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放棄與獲得
九十五歲的林協(xié)順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關(guān)注——在他放棄自己生命的時候。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放棄。生命的最后一天,林協(xié)順沒有吃飯,只喝了兩瓶酸奶。他洗了個澡,換上了常穿的衣服,然后從租住的屋中一躍而下,沒留下太多言語。
終其一生,林協(xié)順都保持著一種軍人的體面與尊嚴。他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二十二期,懂俄語、德語和英語,參加過遠征軍,打過日本侵略者。
然而光輝歲月與赫赫軍功并沒有讓更多人知道,直到他死去。陪伴了他八年的保姆像唯一的知情者一樣,向洶涌而至的媒體訴說著老兵的過去:參加云南起義,解放后來到新疆建設兵團,后來進了當?shù)氐能S進鋼鐵廠。1976年退休時,曾有人建議老人去敬老院,但他不肯。
最后疾病找上門,病痛和孤寂纏身,但不足為外人道。當他決定放棄自己之后,生命的最后姿態(tài)才讓人想起這個角落里的孤獨患者。人們議論紛紛,猜測著“放棄”是否由于生活拮據(jù)、高齡養(yǎng)老之困如何解決、醫(yī)保硬傷何時能治好……
林協(xié)順肯定沒有想到,自我放棄換來如此關(guān)注??上н@關(guān)注來得太晚——人們看到他時,那雙混沌的、見過戰(zhàn)火和世相百態(tài)的眼睛已經(jīng)永遠閉上,只剩每次出門都會戴的軍功章,還在閃閃發(fā)亮。
遺棄與解脫
一個月前的深夜,河南省平頂山翟莊村一個二十二歲的精神病患者消失了。第二天警方來時,他已死于十公里外的機井內(nèi),身上蓋著石頭和水泥塊。
對于老實巴交的父親王軍來說,王健的死,不知是一種解脫,還是新一輪痛苦的開始。
這位父親一生都活在悲苦中,他曾帶兒子看病,卻因為無法承擔治療費用而放棄;在去打工的路上,病情復發(fā)的兒子砸折了他的肋骨,他噙著淚忍著;兒子在家里犯病時,他常常要使勁掰開扼住妻子喉管的雙手,無奈地奪過砍向自己的菜刀……
直到王健徹底地消失,他的生活才平靜下來。
消失,似乎是村子里的精神病患者讓親人們回歸正常生活最“仁義”的方式。那些給小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怪人,那些蓬頭垢面、反復無常的病人,像子彈一樣擊穿脆弱的家庭,小家背后龐大的組織、機構(gòu)和社會卻抵不住那股后坐力。王健已經(jīng)瘋了十幾年,村民也就任由他瘋了十幾年,沒有一個鄰居親人、機構(gòu)組織為他和這個家庭尋找一條出路。
誰也說不清王健到底是消失了,還是被遺棄了。
最后一次,當發(fā)病的兒子拿著菜刀威脅自己和妻子時,王軍開始擔心,遲早有一天他會控制不住那把刀。于是,他選擇親手殺了兒子。
搬來與搬走
廊坊服裝城的商戶們好像一群綿羊,最近兩年,他們的遭遇就是被趕來趕去。
一年以前,臃腫的北京城決心甩開一些負擔,將服裝批發(fā)市場外遷到廊坊,作為治理“大城市病”和產(chǎn)業(yè)升級的手段。
上一個冬天,商戶們拖家?guī)Э诒几袄确?。在習慣了熱鬧的北京市場之后,將家安在嶄新得沒一絲人氣的廊坊服裝城。好在商戶入駐只需要繳納一萬元保證金,就可以簽訂十五年的租賃合同,并且免費使用三年。
可保證金沒有提供任何“保證”。新家還沒捂暖,一紙解約書就扔到他們面前。這些舉家遷徙的人,不得不再次放棄剛剛開始的新生活。
兩個月前,服裝城突然要求商戶辦理復雜的證明手續(xù),原因是有人投訴商場賣三無產(chǎn)品。如果沒有如期提交,將被強行辦理退場。有商戶說,要在兩個月內(nèi)辦齊商場要求的六個證件,并不是輕松的事。因此很多人不得不離開,留下拉上的閘門和冷冰冰的封條。
有人算了一筆賬,算上所繳納的一萬元保證金、攤位的裝修費、鋪貨費以及在周圍的房租費用,一個被封的商鋪會損失六萬元。
不知道這個損失該算在誰頭上,也不知道從天而降的證明手續(xù),為什么不在商戶入駐之初就篩選把關(guān),卻在蜜月期之后轉(zhuǎn)而翻臉。只剩下那群綿羊一樣的商戶,夾在政策和資本之間,不知又要被趕向何處。
【原載2015年12月2日《中國青年報·新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