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凌
【適用話題】生命 脆弱與堅韌 悲痛與抗爭 高貴與完整
欣然家住在走馬鎮(zhèn)一座倒閉的皮膚病醫(yī)院后身,更早這里是管委會大樓。兩年前,這個10歲的女孩平靜的世界忽然傾斜了。因為低燒不退,她在恩施醫(yī)院查出再生障礙性貧血,俗稱“軟癌癥”,卻比真正的血癌更難治。
她的身體像一個變薄的容器,存不住血。血緩慢地往外滲流,一條手臂上布滿紫色的滲血印記。和身體一起失血的,還有她的家庭,生身父母此前剛剛離異。生活費靠在外打工的繼父寄回。
母親已經(jīng)盡了力。她四處求人募捐,流淚去政府部門懇求報銷政策,還打算賣掉這套并不值錢的房子。上學、當教師和打工中結下的情誼,以及母女氣質(zhì)中打動人心的力量,讓她募集到了20萬元捐款。
昂貴的代價之下,女孩“保住了小命”,眼下仍舊能夠坐在這套三層樓房的舊沙發(fā)上,轉(zhuǎn)動沉靜的眼神看著我們。眼下的媽媽比過去更瘦,女兒卻顯得比過去胖了些。母親說是打了太多激素。
和照片上比,女孩身體長高了一大截,已經(jīng)進入少女世界,或許也有激素催化,媽媽說她“長個子長肉不長血”,血小板一直靠藥物維持,不用輸血已是成效。但這份成效價格過于高昂,幾乎難以為繼。
“血是拿錢買的,有錢才有穩(wěn)定。”母親說。
她過于軟弱的身體,除了去省城和恩施來回的奔波,還曾在硬座車廂里輾轉(zhuǎn)18個小時,去河北省無極縣尋求中藥救治。“動車挺貴的,不敢坐”,母親說。在硬座上,欣然睡得很沉,像是掉在一個洞里面。
屋子里沉靜的背后,有個難以接受的事實。這個眼前看起來體態(tài)正在成長的少女,可能會隨著錢的耗竭,流光血液。母女的沉靜,似乎已經(jīng)接受了這份可能性。我想到了某部小說描寫一位遭遇政治冤獄被判處死刑的丈夫,隔著會見室柵欄最后一眼凝望妻子的平靜,“那是人們在悲痛的最深邃處找到的寧靜”。
繼父曾陪同去北京,眼下每月寄生活費回來。問起繼父的關心,女孩似乎思考了一下,微笑回答“還好”。病情“還好”,吃藥“還好”。
微笑中的苦澀,說明了自己的狀況比病友差得多,前景也難于預測。送我們下樓梯的時候,微笑仍舊留在女孩的臉上。她的世界在這三層樓房上,似乎有另一頂看不見的層流罩,把她和世界隔離開來,只能安靜地眺望、回憶和入睡。
大樓的正面一樓空了,瓷磚剝落,有些玻璃消失。管委會搬遷之后,這里過于偏僻寂靜了。一個外人很難來到這里,得知大樓背后有什么在發(fā)生。
【素材分析】當一種疾病,只能靠杯水車薪的“錢”來維系時,讓人不得不感喟生命實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得如同一張薄紙;然而,因為有著對明天、對生命無比熱情的渴望和眷念,生命有時又格外堅韌……病危的女孩獨自與命運抗爭,揪心的故事催人淚下。讓我們默默為生命的活力與完整祈禱吧。
【速用名言】
1.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法國思想家、作家、社會活動家 羅曼·羅蘭
2.誰能以深刻的內(nèi)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德國足球運動員 庫爾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