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美國夢是美國的標簽,似乎只要奮斗,便能在這個自由平等的國度出人頭地,覓得自己的幸福之所。不過,對許多生活在南方腹地的美國人來說,現(xiàn)實并不如此,在南北戰(zhàn)爭結束150多年的今天,南部很多地區(qū)依然面臨著貧困問題。
長期以來,美國南部一直處于經濟劣勢地位。內戰(zhàn)之后,幾乎所有南方的經濟基礎建設都被摧毀了,隨著奴隸制的廢除,大量的農場主陷入貧困狀態(tài),由于當時南方沒有任何工業(yè)發(fā)展,被解放的黑人也成了經濟困境的受害者。而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奴隸制,卻沒有讓黑人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利,許多黑人沒有獲得相應的教育和技能,因此盡管大部分南部地區(qū)在二戰(zhàn)后獲得了相當程度的發(fā)展,但貧困問題依然大面積存在。
密西西比,一個房屋前立著衛(wèi)星電視接收器。
佐治亞州埃爾伯頓荒廢的花園。
阿拉巴馬州迪莫波利斯一所廢棄的房子。
為了深入美國南部的過去與現(xiàn)在,文壇巨匠Paul Theroux和美國紀實攝影師Steve McCurry攜手,歷時一年探訪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等南方腹地。在這片土地上,除了無與倫比的音樂和讓人欲罷不能的美食,歷史殘留的痕跡和困頓依稀可見。他們走過鄉(xiāng)村公路,參觀過小鎮(zhèn)教堂,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南方人如工人、作家、牧師、農民,還有無論如何絕不離開南方,以及返鄉(xiāng)重建家園的人們等等。他們曾和阿肯色州的工人聊過天,也和密西西比州的官員對過話;有些地方傳統(tǒng)的槍支文化依舊盛行,攝影師甚至還去槍械展湊了一回熱鬧,有些地方還有人將農場稱之為種植園(奴隸制時期的叫法),有些地方則是經濟艱難,需要去面對全美最糟糕的學校,簡陋得令人揪心的房屋,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yè)率。這里的日??雌饋砘氖彾捤鳎瑪z影師說,縱然有讓人難以忘懷的風情,依然充滿生命力,卻似乎也在歷史的迷失中損失了很多。
密西西比州尼肖巴縣的費拉德爾菲亞水塔街景。
上圖:佐治亞州西爾韋尼亞的一個名為“夢幻”的旅館。下圖:南卡羅來納州艾倫代爾,一個破舊的州際公路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