓班,而是豐富多彩的興趣班,這些興趣班大多數(shù)以文體活動為主,包括滑冰、跳舞、足球、冰球等等。課程的基本設置也都以孩子們的興趣為重,老師只是示范教授,并不強制要求和規(guī)定每個孩子在課程結束時一定得達到什么樣的水準和級別。所以,在這邊看到大部分孩子去上培優(yōu)班,小小身體上掛著比國內甚至更大更沉的包袋(比如上冰球、滑冰課、游泳課、芭蕾舞課需要更換的衣服、水壺等),但每張小臉都洋溢著興致勃勃的笑容。因為他們是真心喜歡去上課——玩。
加拿大的暑假尤其漫長,小學生們沒有暑假作業(yè),長假期間父母往往會給他們報名參加各色暑期夏令營。這些夏令營都有不同的主題內容,比如少兒足球俱樂部、遠足健行、釣魚、野營等等。家長們給孩子報名參加這些項目,是為了讓他們接觸和掌握更廣泛的生活、生存能力。
同事Daisy是多倫多本地人,今年她給10歲的女兒Angel報名參加了一個“廚藝夏令營”。Daisy告訴我,這所名叫“我愛廚房”的廚藝夏令營機構提供4-15歲孩子的烹飪培訓課程。這已經是她女兒參加的第二個烹飪夏令營了,期間Daisy驕傲地帶著女兒親手制作的土豆泥蔬菜沙拉和迷迭香烤小羊腿到公司來給我們嘗鮮。她說Angel現(xiàn)在在家也會主動下廚房幫她做菜,而且這個夏令營還給Angel帶來一項意外收獲:小丫頭本來是挺挑食的,但課程讓她接觸到各類不同食材,她現(xiàn)在逐漸傾向于嘗試更多的水果和蔬菜。Daisy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好習慣,這是夏令營給女兒帶來的最大好處?!?/p>
為什么加拿大的父母更傾向于給孩子報名參加運動類的培優(yōu)班?我和朵爸一直不明白。直到前不久跟一個加拿大爸爸的談話,才了解了原因。
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每日運動40分鐘的兒童在認知能力、閱讀能力以及執(zhí)行能力上都要比很少運動的兒童好很多。不常運動的孩子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暴躁等不良情緒,這些情緒也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恰當?shù)倪\動配合科學的家庭教育和行為引導,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表現(xiàn)。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通過拍球來提高視覺及聽覺的注意力;多動的孩子可以通過游泳來釋放掉過剩的精力,促進其運動協(xié)調、自我控制等能力的發(fā)展,奧運冠軍菲爾普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在加拿大,年齡小的孩子面對的基本都是這種培優(yōu),等孩子再大一些,培優(yōu)項目也會隨之有所調整,會側重于一些專項的訓練等等。朵朵還小,培優(yōu)道路漫長,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為她選擇合適的培優(yōu)班,看著她不斷長大,人生不斷豐滿。
編輯 劉建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