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國
?
胸懷天下服務百姓嚴以用權
周少國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其中“嚴以用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最為關鍵。謀事實不實、創(chuàng)業(yè)實不實、做人實不實主要看怎樣用權。因此,開展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必須深刻認識嚴以用權的重要內涵,弄清“權是什么”,明白“為誰用權”,懂得“怎么用權”,切實做到胸懷天下,服務百姓,造福社會。
黨員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各項活動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實踐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認清權力是誰給的、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的問題,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怎樣才能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要自覺糾正三種錯誤觀點,端正三個認識:
一是糾正“誰能決定我的升遷我就服務于誰”的錯誤觀點,必須為人民掌權、為人民服務。共產黨人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權為民所賦,利必為民所謀。為個人和少數人利益掌權用權,是腐朽、卑劣、錯誤的;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為民族、國家的興旺發(fā)達掌權則是進步、高尚和正確的。
二是糾正“手中的權力是個人勤奮學習和奮發(fā)工作的結果”的錯誤觀點,必須始終懷著感恩之心干好工作。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一個人的成長進步,有個人努力奮斗的原因,但是離不了集體的關心和組織的培養(yǎng),絕不能把自己的成長進步歸結為個人奮斗得來的,要看到是同志們支持幫助的結果,更重要的是組織的教育培養(yǎng)。堅持權力就是責任、領導就是奉獻,始終懷著感恩之心全心全意為黨工作,造福一方,為人民服務。
三是糾正“在我的管轄區(qū)內,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錯誤觀點,必須依法依紀使用權力。要慎言慎行慎獨慎微慎初慎終,防止權力扭曲。加強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發(fā)揚民主,遵循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尋求各方面利益的最佳結合點,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
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為官一任,就要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服務。當前,少數領導干部手中有點權力,就忘乎所以,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了謀私的工具,甚至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一套。對這些權力濫用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如何正確行使權力呢?《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依法設定權力、規(guī)范權力、行使權力作出一系列明確規(guī)定,強調規(guī)范和約束公權力,防止權力濫用。要求領導干部一是依法用權、二是秉公用權、三是廉潔用權。領導干部堅持依法用權,重要的是把握好“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基本原則,自覺在法律約束下用權,在制度籠子里用權,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必須正確處理公和私、情和法、利和紀的關系,以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座右銘,主持公道、樹立正氣、弘揚正能量,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用權。對各種歪風邪氣敢于較真碰硬,堅決抵制。面對重大原則問題,做到認真思考,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guī)定,時刻警惕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防止手中的權力商品化、庸俗化,要管住自己,管好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
鄧小平說,“權力不宜過分集中。權力過分集中,妨礙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實行,妨礙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妨礙集體智慧的發(fā)揮,容易造成個人專斷,破壞集體領導?!碑斍?,我國政治體制和權力運行機制的突出問題是黨政“一把手”的權力過分集中。黨章規(guī)定各級領導班子實行集體領導,但往往是“一把手”決定本地區(qū)、本部門大政方針問題。從近幾年依法依紀處理的黨員干部看,多數是在“一把手”崗位上犯的錯誤。適當分解“一把手”的權力,建立嚴格的分工和崗位責任制,充分發(fā)揮班子成員的積極性,是必行舉措。按照十八大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成為必然趨勢。要教育黨員干部扎實履職盡責,甘于奉獻,奮發(fā)進取,一任接著一任干,守得住青山綠水,方能贏得后世政聲。
我國是一個長期受封建權威統(tǒng)治影響的國度,千百年來,養(yǎng)就了人們對權力的敬畏和膜拜意識。一些人從小就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大了當官,光宗耀祖,全家光榮。在這個怪圈內,有了權力便有了一切,權力成了社會的交換商品,機構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私有化。權力成了政治、經濟、社會一切領域的稀缺資源,無權的想掌權,有了小權想掌大權,掌了大權樂于專權。一些人為了權力,不惜血本買官,掌權后就撈錢,以商養(yǎng)權、以權護商的惡性循環(huán)由此而生。這些現象的出現,是社會對權力的錯誤崇拜,是封建文化的典型表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在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基礎上,必須抓好廣大人民群眾依法依紀依規(guī)辦事,在全社會廣泛宣傳依法治國的意義,明確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提高廣大群眾法律意識,不托關系走后門,不崇拜權力而崇尚真理,依法辦事,職位不分高低,任何崗位上都同樣為社會作貢獻、為人民謀福利。
隨著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出臺,作風建設深入推進,約束干部行為的規(guī)章制度越來越嚴,一方面干部的特權現象少了,另一方面,少數干部怕?lián)熑尾桓矣脵?,出現了為官不為“權力休眠”現象。有的工作束手束腳,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以不作為來保證不犯錯誤;有的沒有了工作激情,不愿主動想事,更懶得去干事。習近平提出“為官之本”在于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為官之理”在于講奉獻;“為官之德”在于清廉;“為官之義”在于維護公平正義。闡明嚴以用權是為了更好干事,遵守規(guī)矩不能無所作為。做黨的好干部“不易”,越是“不易”,就更應倍加珍惜。領導干部應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改革大潮中,搶抓發(fā)展機遇,破解發(fā)展難題,向焦裕祿等先進人物學習,心里始終裝著群眾,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切實服務群眾,造福一方。對那些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的干部,對那些懶政庸政怠政、不作為的干部,堅決采取組織措施,“不換思想就換人”,讓“權力休眠”者“休息”,騰出位置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說過,“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薄坝袡啾赜胸?、用權受監(jiān)督、違法必追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要求,也是嚴密的權力監(jiān)督體系必須達到的效果。依法監(jiān)督權力是領導干部掌好權、用好權的重要保障。歷史經驗表明,權力一旦失去制約和監(jiān)督,必然導致腐敗。領導干部出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監(jiān)督。黨員領導干部不論權力多大,地位多高,都要把自己置于黨組織的監(jiān)督以及法律、輿論和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認真聽取黨組織和黨員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切實做到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推行政務公開制度,自覺把權力運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置于監(jiān)督之下;規(guī)范權力運行程序,實施“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公開,依法行權,依法用權,從內心深處保持對權力的敬畏,以如履薄冰的謹慎態(tài)度,心中有戒,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讓權力造福人民。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委辦公室)
責任編輯:江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