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姜頤
在廣州市天河區(qū)天河北路,也就是廣州新中軸線上的商務中心區(qū),在一座座林立的高樓、一棟棟挺拔的大廈之間,有一處綠意蔥蘢、生意盎然的靜謐之所,有一個書聲瑯瑯、詩意彌漫的學習之場,有一座愛意充沛、笑聲盈耳的成長之域。
她,就是創(chuàng)辦于1992年9月的廣州市天河區(qū)華陽小學(以下簡稱“華陽”)。
從創(chuàng)辦之初的困難重重、硬件資源捉襟見肘、教師為教而困、學生為學而煩,到今天的“校長和名教師的搖籃”、全國知名生本教育重鎮(zhèn),辦學歷史僅僅23年,華陽的成長發(fā)展迅速而神奇。
華陽靠什么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我們不妨帶著這個疑問,走進華陽一探究竟。
華陽從1999年開始,率先進行了生本教育的改革實踐,先從課堂教學入手,后來逐步拓展到德育、課程,進而開展了整體性的探索,逐漸走出了一條獨有的特色辦學之路?!疤柾蕖弊灾鲝V場、七彩長廊、美德富豪排行榜……走進今天的華陽,就會發(fā)現(xiàn),校園里,處處都演繹著和諧、靈動、高效的教育之美。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王定華司長曾這樣評價華陽,他認為華陽小學校園不大但內(nèi)涵豐富,每個角落都有故事,時時處處潤澤生命,充滿了人文氣息!
是的,教育的本質(zhì)本就不是為了培養(yǎng)考試機器,而應當是全面以學生為本,不僅關注學生的當下,更關注學生的未來,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基。生本教育就是這樣一種綠色鮮活、有生命力的教育,它尊重了兒童的生命,尊重了他們學習的本性和本能,讓教育和學習變得簡單有趣而又生機盎然。
只有還給孩子一片純凈的天空,才能讓孩子們個性飛揚,快樂成長。秉承著這樣的信念,在周潔校長的帶領下,華陽的老師們在生本教育的大道上不斷前行,奉獻著自己的愛和智慧,收獲學生的健康自由成長。這應該就像一位老師說的那樣:本來想給孩子一片綠葉,沒想到收獲了一個春天。
心自由,行至遠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地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才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多彩?!?/p>
華陽在深入實踐生本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fā)展需要。學生不同的權(quán)利和意愿,不同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獨特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在華陽的大舞臺上得到了滿足,在校園生活的無窮樂趣中,他們成就自我,個性飛揚。
在生本理念引領下,學校尊重學生的生命需要,注重讓學生通過體驗將認識轉(zhuǎn)化為信念,突出活動、合作與實踐探究,每個主題教育活動都緊緊圍繞“全面發(fā)展學生”這一主線,要求學生全員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在氛圍中得到熏陶,在體驗中得到情感的升華。在華陽,學生活動要“以生為本,自主發(fā)展”,要讓每一個華陽學子在主動參與活動中成為活動的主人,在自主發(fā)展中獲得多方面的收獲。
2011年,華陽開啟了“太陽娃社團”的建設。華陽小學建設“太陽娃社團”,以“自主社團+班級社團”的組織方式進行,把學校各類活動全部交由社團承辦和認領,從設計社團標志、制定社團活動公約、申請活動場地、派發(fā)社團宣傳單,到開展社團活動、準備成果展示、申報星級社團,大多由學生獨立完成。由此,從社團建立之初到現(xiàn)在,華陽小學86個學生社團開展得如火如荼:在自主社團中,學生自主聚合、自主實踐、自主管理、自主優(yōu)化;在班級社團中,學生承擔責任、學習合作、發(fā)揮所長、完善自我。
