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坤 王夢潔
中國藥科大學,江蘇 南京 211198
?
中藥復方專利的侵權認定
陸承坤 王夢潔
中國藥科大學,江蘇 南京 211198
如何對中藥復方專利的侵權進行認定,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題和人們爭論的焦點。由于中藥復方的特殊性,等同原則、公知技術抗辯原則在其侵權認定中顯得尤為艱難,在實際案例中,應該充分考慮中藥復方因藥物的組成、劑量以及藥物在復方中的地位不同所導致的多變性,結(jié)合相關理論具體分析判定。我國中藥復方專利保護的范圍與國外相比較為局限,導致申請的專利權利得不到保障,所以,拓寬中藥復方專利保護的范圍的任務緊迫。
中藥復方侵權認定;等同原則;中藥復方專利保護
里約奧運會讓古老的拔罐大火了一把。其實中醫(yī)藥作為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傳承,自有其可取之處。但由于我國專利法的不完善,中藥專利問題愈來愈凸顯出來。中藥復方作為中醫(yī)藥產(chǎn)業(yè)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專利侵權認定中的問題應當給予重視。
中藥復方是由多味中藥材制成的產(chǎn)品,其注重配伍:包含君、臣、佐、使藥,發(fā)揮功效的作用機理充滿玄機,加工炮制后的有效成分難且組合在一起綜合起作用。根據(jù)等同原則,滿足如下的兩個條件即稱為專利權利要求中的等同物:首先,客體和專利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實現(xiàn)和產(chǎn)生了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效果,其次,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是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聯(lián)想到的。由于我國現(xiàn)有的專利法和細則中均未對等同原則問題有所規(guī)定。因此,對于中藥復方侵權認定,等同原則如何適用變得十分重要。
(一)在中藥復方專利基礎上藥味增減的侵權認定
第一種情形,假設中藥復方專利權利是對藥味組成的部分有合理的概括,且增減藥味又屬于從屬權利的范疇,那么顯而易見藥味增減構成侵權。第二種情形,如果增加藥味,即便解決了長期未能解決的技術難題;或者克服了技術偏見;或者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但由于新的技術方案落入到專利權利要求所規(guī)定范圍之內(nèi),依舊構成侵權。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形,最佳的解決方式是雙方交叉許可專利。第三種情形,如果減少藥味,解決了長期未能解決的技術難題;或者克服了技術偏見;或者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效果,考慮到新的技術方案沒有并包含專利權利所要求的任何技術特征,因此不會構成專利侵權。第四種情形,如果藥味的增減,不在權利要求所提及的范圍內(nèi),且不是該領域技術人員經(jīng)過簡單的推理就能聯(lián)想到的,則不屬于侵權。
(二)在中藥復方專利基礎上藥味劑量增減的侵權認定
復方專利對藥物劑量都有范圍限定,如果劑量的增減在保護范圍內(nèi),那么屬于侵權。如果劑量的增減不在范圍內(nèi),并且功效差不多,只是因臨床對象的不同,增減藥量,那么這種情形屬于上述的第一種情形。
當然這就是中醫(yī)藥的基本原則對癥下藥,是為此領域的醫(yī)藥人員所熟知的道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方可認為與侵權復方或者公知復方屬于等同技術。如果藥量的增減不在范圍里,同時產(chǎn)生了特殊的功效,并且不屬于此領域的醫(yī)藥人員經(jīng)過簡單思考所能聯(lián)想到的,那么就不落入等同技術范疇。
在中藥復方的研究和使用中,對中藥復方的藥量進行加減,以此達到強化治療效果、針對不同癥狀、減少不良反應等作用,是中醫(yī)藥辯證施治的一大特色。正因為如此,一些不法之徒打著幌子侵犯他人的中藥復方專利。以此看來侵權的認定變得格外重要,而不應只是簡單對比與侵權復方或者公知復方的成分,應當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第一,如果新復方加大藥量,明顯增強藥效,則認定其具有“突出的實質(zhì)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進一步認定其不構成侵權。反之,如果治療效果不但沒有增強反而減弱,則不認定其具有創(chuàng)新性,而構成侵權。但如果能在減輕毒副作用、作用新的部位或是適應新的病癥等任何一項有所效果,則應當認定它具有創(chuàng)造性,侵權不成立。第二,假設“新”中藥復方只是以患者的體質(zhì)為根據(jù)從而減少現(xiàn)有的中藥復方的藥量并沒有達到增強治療效果的目的,則不應當認定其具有創(chuàng)新性,此時侵權成立。
(三)在中藥復方專利基礎上藥味替換的侵權認定
藥味的替換相當于組合發(fā)明要素的替換,如果藥味的替換屬于一種常規(guī)性知識(如性味、功效等大同小異的中藥的相互替換),并且沒有取得預料不到的效果,那么這樣的替換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容易構成等同侵權。如果替換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功效,或者相同功效,但顯著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那么也不會構成侵權。
準確地理解等同原則及解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將會增強公民的法制觀念和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以此來減少侵權糾紛。這將有利于改變中醫(yī)藥領域發(fā)明創(chuàng)造低水平重復的現(xiàn)狀。
[1]楊顯濱,陳雨,蘇喆.論中藥復方專利的侵權認定[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0,02:111-116.
[2]丁錦希,姚雪芳.論等同原則在中藥復方專利侵權認定中的適用——從“養(yǎng)血清腦顆?!睂@m紛案談起[J].中國中藥雜志,2009,05:638-640.
D
A
陸承坤(1995-),男,漢族,江蘇泰興人,中國藥科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藥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