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杏清
汽車沿著90號公路從死海西岸的猶地亞沙漠穿過,車窗外滿目所及都是灰白色的巖石和沙礫。漫無邊際的黃沙大漠讓人倍感困頓、無精打采。
在訪問以色列之前,曾經(jīng)耳聞以色列有溫馨、和諧的社會主義烏托邦——基布茲。很小的時候,就傾慕這個國家,那里有世界上唯一還存在的共產(chǎn)主義的社區(qū)——以色列的基布茲,那里實行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臨近中午,舉目望去,遠遠看到了死海的盡頭,死海附近冒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洲。突然,司機指著前方一處綠樹和鮮花掩映的村落對我們說:“看,那是一個基布茲!”
那就是我們要住宿和訪問的地方,一個名為“Yad Mordechai”的基布茲(Kibbutz)?;计澮鉃椤凹w定居點”“社區(qū)”的音譯,有人把它意譯為“農(nóng)業(yè)合作社”或“集體農(nóng)莊”,也有稱之為“人民公社”。
這里有人們理想中的鄉(xiāng)村風格的紅頂小屋,也有二三層的公寓式房屋,橄欖樹、椰棗樹遍布其中。多數(shù)基布茲的布局都相似,而且環(huán)境都非常優(yōu)美,建筑、樹木、河流錯落有致。社區(qū)內有餐廳、禮堂、辦公樓、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周圍是社員的住宅和花園,在住宅和花園外是各種休閑和教育設施。社區(qū)外面則是工廠和農(nóng)田。
第二天,我們早早來到了超市,看到“基布茲”社員們有序地提著購物籃,排隊等待“交費”。在收款臺,“收款員”掃描完所購物品后,基布茲的社員們只需報上自己的工號即可帶著物品離開。
正在說話間,一個滿頭銀發(fā)的老婦人走到了我們跟前。出乎我們預料的是,她竟然用漢語向我們打招呼:“你們好!請問,你們是來自中國嗎?”
原來,這位老太太是華裔,姓徐,為了心中的夢想,1956年跟隨猶太丈夫來到以色列,與祖國一別就是半個多世紀。聽到我們在用漢語交談,她放下手中的活計,主動走了過來與我們攀談。
當?shù)玫轿覀兛隙ǖ拇饛秃?,老太太一下子激動起來,就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皺癟的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從她那急切的、略有點顫抖的語調里,我聽出了一個闊別家鄉(xiāng)半個多世紀的海外游子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從她那微微發(fā)光的眼睛里,我分明讀出了一個孤身在外闖蕩的女子對家鄉(xiāng)親人和故國的眷戀之情。
盡管她的漢語已經(jīng)不太流利,但并不影響我們交流。老太太主動提出充當我們的導游。
“基布茲是一個真正公有制的社會,土地和生產(chǎn)資料公有,財富公有,所有成員為集體勞動,成員之間完全平等,共同生活。成員也不領取任何工資或報酬,人人不需用錢包,生活的一切基本需要全部由基布茲提供。我就是到這里領取生活用品的。”她向我們介紹。
在基布茲養(yǎng)老和教育等等一切都是免費的?;计潪樯鐔T孩子提供的免費學校一直到高中,上大學必須出去,但費用也是基布茲承擔?;计澣擞捎陂L期過集體生活,集體觀念、平等意識極強,而血緣觀念、家庭觀念則較為淡漠。
這就是以色列的共產(chǎn)主義實驗!
“那么,每一個社員是否有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呢?”我問了一個一直縈繞心頭的問題。
“社員個人的私產(chǎn)是有一點點,就是用自己的‘工號或極其少量的津貼購置的數(shù)量很少的生活用品?!?/p>
這位歷史學家以其特有的熱情給我們介紹基布茲的歷史。
基布茲的起源,頗具傳奇和理想色彩。20世紀初期,當時還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一批從俄國、波蘭等東歐國家來的年輕人,深受社會主義運動和工人運動的感染,一心要建立一個崇尚勞動、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社會,從根本上解除猶太人的苦難。他們清除山上的石塊,排放沼澤地的污水,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基布茲組織。有資料記載,以色列第一個基布茲——德加尼亞基布茲在約旦河谷南端金納雷特(Kinneret)湖畔的德加尼亞(Degania)地區(qū)建立起來。這個基布茲最初只有7名成員。
“最早來到這里的人們,看到的并不是《圣經(jīng)》上所說的,‘流著奶和蜜的地方,而是一片貧瘠的土地。忍受不了艱苦的人走了,少數(shù)人堅持了下來,最終實現(xiàn)了建設美好家園的理想?!闭f話的時候,徐老太太深邃的眼神閃著異彩。
從創(chuàng)建第一個基布茲算起,迄今已有102年的歷史。目前,在以色列全國各地,從北部的戈蘭高地到南邊的紅海,全國共有270多個基布茲,他們占以色列總人口的2%左右。別小看這2%的勞動力,卻生產(chǎn)出全國一半的農(nóng)產(chǎn)品,創(chuàng)造了以色列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12%?;计澖刂聊壳耙呀?jīng)為以色列輸送了大批精英人士,包括4位政府總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以色列的“建國之父”戴維·本-古里安。
徐老太太帶著我們一路參觀了幼兒園、學校、籃球館、游泳池、食堂、干洗店等基布茲人不用花一分錢就能享受和使用的公共、教育設施。人們在這里不用買車,基布茲里有很多車,只要你需要用車在電腦上登記一下,就可以開走其中一輛,連加油、維修都不用你操心。如果誰要學開車,基布茲會免費提供車輛和汽油。基布茲的基本原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p>
參觀完畢,夜幕已經(jīng)籠罩了整個大地。在皎潔的月光和社區(qū)溫柔的燈光交織下,我們看見好幾對夫婦在餐廳外的空場上乘涼。他們有的懷抱著嬰兒,有的推著小車,在同孩子嬉戲。三五成群,其樂融融。不遠處,幾個少年騎著山地車奔來奔去,還有一群少年在草地上踢足球。社區(qū)內一片溫馨和諧氣氛。
以色列的基布茲向人們展示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它確確實實就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计潽q如理想中的桃花源,也一直被許多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人士視為以色列版的社會主義甚或共產(chǎn)主義“理想國”。在這里,一切都可以為其成員免費提供,但前提是每人都要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
徐老太太告訴我們:“我們的基布茲如今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北热?,基布茲已由“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如今已經(jīng)改為“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币恍┗计澾M行了私有化改革。在此之前,基布茲成員個人只有住房和少量的零用錢為自己單獨所用,汽車、計算機等全部是大家共享。即便是外部人員加入基布茲,必須充公其財產(chǎn),基布茲成員外出打工,收入也歸基布茲所有。而現(xiàn)在的私有化改革則允許基布茲成員擁有個人銀行賬戶,保留個人財產(chǎn)?;计澋闹饕杖雭碓床辉偈寝r(nóng)業(yè)而是工業(yè)、高科技產(chǎn)業(yè)和旅游業(yè)。
時代在變,以色列的基布茲這一“神話”也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计澤钅J揭苍S不再有強大的吸引力,但仍有大量崇尚基布茲價值觀的志愿者成為基布茲的新生力量。他們從歐洲、美洲甚至世界各地來到基布茲,在這里服務,進而更加認同基布茲的理想,在此定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