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麗
雙豐小鎮(zhèn)故事多
□張冬麗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币蛔恰⒁粋€鎮(zhèn),每天都有著不同的故事發(fā)生著,或感動、或溫暖。而在這金秋十月,正是雙豐大地上收獲的大好時節(jié),在這個小鎮(zhèn)上,這里的人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屬于這個小鎮(zhèn)獨有的故事。
“把白帽戴好再進地,一定要用白布袋裝棉花,不能混入異性纖維,要保證棉花的質(zhì)量……”10月1日一大早,二師三十團勞資科科長蒲鐵生和往常一樣,來到掛鉤的一連棉田,叮囑拾花工一定要保證棉花采摘質(zhì)量。
自“三秋”工作開始以來。三十團機關(guān)把服務“三秋”作為重要的績效考核內(nèi)容,機關(guān)干部在“三秋”期間放棄雙休日、節(jié)假日,與連隊干部一起協(xié)調(diào)做好采棉機車調(diào)配、棉花拉運、棉花質(zhì)量、安全生產(chǎn)等工作,及時解決好職工“三秋”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向職工及拾花工宣傳當前團場方針、政策和形勢,對職工進行誠信教育,有效避免了“上情不明、下情不清”的情況,隨時知曉群眾之所想、群眾之所急,掌握來自現(xiàn)實生活、來自群眾需求的第一手資料,盡可能地為他們解決難點、熱點問題,真正把愛民實踐落到實處。形成“職責在一線、工作在一線、服務在一線”奉獻基層、造福群眾的良好局面。
“機關(guān)干部每天都會下地和我們一起解決在生產(chǎn)中遇到的問題,向職工宣傳團里的政策法規(guī),這樣就避免了很多矛盾的發(fā)生,也為我們基層減輕了工作壓力。”三十團九連黨支部書記成劍鋒說。
“一定要注意安全,把防火罩戴好再進場,嚴禁用小四輪拉人……”10月3日晚上10點多,三十團一連機務站長程強正在棉花場維護秩序,并給職工講安全知識。
程強今年54歲,身體不太好,但在“三秋”期間,他顧不得這些,每天從早上七八點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一兩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睡上一小會兒。而這也是每一位基層干部的真實寫照。
一個連隊,100余名職工,幾千畝土地。而一個連隊的發(fā)展,一個大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靠的就是基層干部的有所作為?!叭铩逼陂g,三十團基層干部放下家庭瑣事,放下父母和孩子,把家安在連隊,每天披星戴月與職工同勞動。誰家的拾花工鬧情緒了,誰家的棉花交售出現(xiàn)問題了,基層干部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為群眾排憂解難,當好職工增收致富的幫手,得到職工群眾一致好評。
“連隊的干部真的很辛苦,一個小家還每天都會有很多事發(fā)生,何況一個連隊,他們每天忙完這家的事忙那家,有時都顧不上吃飯,我們看著也心疼。”一連職工郭忠偉說。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只有把崗位當做自己的家,把職工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才能把心撲在工作上,才能成為職工群眾的‘主心骨’?!比畧F一連連長李榮堂這樣說道。
一位身材瘦弱的婦女,手在棉朵里不停的忙著,背上熟睡的娃娃腦袋隨著婦女身體起伏來回搖晃著。
9月28日,當二師三十團政工辦工作人員來到掛鉤單位九連檢查棉花采摘“四白”情況時,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
這位婦女叫黑么木扎,是來自四川大涼山的一名彝族拾花工,家里生活條件比較貧困,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9月初,經(jīng)朋友介紹,他們夫妻倆帶著4個月的女兒和鄉(xiāng)親一起來到九連拾棉花。
“我們家里生活條件不好,就把娃娃帶來撿棉花了,一天下來能撿100多公斤,這樣下來一個月能掙五六千元錢,就是苦了孩子了。”說到這些,黑么木扎眼睛有些濕潤。
“各位同事,九連現(xiàn)有十幾名彝族拾花工,他們現(xiàn)在急需御寒衣物,還有一個4個月大的娃娃,請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當天13時左右,三十團機關(guān)QQ群發(fā)出倡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下午一上班,大家就把100余件御寒衣物和嬰兒用品交到了政工辦,并在第一時間將這些物品送到了拾花工手中。
“拾花工到我們團來,真的挺不容易的,拾花工增加自己的收入,也解決了我們團場的一些困難,我們要善待每一位拾花工,就像對待我們的親人,我們會繼續(xù)關(guān)注他們的生活,盡全力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比畧F政工辦主任張正華說。
“我們到這里拾棉花就是為了多掙點錢,真沒有想到這里的人這么善良,這幾天天涼了,我們正在發(fā)愁沒有帶厚衣服,就為我們送來了毛衣、棉衣,還給孩子送來了奶粉、米粉,承包戶也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關(guān)心,每天問我們有沒有挨餓,有沒有穿暖,感覺蠻溫暖的,心里特別高興,我們一定會好好干,保證拾花質(zhì)量,明年我們還來?!笔盎ü釥柮从汛爰拥卣f。
雙豐的人樸實善良,雙豐的故事說不完。相信,他們將會把這份無私奉獻、淳樸善良傳遞下去,讓雙豐的故事更加美麗動人……□
欄目責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