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李湘洲
高鐵列車能飛馳起來,要給那條看似普通的水泥板鐵道記“一等功”。
水泥板鐵道,專業(yè)名詞叫無砟軌道,砟就是小塊石頭的意思。普通鐵路用的是有砟軌道,即鐵軌下面鋪著30厘米厚的小石塊和枕木。無砟軌道下面沒有小石頭和枕木,在水泥板上面直接鋪鋼軌。無砟軌道由5部分組成,從上往下依次是無縫鋼軌、軌道板、填充層、底座板、滑動層。這5個部分看起來很普通,然而,僅僅是那一塊塊看起來像大地磚一樣的軌道板,技術人員就用了整整4年才研制出來。
無砟軌道板長6.45米,寬2.55米,相當于10個軌枕塊。它的特點是:每一塊的加工尺寸都不相同,必須對號入座。在工廠打磨加工時,為了保證其精確度,用的水泥、瀝青、砂都要經(jīng)過多次淘洗。
無砟軌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一根鋼軌鋪到底”,這叫無縫鋼軌。每根鋼軌長500米,在整個滬杭線上,由404根鋼軌首尾焊接起來,形成一條全長202千米的完整無縫的“高鐵”。因為鋼軌平整無縫,列車行駛時不會發(fā)出叮當叮當?shù)捻懧暋?/p>
每根鋼軌都要打磨得十分精確,其頂面平直度誤差規(guī)定:在1米長度內(nèi)不能超過0.2毫米,僅相當于2根頭發(fā)絲粗細。這種精密技術給乘客帶來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看窗外景物時,能感到列車在飛馳,而坐在車內(nèi)卻非常平穩(wěn)。
高鐵列車的速度能夠飆上去,除了無砟軌道的功勞外,還有一大原因是高鐵在建設中以橋代路。以全長202千米的滬杭高鐵為例,除了車站和部分線路無法架橋外,其余175千米都是在橋梁上修鐵路,可謂是架在空中的一條直線鐵路。用橋替代了路,對地面原有交通影響很小,使整條路變直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