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魯史彝族姓氏認同探析

2016-01-14 15:02李林山
學理論·下 2015年11期
關鍵詞:彝族

李林山

摘 要:彝族是經(jīng)過20世紀50年代的民族識別后,中國政府正式確立的一個民族,鳳慶魯史彝族歷史悠久,除世居土著民族布朗族以外,彝族是魯史入境定居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其發(fā)展演變也遵循民族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但清代魯史彝族在民族認同上有獨特的姓氏,認同方式明顯區(qū)別于其他的民族。

關鍵詞:清代魯史;彝族;姓氏認同

中圖分類號:K24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3-0063-02

魯史鎮(zhèn)歷史悠久,居住著漢、彝、回、苗、白、傣、壯、普米、滿、傈僳等10個民族,從1598年魯史設地方行政機構辟街場設巡檢司至今400年歷史,特別在清代包括彝族在內的很多民族入境定居;而早在公元13世紀,元朝政府即于今川滇毗鄰一帶設置“羅羅斯宣慰司”來管轄此一區(qū)域的彝族先民[1]。此區(qū)域輻射到鳳慶魯史。說明在元朝鳳慶就已經(jīng)有彝族先民入境居住。魯史彝族先民從入境定居至清代主要是“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特別是在清代,由于魯史地區(qū)各民族受居住環(huán)境、交通條件、經(jīng)濟條件、政治背景等因素影響導致很難用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共同經(jīng)濟生活、共同歷史文化、共同心理素質等構成民族諸要素以及民族特征來區(qū)分。而民族又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jīng)濟生活及表現(xiàn)于共同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wěn)定共同體[2]。那么清代魯史彝族在無法用民族特征來區(qū)分時,用什么使彝族區(qū)分于其他民族,其獨特的姓氏認同作用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一、魯史“茶、羅、畢、字、郝”五姓氏認同

(一)彝族的歷史沿革

云南地區(qū)的彝族根據(jù)地方史志記載:鄂爾泰改土歸流時期推行的“割賤為良”所謂割除陋習政策,摧殘民族傳統(tǒng)文化大背景下導致云南很多彝族在明末清初基本為漢姓[3];彝族也不例外,原本彝族族源是上古氐羌集團中的一支,漢晉時期的昆明族和叟族是彝族的直接族源,唐宋時期稱為烏蠻,元以后稱為“羅羅”,而鳳慶彝族主要有“香堂”和“俐■”兩個支系,香堂中也有“土倮”等稱謂。“香堂”主要由楚雄和巍山一代遷來,而“俐■”,據(jù)傳是從景谷一帶遷來[4]。與此同時“香堂”和“俐■”兩個支系彝族也遷入魯史地區(qū)并定居下來。

明清以前遷入魯史的彝族主要是“香堂”支系,“香堂”支系中有“土倮”的稱謂,但彝族自稱為“土族”。這里說到土族為彝族的說法又要回到“茶、羅、畢、字、郝”五姓氏認同,因為認為自己民族是“土族”的主要是“畢”氏。清代從鳳慶的郭大寨的團山村遷入俐■支系;新中國成立以后,1950年國家恢復民族政策以后,俐■人對本民族的認同主要為“俐■族”,更多的是認為“同宗同族”。即所謂延續(xù)至今的“本家”,也就是“同姓同宗同族說”。清代遷到魯史地區(qū)的“俐■族”主要是“薛”姓?!袄鋈恕笔撬Q,而當?shù)匮π帐厦褡迩宕浆F(xiàn)代都稱自己為“俐米族”,他對彝族的族名的認同比較薄弱。

(二)五姓氏認同時間推測

據(jù)《順寧縣志》記載,最早居住在魯史境內的民族為蒲蠻(即布朗族),是魯史境內世居的土著民族,以后,彝族、回族等民族入境定居且發(fā)展較快。明清兩代漢民族大量遷入定居,漢民族定居后,其他少數(shù)民族被歧視,彝族中歷史上被貶稱為“倮倮”的茶、羅、畢、字、郝等五姓氏也多改為漢族[5]。從本段記載中說明在明朝以前就已經(jīng)有“茶、羅、畢、字、郝”為同一個民族的說法。而且清代也認同五姓氏為同一少數(shù)民族的觀點,后因清代遷入的漢族較多并占主導地位,各少數(shù)民族被歧視,因此五姓氏也改漢姓、漢族、漢服。但鑒于史料記載稀缺,而且“彝”字在新中國建立前寫作“夷”,1950年改作“彝”,取“鼎彝”的含義。故歷史上也稱云南為“蠻夷之地”,所謂“蠻夷之地”即解釋為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地方,“蠻夷”一詞成為“少數(shù)民族”或“落后民族”的代名詞;所以五姓氏民族在清代只能推測是同一民族,只是至今民族認同中他們自稱為彝族;另外清代魯史一帶居住的少數(shù)民族較少或者說遷入的少數(shù)民族姓氏較少,就把所有少數(shù)民族或者是相近民族認同為同一民族也不可避免。從民族發(fā)展的規(guī)律看,任何民族在文化、習俗等傳承方面都有獨特的認同方式。

