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蒲
“我最近老失眠,總睡不著,常常整個晚上睜著眼睛等天亮,我是不是得什么大病了?”35歲的胡先生帶著疑問找到睡眠科醫(yī)生。睡眠科醫(yī)生指出,失眠的人中有六成是心理因素導致的,其中男性占有相當比例。這是因為多數男性是家庭經濟支柱,肩負養(yǎng)家責任,社會對男性的評價也與他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密切相關,這導致男性的社會壓力大。但遺憾的是,有了壓力男人還不能傾訴,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能向家人、妻子傾訴,只能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形成心病,影響了男性心理健康。這樣,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甚至表現為各種軀體癥狀,如脫發(fā)、失眠、陽痿等。因此,男性需要做好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
面對壓力要有心理準備 要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必然帶來高競爭性和高挑戰(zhàn)性,對于由此產生的某些負面影響要有足夠心理準備,以免臨時驚慌失措,加重壓力。要保持正常、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不為逆境心事重重。
要學會寬容 “被活活氣死”實在不劃算,人生百態(tài),萬事萬物不一定都能夠順心如意,寬容是脫離種種煩擾、減輕心理壓力的法寶。但寬容并不是逃避,它是豁達與睿智。
學會宣泄和疏導 不生氣是一方面,生氣的時候還得學會宣泄。宣泄應當是良性的,以不損害他人、不危害社會為原則,否則會惡性循環(huán),帶來更多的不快。當你心情壓抑時,可以去踢足球,以足球宣泄;遇到不順心的事對親人和好友訴說。心理負擔若長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為心理障礙。
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 加強心理修養(yǎng),養(yǎng)成自己做心理分析的習慣。正確地評價自己。要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與自己過不去,把目標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隨時調整目標未必是弱者的行為。
男性心理健康的狀況往往關系著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因此,男性要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重視起來。當感覺自己減壓比較吃力時,可以考慮向心理醫(yī)生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