“我向著太陽奔跑,夢想在心中縈繞,就算偶爾跌倒,都不重要,我用我的汗水向明天問好……”這是華陽的校歌《向著太陽奔跑》,它的作者叫梅占峰,是一名華陽的學生。眾所周知,校歌是一所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內(nèi),校歌是一種號召和激勵;對外,校歌又是一種形象展示和夢想宣言。誰能想到,在華陽,地位如此重要的校歌,竟是由一名學生完成的。原來,梅占峰同學從小酷愛音樂,進入華陽之后,老師們也鼓勵支持他發(fā)展音樂特長,給予其充分的發(fā)展空間—學習音樂、加入樂團、參加比賽……在老師的支持和指導下,梅占峰所在的“華陽現(xiàn)代樂團”成為目前全國小學中規(guī)模最大的混編樂團,水平很高,并獲得過世界頂級音樂大師雅尼的贊譽;梅占峰同學也在各種比賽中屢屢獲獎,并在2014年受邀赴北京中央電視臺錄制節(jié)目,與同為華陽人的著名音樂人常石磊同臺演出。受華陽逐日精神的啟發(fā),梅占峰創(chuàng)作了歌曲《向著太陽奔跑》。歌曲一經(jīng)問世,便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并最終被推舉為校歌。
世界上飛翔著無數(shù)的蝴蝶,沒有一對翅膀絕對一樣;天上漂浮著無數(shù)的云朵,沒有一朵重復一致。對差異的承認,對個性的認可,是華陽小學給予孩子的美好禮物。在華陽,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自信陽光的,他們可以盡情張揚自己的個性,綻放多彩的心花。他們在華陽的舞臺上,積極向上地進取,生機勃勃地成長,走向遠方的世界舞臺。
呵護天性,激揚生命
華陽人認為,“心里裝著夢,懷里揣著愛”,教育應當順應兒童的天性,應當選擇符合兒童天性的內(nèi)容并以適當方式傳遞給兒童。在人與教育的互動中,應當改變的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教育應當不斷改變和調(diào)適自身,以使自身適合人的天性的表達和成長的需要。
因此,華陽將“呵護天性,引導行為”作為學校的德育理念,以愛、信任、尊重、寬容、智慧為引領,開展了一系列符合孩子天性的德育工作,以呵護天性為前提引導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成為德行的富翁。在德性的發(fā)揚蹈厲和德行的日積月累中,孩子們生命激揚,積極向上,快樂成長。
和很多學校采用“規(guī)則”去約束學生的種種行為不同,華陽人選擇用“我們的約定”去引導、幫助學生。例如,在閱讀積累的過程中,有時需要背誦一些經(jīng)典的文章,這對于許多孩子來說是比較枯燥的事情,假如老師采取的辦法是學生沒有完成就留堂或者告知家長,要求家長跟進孩子的學習,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能讓學生完成任務,然而它在學生的心中是一種強迫性的教育,不受學生歡迎,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華陽,老師會將這樣比較枯燥的事情變得有趣,老師不僅會舉辦閱讀分享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會和學生約定,完成任務后滿足孩子的一個心愿獎勵孩子,如中午就可以跟老師一起吃飯、周末享受一次郊外踏青分享的機會……這種以和孩子約定的方式鼓勵孩子去學習、去探究,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特點,滿足孩子的要求,這也是老師一種人格魅力的展現(xiàn),是教育中的“大智慧”。
“我們的約定”,體現(xiàn)的是教育的人文性,勸導性,它是一名教育者用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它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愛的教育”。通過“我們的約定”,教師與學生這兩個基本要素的關系改變了,由教育與被教育關系轉(zhuǎn)向相互教育關系,由單向影響轉(zhuǎn)向雙向交往。教師和學生建立起了一種新的關系,教師從“獨奏者”變?yōu)椤鞍樽嗾摺?,是幫助、引導學生,而不是塑造他們,師生合作同行,共同成長。
除了以呵護學生德性的種子為起點和特色之外,華陽還采取了一系列鼓勵善行的措施。在華陽,每到月底,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三五個孩子拿著一個小本子,湊到一塊,相互比對著什么,班班門前都有一棵怒放的“美德樹”,樹上一張張笑臉洋溢著濃濃的自豪,原來,他們是當月的“十大美德小富翁”。在華陽,學生們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小太陽美德成長銀行”?!懊赖裸y行”在天河東和林和東兩個大隊部設立總行,各中隊設立分行,每個分行都有一名分行行長進行常規(guī)業(yè)務管理,每任行長由各分行內(nèi)當月美德“首富”擔任,任期一個月。學校根據(jù)不同的美德標準設有十三種美德幣,禮儀幣、遵規(guī)幣、孝親幣、誠信幣、勤勞幣、節(jié)儉幣、服務幣、合作幣……每次評價會根據(jù)每個中隊的標準獎勵學生相應的美德幣,以此鼓勵孩子們要做精神的富翁,不要一味地追求物質(zhì)享受?!靶√柮赖裸y行”真正把德育的主動權(quán)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讓學生在貼近他們的社會生活情景下,自己儲蓄他們的“健全心靈”。