二、魯史彝族中的“禹、魯”姓氏認同

魯史地區(qū)的“禹、魯”姓氏民族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才先后遷來定居。而“禹姓”就目前魯史地區(qū)的碑文考證和禹姓氏的家譜記載是從清代遷入魯史地區(qū),該時期遷入魯史地區(qū)定居的為第九代;現(xiàn)在禹姓氏民族中有漢族和彝族兩種族名;“魯”姓氏在魯史地區(qū)人口較多,在《魯史鎮(zhèn)志》記載是清朝和民國時期先后入境定居;而且魯姓氏民族中也有漢族和彝族兩種族名;那禹、魯姓氏在魯史地區(qū)是否應該用姓氏來論證民族認同,還是禹、魯姓氏和民族族源認同本身沒有關系。目前魯史禹魯姓氏中已經(jīng)淡化民族認同,而禹魯姓氏淡化民族認同而更在乎姓氏認同,而且就遷徙歷史記載魯史地區(qū)的禹魯姓遷徙時間相同,同姓異族現(xiàn)象中共同點就是彝族和漢族,禁忌等文化習俗相似等因素來推斷兩姓氏先民認為是“同宗同族”。這里解釋的“同宗同祖”主要是直系親屬以及彝族歷史中的‘家支說法;另外彝族姓氏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結果;摩爾根《古代社會》說:“由于氏族內部禁止互婚,其成員才得免于血親通婚的弊害,從而促進種族活力的增長。氏族的出現(xiàn)基于三個主要概念即:親屬的團結,完全以女性為本位的世系;以及氏族內部禁止通婚”[6]。清代魯史地區(qū)“禹、魯”姓氏不論居住地的遠近,只要說“禹、魯”氏都認為是“本家”“姐弟姐妹兄長”,都是禁止通婚,當?shù)氐摹坝?、魯不開親說”也可以追溯到清代。另一方面也說明在清代魯史地區(qū)“兄妹婚、姑表婚”習俗已經(jīng)消亡。

三、魯史“阿、莽”姓氏和“異姓同族”的彝族認同由來

(一)“阿”姓氏民族認同由來

明萬歷二十六年改土府世襲制為流官制,鳳慶歷史上俗稱“滅勐安漢”之前,布朗族被殺,部分南遷到其他地方,部分改名換姓為“阿”改“楊”稱作他族。但清代到新中國成立后魯史的“楊”姓氏民族多自稱為彝族;另一姓氏現(xiàn)象是魯史的“楊”姓和鳳慶縣城所在地附近的“阿”姓在史料記載中被認為“同宗同族”,而且清代至今史料記載凡是婚嫁、喪葬、建房等大小事都有密切來往;所以推斷清代的“楊”姓就是“阿”姓的延續(xù);另外,民國后期部分“阿”姓氏遷入魯史,并且一直以“夷”族自稱;所以魯史地區(qū)的“阿”姓是否是布朗族的后裔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另外從“阿”姓氏民族的民俗文化和種茶歷史考究,“阿”姓氏民族從民族特征上判斷更接近布朗族;但清代兩姓民族都自稱為“夷”族;綜上所述,從改姓的阿姓為“楊”姓氏和民國時期的“阿”姓都自稱為“夷”族;從歷史記載和結合民族政策,魯史地區(qū)“阿”姓至今歸屬于彝族并被定論為清代就有的彝族。只是清代以“楊”姓存在,而民國時期與部分外來的“阿”姓認為“本家”,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二)“滅勐安漢”歷史造就的“異姓同族”姓氏認同

