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
問題不在玩具上,而是陪玩者的腦洞不夠大。
經(jīng)常有朋友讓我推薦玩具,說陪孩子沒玩一會兒,倆人就都膩了。
他們認(rèn)為是玩具不夠有趣、不夠多的原因!其實,問題不在玩具上,而是陪玩者的腦洞不夠大。如果所有的玩法都在一是一、二是二的段位,那即使把自己的家變成游樂場,樂趣也還是有限。
如果玩耍時能經(jīng)歷一次頭腦風(fēng)暴——根據(jù)已有的簡單物件,不局限于它本來的用途,發(fā)散性地開發(fā)玩法——家里就會滿是“玩具”!
不信?那我從一副撲克的N種玩法說起,看看用一副家家都有的物件,如何讓孩子玩翻天。
仰頭、手掌朝天,將牌放在額頭、手掌上。“一二三,我們都是木頭人!”身體不動,保持平衡,不讓撲克牌滑落。
每個手指間夾一張撲克,兩手分別夾;手夾好了再用腳丫子夾。
大人孩子一起挑戰(zhàn),看誰堅持得久。
別小看這個游戲,所有的指頭都要協(xié)調(diào)地并攏,夾住一張小小的撲克牌絕非易事。
兩人各在一個房間,拿大玩偶或者有明顯形狀的東西,按照輪廓擺撲克,然后把東西拿走,留下?lián)淇?,看對方能否猜出是誰的“影子”。
用筷子夾起撲克,放到指定位置,或者是一個需要平衡的位置,比如茶幾邊緣。
往天上拋起撲克,看誰能讓指定的地方落上更多撲克,比如說自己的腿上或者一本書上。
根據(jù)花色、數(shù)字、顏色不同的規(guī)則來分類,然后排序——比上親子課學(xué)數(shù)字來得經(jīng)濟(jì)!
對于低齡的孩子,把翻面的撲克翻過來,就夠玩好一陣子!
對于大孩子,這也可以作為最后一個游戲,把所玩過的撲克翻過來按順序放好,方便下次使用。
和孩子伸直腿坐在床上,把撲克一頭著地,一頭斜搭在腿側(cè),腿只要稍微抖動,撲克便滑落了??凑l能堅持不動不讓撲克牌掉落。
沙發(fā)縫里、抽屜縫里、門縫里,一張滑落,就多插幾張,不需要意義,不需要競技,無厘頭地玩就好了。
除了撲克和自身,以上的玩法幾乎是不需要別的輔助工具的,若稍變環(huán)境或是增加其他器物,玩法就是N倍速度地增長了。玩法舉例:
搭配沙堆 戶外玩耍時,可以在沙堆外面碼撲克磚,一層一層,像是埃及金字塔;在厚厚的沙子上擺個撲克墻迷宮,讓孩子玩上半天不成問題。
搭配樂高 可以插在樂高縫隙里當(dāng)特別的墻,打個CS槍戰(zhàn),對于小男孩來說,再爽不過了。
搭配橡皮泥 薄薄硬硬的撲克牌,用來切橡皮泥,你不知道有多好用,就讓從不敢碰刀的孩子,感受一下切切切的快感吧!
變身搭建游戲 還可以剪個豁口互相拼插,做構(gòu)建游戲。有點類似雪花片積木,DIY時,不需要拘泥于硬卡本身的形狀,也不是非得插出什么造型,體驗到剪和插的樂趣足夠了!
家里所有非易碎品,都是N多玩法的好玩具,排列組合之后,你家難道還不是游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