七彩課程,特色成長
華陽追求具有“以生為本,小立大作”特質(zhì)的華陽課程,意在讓每一個華陽學子與教師一道,共同創(chuàng)生課程,享受“小立課程”的“大作功夫”,進而學得積極,學得活潑,學得自成。
為了落實“擁有完整心靈的世界公民”的培養(yǎng)目標,華陽確立了“心靈完整,自立遠行”的學校課程理念,將學校整體課程定名為“自立課程”?!白粤⒄n程”體系主要有兩大內(nèi)容:一是基于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二是基于校本課程特色化而開發(fā)的“七彩生本課程釀造七彩生活”。
華陽小學針對學校培養(yǎng)目標—“擁有完整心靈的世界公民”的七個特征,并從自然界的七色中獲得靈感,將學校整體課程確定為“七彩生本課程”。整個課程體系分七大課程領域:橙之健運動課程、赤之遠責任課程、紫之貴美德課程、藍之海思維課程、綠之趣閱讀課程、青之躍探究課程和黃之魅展能課程。這七大領域課程各自相對獨立,意在引領華陽學子“熱愛運動、陽光自信、文明有禮、好學善思、享受閱讀、實踐創(chuàng)新、個性鮮明”,同時又相互關聯(lián),意在引領華陽學子釀造七彩生活,成為“擁有完整心靈的世界公民”,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例如,在綠之趣閱讀課程中,教師將小課本與大閱讀相整合,開展單元主題化閱讀。目前,這一做法已由教學改革上升為課程創(chuàng)生,形成了具有華陽特色的單元分類閱讀課程。這一課程分單元編排,每一單元基于語文課本(人教版教材)單元主題,進行某一類主題閱讀的擴展化學習,促使學生在基于單元主題進行課內(nèi)外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學會閱讀,發(fā)展聽說讀寫等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這一課程每單元一般分四大學習模塊:單元學習內(nèi)容—單元學習目標—單元學習建議—單元學習進程(單元導讀課:2課時;精讀課:2課時;略讀課:2課時;讀寫評講課:2課時;單元知識整理課:1課時;經(jīng)典·閱讀分享課:1-2課時;單元評研課:2課時)。
綠之趣閱讀課程的課程目標不僅僅落腳在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和大量閱讀的意識和興趣,而且要引導他們廣泛閱讀,學會閱讀,從而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fā)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同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學會傾聽、交流,并從中提升自己的感悟。
華陽的七彩自立課程,正是素質(zhì)教育的具體化落實和校本化實踐,它切實貫徹生本教育的理念,立足腳下,視界宏闊,引領華陽學子以逐日的氣勢,以逐日的精神,在通向“擁有完整心靈的世界公民”這一成長目標的征途上闊步前進。
梯隊成長,雁陣飛翔
教師是學校教育理念的落實者;教師對學校教育理念的認同和落實,是學校特色建設的關鍵;只有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才能為學校的特色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華陽的教師團隊建設就是立足于生本教育的理念開展的。在踐行生本教育之路的過程中,華陽教師們好像凌空飛行的一只只大雁,排成梯隊、有序地成長起來。