據(jù)記載:1597年10月,邵以仁命吳顯忠進剿,肆意殺戮土著居民,搜取勐氏18代積蓄無數(shù)。用計誘捕勐廷瑞父子,押解朝廷報捷,勐氏父子途中不幸斃命,勐氏所轄13寨不服,起兵反抗,被官兵剿除。在此次浩劫中,勐氏家族偷偷改漢、彝等民族,有的隱姓埋名改姓為字、楊、紀、蔣、張等并得到當?shù)厝说谋Wo,得以幸存下來,有的向南遷逃借以躲避,而大部分慘遭殺害。1598年,朝廷下旨,順寧府(今鳳慶)改世襲制為流官制,本地土著人不得擔任當?shù)匦姓L官,均由朝廷從內地委任,史稱“滅勐安漢”。因這段歷史的存在魯史地區(qū)“字、楊、紀、張、蔣”姓氏在清代不論是改漢族還是改彝族的都自稱“同祖同族”;另據(jù)魯史“紀”姓氏家族傳說:勐氏南逃人中有一丫環(huán)和一武將在明軍圍剿勐府時,帶著勐府一嬰兒藏在芭蕉蓬中,等夜幕降臨,連夜南逃。晝伏夜行,逃至阿干坡,由于滄江水漲,無舟可渡,便在阿干坡隱居改姓“阿”。后又過滄江至漭水改姓“莽”,數(shù)十年后,家族復興,現(xiàn)居住在金馬的“莽、紀”姓氏也認可這段歷史,認為他們是同宗同族、但“莽”姓為彝族,而“紀”姓為漢族,因這段歷史資料多以老人追憶流傳,卻以“異姓異族同宗”形式傳承下來。據(jù)金馬村民國時期李姓老人回憶說,紀姓氏到魯史是民國時期,“紀”姓氏發(fā)展很快,“紀”家是包括現(xiàn)劃歸于新華的瓦屋街“紀”姓,他們自認為是漢族,但無論現(xiàn)居住地的遠近都認可為孟氏遺孤第十一代傳人,而且從保山一帶遷來;除以上異姓同族或同宗異姓、異族的由來外,在清代青龍橋的建成,改善了交通,使魯史一帶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要道;魯史成為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重鎮(zhèn),四面八方商人以及馬幫中也有異姓彝族入境到魯史定居,并長期保留下來。

綜上所述,清代在魯史生活的主要有“茶、羅、畢、字、郝、阿、禹、魯、莽、薛等姓氏認同為彝族,其他在不同時期遷入魯史境內定居的自認為彝族的民族,多屬于異姓同宗族認同;清代魯史彝族的姓氏認同主要就是根據(jù)父系氏族的姓氏,其姓氏認同實際上建設了一個基于血緣的交易系統(tǒng),主要用來區(qū)別婚姻關系,這種觀點從各姓氏彝族家譜中可以證實;另外因魯史一帶的彝族在改土歸流的歷史長河中已經(jīng)基本上使用漢姓、漢名、穿漢服,所以該地區(qū)的彝族認同從文化習俗方面研究資料的很少,也很難確定歷史真?zhèn)?,大多資料都是通過調查中長輩的追憶來完成資料的撰寫;再次,鑒于現(xiàn)實意義上魯史一帶屬于彝漢雜居區(qū),該地區(qū)彝族的漢化程度非常高,若沒有清代姓氏認同來維系族別,目前是很難從民族識別中來認知本民族。民族發(fā)展中的“大民族”發(fā)展趨勢是民族文化消亡的必然,很多民族就像滾雪球一樣發(fā)展很快[7],當?shù)厣贁?shù)民族文化面臨消亡邊緣,特別雜居區(qū)民族歷史資料保留就越來越少,后人基本弄不清來龍去脈,希望通過本人不成熟的論斷得到更多專業(yè)人士重視。

少數(shù)民族在文化漢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姓氏認同在少數(shù)民族中是普遍現(xiàn)象,但鑒于此現(xiàn)象,希望更多人關注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并為后人了解本民族歷史發(fā)展給予幫助。

參考文獻:

[1]李紹明.中國彝族認同談族體認同[J].民族研究,2002(2).

[2]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3]朱文旭.論彝族姓氏來源及其特點[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4(11).

[4]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鳳慶縣委員會編.鳳慶縣文史資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魯史鎮(zhèn)人民政府鳳慶縣史志辦公室.魯史鎮(zhèn)志[M].臨滄:臨滄地區(qū)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印裝,2001.

[6]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

[7]何叔濤.桂鏡光.趙學先.民族理論教程[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彝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傳統(tǒng)詩歌大系《彝族克智》
“荷國”走出的彝族列車長
彝族養(yǎng)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云南彝族傳統(tǒng)武術溯源
彝族器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直苴彝族的刺繡與服飾
彝族說唱 男女生三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