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本刊策劃》專欄從第一期策劃——《90后登場》起,幾年來每到11月底,在謀劃第十二期內容時,我們都要盤點本年的策劃采訪報道工作。先是回顧一年的時代大背景,今年依舊如此:穩(wěn)定的政治秩序,日益明確的法制治國框架,開放的市場,大刀闊斧的城市化進程,受過良好訓練的勞動者和工程師隊伍……
然后,我們的思緒由大及小,目光由宏觀向《當代工人》的關注主體和閱讀主體靠攏。于是,一個個鮮活的普通人出現了。他們是沉默大多數中的一員,卻因了《當代工人》的采訪,因了《當代工人》記者撰寫的文章,于眾人關注下,更明了自己的價值觀、行動力、抵御困苦的能力和處世底線,而成為《當代工人》2015年度人物報道的瑯琊榜中人。
說他們是在大時代下淺唱低吟太過文藝,說他們是在大變革下執(zhí)意堅守又太過冠冕堂皇。用什么詞能概括榜單之髓呢?我們覺得,這個詞應該當屬“中國夢”。它與民族復興這樣的宏大敘事密不可分,但它更與小民的凡歌幸福息息相關。這個夢里的他們,在實現個體理想的過程中,遇到了精神、道義、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困境。能夠認識自己,忠于自己,成為他們生活的母題。他們守住了,繞開了命運的刃口,沒有茍且,沒有被歲月塵埃折磨得光澤盡無。
這就是小寫的“中國夢”——2015《當代工人》瑯琊榜,踐夢大道上難成領軍人物、大人物,但在小我的命運里,各安本分,認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