教科研活動是近年來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它是以促進教師專業(yè)進步并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校為本的實踐性研究活動。華陽的教科研活動有特色、成體系。對于大多數(shù)學校來說,學校的教科研活動圍繞科組建設展開,以學校課程實施過程和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華陽教科研活動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以全面有效推進生本教育為目的,以生本教育為引領,以生本研究室為龍頭帶動,打破科組、級組的限制,圍繞學校在實施生本教育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而展開,由此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特色。華陽以教科研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為生本教育的實施奠定了研究基礎。
賽課,是學校教師展示教學本領、切磋教學技能、深化教學研究的好方法,華陽則通過“華陽杯”課堂教學大賽的設計和舉辦,將賽課這一好方法做成了華陽特有的好平臺?!叭A陽杯”課堂教學大賽分語文、數(shù)學、英語、??扑拇罂平M進行,要求以年級為單位團隊參賽(??埔愿餍】平M為單位),圍繞“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課型,利用自主教研和集體教研的時間進行集備研討。貫徹“推進‘以學定教單元教學整體模式研討”“凸顯研究,體現(xiàn)深度”和“團隊評分,集體參與”的評價主旨,將日常教研、課堂教學與動態(tài)教案的形成和展示相結(jié)合,分主題匯報、課例展示、教學反思和成果呈現(xiàn)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比賽。各科組在兩周內(nèi)完成比賽,由專家團隊進行評分。
華山論劍,武林高手們紛紛使出絕招,一決高下。而“華陽杯”的教學比武,目的卻不只是一決高下這么簡單。首先,“華陽杯”教學大賽彰顯了團隊的力量。它不是某個老師的獨秀場,它展示的是團隊智慧的結(jié)晶,由團隊討論選擇哪一個課型,磨課的時候除了負責課例展示的老師,其余成員也會悉數(shù)到場認真聆聽,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上課的老師再根據(jù)大家的意見進行課例修改,再繼續(xù)一次又一次的磨課,直到滿意為止。
其次,通過比賽,可以深化學校各學科“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研究,“以賽促研”。內(nèi)容豐富的主題匯報,真實有效的教學反思,對于探索學校課堂教學改革中的突出問題,打造研究型團隊和研究型教師,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再次,“華陽杯”教學大賽是一個梯度培養(yǎng)新人的好平臺。在備賽的過程中,新教師不僅可以在觀摩課的過程中向優(yōu)秀前輩學習,從前輩的教學中汲取營養(yǎng)為自己所用,更重要的是在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帶領下,年級組的老師形成合力,推出了一批年輕教師站上比賽的舞臺,有效地促進了學科組老師的梯隊建設。不論是哪位老師,他都有機會站上“華陽杯”這個舞臺鍛煉自己,而團隊也會群策群力,給予上課老師力所能及的幫助。老師們達成了明確共識:比賽的結(jié)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多讓不同的教師參賽帶來不一樣的研究角度,讓各自思維的火花碰撞出燦爛的火花。
華陽小學,作為廣州本土的一所名校,是生本教育實驗園中一棵蓬勃盛開的向陽花!歷經(jīng)十多年的“生本”發(fā)展,華陽小學的校園愈變愈美,“生本”大旗也越舉越高。生本教育的創(chuàng)立者郭思樂教授高度評價華陽:“華陽小學的生本實驗是全省乃至全國的一面旗幟。”
23年來,校園里那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見證和親歷了華陽小學的探索、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之路;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就像這棵綠色冠華的大榕樹,融大愛于無形,枝繁葉茂,蔥郁葳蕤,庇佑著華陽的莘莘學子;而作為生本教育結(jié)出的碩果,華陽“心自由,行至遠”的校訓和“逐日遠行”的精神使華陽人身心自由,潛能迸發(fā),用生本教育去挖掘心靈的源泉,用人性的力量去呵護精神的家園,把教育場所變成生命的綠洲,用綠色托起陽光夢想,讓生本教育奠基蓬勃未來,讓生命之花自然綻放。
(責任編輯: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