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夢琪
所謂“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隆冬進補時節(jié),豐儉由人的驢肉菜品成為餐桌佳肴:龍肉固是尤物,大概無人也無福享用,驢肉卻是凡間之物,可作寄托。
驢肉火燒:在明星緋聞里躺槍
元旦期間,一條關(guān)于“跑男”錄制節(jié)目要求尋找“驢肉火燒制作秘方”的消息令許多人忍俊,還附照知名小鮮肉鹿晗和老鮮肉杜淳吃驢肉火燒的靚照。事實證明,這是一條誤傳,當天兩位明星只是路過同一地點且各自吃了火燒而已。
不過有意思的是,明星們被偷拍吃相,驢肉火燒經(jīng)常躺槍。當年吳京與謝楠傳緋聞,據(jù)說就是在房間里吃驢火。林更新有一次貼出一張深夜當街啃驢肉火燒的圖片,還配文曰:“吃著噴鼻香酥驢火,頂級男孩是我”。
別以為這是調(diào)侃,驢火可是別具盛名的古老物產(chǎn)。傳統(tǒng)驢火制作方法極其考究,驢肉配以近20種調(diào)料先以大火后以溫火長時間烹煮;面團揉好,拉成長條,涂油,烤制成外皮嫩黃酥脆,內(nèi)里柔軟的火燒,麻利地劃開火燒的一邊,將肉塞至其中。趁熱而食,肥而不膩的驢肉香氣在口中蔓延開來。常食驢肉的熟客均知,夾驢肉的時候最宜放點香燜提味。香燜是以燉驢肉的老湯加淀粉凝固制成,色澤通透紅潤,比肉入味,口感Q彈。加而食,風味倍增。
所謂“天上龍肉,地下驢肉”, 自古人們對驢肉頗有贊譽,魯西、魯東南、皖北、豫西南、晉西北等地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食品。
看似接地氣,卻也豐儉由人
早在300年前,山東高唐驢肉已經(jīng)被裝入封閉的條簍、瓦缸,作為國禮贈送各國使節(jié)。清代王漁洋曾為其即席賦詩:“佳膾開壇滿庭香,騷人擱筆費評章。此品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p>
其實,驢肉自古只有生熟兩種吃法。驢肉入饌看似接地氣,卻是貧富皆宜、豐儉由人的佳肴。
鳳翔臘驢肉由傳統(tǒng)臘制工藝制作,先將老驢宰殺,去蹄,選其四腿和筋肉,淋凈血水,懸掛晾曬浮水,干后切塊入缸內(nèi),分層加入硝鹽,上壓巨石,月旬取出,白天掛于陽光下晾曬夜間擠壓,排出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調(diào)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驢油及原汁湯內(nèi)之火加熱,僅燙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冷卻后肉塊表面可出現(xiàn)霜狀結(jié)晶。其切片顏色鮮紅,呈半透明狀,質(zhì)細膩,酥而有筋,五香噴鼻,余味回長。若選驢鞭做原料,配用上等調(diào)料臘制就成為譽滿關(guān)中的“金錢肉”。
許多驢肉菜肴制作工藝極富特色,比如“驢白血”:其外表溫潤如玉,白而細嫩,口感如蛋清,清脆爽滑。據(jù)說驢白血是將驢血運用傳統(tǒng)秘制工藝將其血蛋白提煉后制成,蛋白質(zhì)含量極高,大補元氣,老少皆宜,食者稱絕。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表明,驢肉具有“兩高兩低”高蛋白,低脂肪,高氨基酸,低膽固醇的特點。驢肉雖好,并非人人都適食,身體瘦弱者尤宜,平素脾胃虛寒,有慢性腸炎、腹瀉者忌食驢肉。勿與豬肉、金針菇同食,易致腹瀉,且食驢肉后不宜立即飲茶。
古老物產(chǎn)的現(xiàn)代滋補招式
“大寒”將至,“防風御寒”。冬重養(yǎng)“藏”,此時選擇驢肉進補頗有效果。
所謂“善養(yǎng)生者,吃飯不可無湯”。驢肉湯鍋倒是冬季滋補的好選擇:驢骨、驢血配以姜片、枸子、紅棗湯料,加水煲2到3小時熬制而成的滋補上湯,湯汁清亮、潔白如奶,無藥材之苦澀、驢肉之微腥,驢骨可咬碎,驢血吸收驢骨的骨香,口感爽滑,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后將新鮮驢肉片放至湯里微涮至暗紅色,驢肉紋理清晰可見,入口鮮嫩。湯的濃郁程度已起微妙變化,再次品嘗,比頭碗更多一份濃香,或配以各種菌類,時令蔬菜,營養(yǎng)豐富不上火,是冬令滋補佳品。
當然,驢肉如烹調(diào)不得法,會將肉質(zhì)做老,腥味加重,因此驢肉最宜醬制,食用時佐以蒜汁、姜末,既調(diào)味又殺菌,驢皮為驢肉最令人享用的局部,燜制好的驢皮晶瑩剔透,咬下去有果凍的騰躍質(zhì)感,光滑有韌勁,滋味飽滿濃烈。其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補血、養(yǎng)顏、止煩、清腦,是“阿膠”的主要原料,深受女性食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