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的故事》驚艷博洛尼亞
本刊訊 讀者期盼已久的圖畫書《熊貓的故事》驚艷博洛尼亞書展。打開飄散墨香的新書,鉛筆描畫的所有細節(jié)裹挾著山林之風和熊貓氣息撲面而來。作者唐亞明說,這就是他想要表現(xiàn)的真正的大熊貓。畫家木下晉則說,創(chuàng)作中他要不斷排除對熊貓形象的人為設計和固有印象,“排除掉的比用上的更多”。著名平面設計大師杉浦康平說,他對本書的裝幀設計是懷著對大自然、對熊貓的畏懼之念進行的,并“順應閱讀的節(jié)奏,按照繪畫的走向,隨著空氣的流動去安排文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4月1日在博洛尼亞為新書發(fā)布舉辦酒會。憑借國寶大熊貓的強烈吸引和新科年度世界最佳出版社的旺盛人氣,現(xiàn)場熱鬧非凡,特地制作的熊貓紀念明信片被一搶而空。集團總經(jīng)理張秋林主持發(fā)布會并發(fā)表講話。美國麥克米倫兒童出版社社長喬納森·亞德、意大利地中海香柏CEO馬竺柯等眾多海內(nèi)外參展商到會祝賀并表達了濃厚的興趣。
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評價本書說,“按世界標準來看,這本書不論是故事還是繪畫,不論是編輯還是裝幀都是一流的”,“書中描寫的是自然界里真正的熊貓……真實的力量最強大也最深遠,孩子們從小接觸真東西,其意義不可小視?!? (黃 帆)
《手電筒看見了什么》榮獲2015年博洛尼亞書展最佳童書獎
本刊訊 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是每年在意大利舉辦的國際性圖書博覽會,至今已有52年的歷史。書展上的一個重頭戲便是頒發(fā)最為著名的“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這也是全球兒童出版界最受矚目的獎項,以創(chuàng)意、教育價值、藝術設計為標準,評選出小說類、非小說類以及少年三個級別中最杰出的作品,折桂的圖書都被冠以優(yōu)質(zhì)圖書的標章。
在今年的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上,接力出版社引進出版的《手電筒看見了什么》從來自全世界的優(yōu)秀童書中脫穎而出,一舉摘下“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的桂冠。
其實,《手電筒看見了什么》獲得該項殊榮可謂眾望所歸,該書甫一上市便得到《科克斯評論》《出版商周刊》《書單》《學校圖書館》等四大圖書行業(yè)權威媒體的評論推薦,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家劉文和著名閱讀推廣人漪然聯(lián)袂撰寫導讀推薦。? (李羽清)
蘇少社《青銅葵花》德文版在德國受到高度評價
本刊訊 近日,蘇少社傳來喜訊?!肚嚆~葵花》德文版在德國出版后,銷售較好,圖書內(nèi)容也受到德國主流媒體高度評價。
據(jù)悉,《青銅葵花》是蘇少社精心打造的“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中的一部。作品講述了一個鄉(xiāng)村男孩青銅與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作品人物獨特鮮活,敘事簡潔流暢,文字純凈唯美,意境高雅清遠,情感真摯深沉,字里行間無不充盈著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間真情,無不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輝。
德國多家媒體對該書的出版做了報道。媒體報道中除了對作品背景的交代和情節(jié)的敘述,重點闡述了《青銅葵花》人物之間的友誼、與宇宙天地的相依和諧,發(fā)出了回歸本源和自然的呼喚。在這本書中,葵花作為核心意象的意義遠遠高于葵花對于梵高的意義。曹文軒在文學的世界里捍衛(wèi)著文字之美,他以略帶憂傷的隱喻展現(xiàn)了自然和文化如何最終戰(zhàn)勝虛妄和意識形態(tài)。“書味咖啡館”這樣描述:作家曹文軒用富有詩意、溫柔、多面且又憂傷的獨特風格描述了一個特殊家庭以及兩個孩子的生活。留給讀者的是希望、悲傷和感恩。
目前該書實現(xiàn)法國、英國、韓國、越南、德國、意大利6國的版權授權,這不僅是蘇少社“走出去”圖書受到的肯定,也是中國兒童文學逐步被世界國際同行高度認可的開始。
(吳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