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峰 趙霞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在位20多年,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創(chuàng)“開皇之治”,為國家治理奠定了穩(wěn)定富足的良好局面。但隋煬帝楊廣即位后驕奢淫逸,好大喜功,統(tǒng)治殘暴,在短短的十幾年內(nèi)就葬送了王朝統(tǒng)治,身死、家滅又國亡。
隋亡唐興,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們對隋煬帝因暴政而亡國進行了認真思考和總結。
其一,“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就是強調治理國家“必須先存百姓”,認識到存養(yǎng)老百姓對政權統(tǒng)治的極端重要性。史載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隋煬帝廣造宮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東都,離宮別館,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無不悉然。馳道皆廣數(shù)百步,種樹以飾其傍。人力不堪,相聚為賊。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復己有。以此觀之,廣宮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朕耳所聞,目所見,深以自誡。故不敢輕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靜,不有怨叛而已。”
貞觀九年(635年),唐太宗又說:“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唐太宗依據(jù)耳聞目睹,回顧總結了隋煬帝因暴政虐民、驕奢淫逸、窮兵黷武而亡國的教訓,并要“深以自誡”。唐太宗還說:“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
可見,唐太宗對“存百姓”的重要性有著切身的認識和理解,認為這是皇帝治理國家的重要職責。魏徵是唐太宗的重要大臣,多次引用《荀子》里的話,反復強調“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政權能否穩(wěn)固乃系之于人心向背。貞觀十年(636年),魏徵說很多王朝打下天下后,“志趣驕逸,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弊,恒由此起”。貞觀十一年(637年),大臣馬周也說:“臣觀自古以來,百姓愁怨,聚為盜賊,其國未有不亡者……自古以來,之興亡,不以畜積多少,在于百姓苦樂?!?/p>
在“存百姓”思想的指導下,唐太宗君臣在貞觀年問勤于政事,居安思危,避免剝削壓迫過甚,照顧廣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注重緩和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出臺實施了輕徭薄賦、與民休養(yǎng)的多項積極政策和措施,為唐王朝的長久統(tǒng)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二,“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
強調最高統(tǒng)治者“正其身”對于國家安危的重要性,即所謂“修身治國”的重要性,特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和所作所為。這一認識也來自于對隋煬帝亡國教訓的總結。貞觀四年(630年),魏徵對唐太宗說:“隋煬帝志在無厭,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營造,小不稱意,則有峻罰嚴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競為無限,遂至滅亡。此非書籍所傳,亦陛下目所親見。”貞觀十一年(637年),魏徵又對唐太宗說:“煬帝恃其富強,不虞后患,窮奢極欲,使百姓困窮,以至身死人手,社稷為墟?!碧嵝烟铺谝运鍩鄹F奢極欲以致亡國為警誡。唐太宗說:“秦始皇平六國,隋煬帝富有四海,既驕且逸,一朝而敗。吾亦何得自驕也?言念于此,不覺惕焉震懼!”
基于這種認識,唐太宗君臣謹嚴自律,躬行節(jié)儉,力戒奢侈,杜絕驕縱,從多個方面采取了切實行動,以求“正自身”,帶動營造了當時良好的政治風氣和社會風氣,減輕了對老百姓的剝削和壓迫,使民眾能夠穩(wěn)定、積極地勞作和生產(chǎn)生活,社會發(fā)展呈現(xiàn)出富裕和諧之良好局面。
其三,“務弘仁義”者國祚長,“專任詐力”者國祚短。
史載“貞觀初,太宗從容謂侍臣曰:‘周武平紂之亂,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國,其得天下不殊,祚運長短若此之相懸也?尚書右仆射蕭璃進曰:‘紂為無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周室微,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平定雖同,人情則異。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務弘仁義;秦既得志,專任詐力。非但取之有異,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茲乎!”這里,君臣們討論了周朝和秦朝國祚長短的原因,唐太宗指出,周朝得天下后“務弘仁義”,所以國祚長,而秦朝得天下后“專任詐力”,所以國祚短,國家政策的不同才是導致國祚長短相差懸殊的原因,提出了“務弘仁義”者國祚長,“專任詐力”者國祚短的認識和結論。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對這一認識又作了一次清晰闡述,他對大臣們說:“朕聞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異。然周則惟善是務,積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罰,不過二世而滅。豈非為善者福祚延長,為惡者享年不永?……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植淮?,為人所笑?!碧铺诘倪@段話,還是比較了周朝和秦朝國祚長短的原因,認為周朝“能保八百之基”,是因為“惟善是務,積功累德”;秦朝所以“不過二世而滅”,是因為“恣其奢淫,好行刑罰”。唐太宗這次說的“惟善是務,積功累德”,是對以前說的務弘仁義”的進一步說明:“恣其奢淫,好行刑罰”,是對以前說的“專任詐力”的進一步說明。這表明唐太宗的認識和結論更加具體、明確和豐富了。
唐太宗的這一總結,成為貞觀君臣的共識。貞觀十一年(637年)魏徵上疏說:“臣聞求小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蔽横鐚崿F(xiàn)國家長治久安“必積其德義”的認識,與唐太宗“務弘仁義”者國祚長的認識,其實是一致的。貞觀十一年,馬周在上疏中也說:“臣歷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漢氏之有天下,傳祚相繼,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猶四五百年,皆為積德累業(yè),恩結于人心。自魏、晉已還,降及周、隋,多者不過五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良由創(chuàng)業(yè)之君不務廣恩化,當時僅能自守,后無遺德可思,故傳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瘪R周縱覽歷代興衰,探究個中原因,強調的也是治理國家要“務廣恩化”,要行仁義和仁政,以“積德累業(yè),恩結于人心”,如此國家統(tǒng)治才能長治久安。
余論
唐太宗君臣認識和總結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唐太宗君臣所形成的這些認識,對于貞觀時期的國家施政發(fā)揮了很強的指導作用并得到了認真執(zhí)行,有力推動了“貞觀之治”、“開元之治”的形成?,F(xiàn)代學界對唐太宗的“存百姓,正自身”認識給予了高度評價。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唐太宗君臣的認識和總結有其明顯的局限性。其一,他們的認識和總結,本質目的是為了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以維持鞏固唐王朝的統(tǒng)治。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這就充分表露了其本質目的。其二,唐太宗君臣踐行“存百姓”、“正自身”等認識,是他們親眼目睹了隋朝迅速滅亡,目睹了隋煬帝“以萬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子弟同就誅夷,骸骨棄而莫掩,社稷顛損,本枝?絕”,目睹了老百姓“覆舟”的壯舉,對老百姓產(chǎn)生了畏懼恐怖的心理。在這種心理壓力下,他們才去保民重民和端正自身,并非真正出于完全自覺。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之間的對立矛盾,使得封建統(tǒng)治者不可能做到真正自覺。當然,對于這種局限性不宜苛求,在唐代前期,唐太宗君臣能夠形成上述認識和結論并予以認真踐行,難能可貴,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