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澤
我所說的玉米圪梁不是種玉米的圪梁,不是一塊莊稼地,而是用玉米面做成的一種狀如圪梁的好吃的食物。小時候,家里隔三差五就吃一頓玉米圪梁,管飽吃。而在那個忍饑挨餓的年代里,我家能吃上玉米圪梁,多虧了一棵老梨樹。用母親的話說,自從有了那棵老梨樹,我家的日子就好過了。
那棵老梨樹是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中期,生產(chǎn)隊給我家分的自留樹。老梨樹每年都結(jié)得干稠,哪一年秋天都能摘一千多斤梨。為了儲存這些梨,父親專門在村灣里打了一個梨窨子,地上鋪了幾塊石板,側(cè)旁開了個氣眼。梨一層一層整整齊齊碼在石板上,像金字塔一樣。第一層梨把子統(tǒng)一朝上,第二層開始梨把子統(tǒng)一朝下,位置要恰到好處,不能戳著下面一層的梨皮子。窨子門口用石板一攔,拿谷草把旮旯一填,梨就儲存好了。半月二十天以后,打開窨子,就會有一股甜絲絲的味道撲鼻而來,梨由青色變成了淡黃色,用手一摸,油膩膩的,那是糖分滲出來的緣故。
生梨吃多了會肚子脹,母親就把梨煮熟讓一家人頂飯吃,讓豬羊雞驢也放開肚子吃。還是吃不完,父親就擔(dān)著梨到鎮(zhèn)上的集市去賣。集市在黃河邊上,河對岸的山西人經(jīng)常坐船過來趕集。父親慢慢發(fā)現(xiàn),山西人愛吃梨,為吃梨舍得花錢。從閑聊中,父親還得知山西人家里玉米多,但是公家不讓私自賣,所以,變不成錢。父親開始惦記人家的玉米,琢磨自家的梨,慢慢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拿梨到山西換玉米去。
在我的印象中,每年冬天,父親都要到山西去換兩三回玉米。去換玉米的頭一天,要做很多準(zhǔn)備工作,最主要的任務(wù)是把三四百斤梨從梨窨子里拾掇起來,裝到紙箱子里打好捆,連同架子車一并轉(zhuǎn)移到離家五六里地的公路邊,趕天黑時分找一個隱蔽的地方藏起來,方便第二天上路。第二天凌晨,雞叫頭遍,父母便不約而同起床。母親不聲不響到鹼畔上摟一抱柴,生火做飯。風(fēng)箱吧嗒吧嗒響起,火苗把母親的臉映得通紅。父親噙著旱煙鍋子,在院子里、在空窯里找個蛇皮袋子啊,找個扎口袋的繩子啊,不緊不慢做著最后的準(zhǔn)備,偶爾會被旱煙嗆得咳嗽兩聲。在母親眼里,換玉米是一件大事。那天,母親會毫不猶豫地從面囤底子上舀兩瓢子白面給父親做面條,還有雞蛋漏粉臊子。家里來了貴客,也未必有這么好的待遇!一碗面條下肚以后,父親會毫無顧忌地甚至有點夸張地打兩聲飽嗝,就像吹響了戰(zhàn)斗的號角,然后,兩只闊大的腳板把饑餓踩在腳下,把黑夜甩在背后,迎著曙光,踏上了換玉米的征程。父親稀里嘩啦吃面的時候,我一邊咽口水,一邊盼著父親能剩一點。要是真的剩下了,母親就給我們弟兄幾個分了,一人吃一口,要是沒剩下,就喝口湯。長大以后,我才懂了母親的心思,父親出去換玉米,人生地不熟的,有一頓沒一頓,走時吃一頓好的是應(yīng)該的。更重要的是,那碗面條寄托著母親無言的希望,母親多么希望父親多換一些玉米回來,以解無米下鍋的憂愁。
父親換一回玉米得五六天時間。遇到飯點時,就用梨換一碗飯吃;天黑了,就用梨抵了住宿費,在老鄉(xiāng)家里湊合一夜,典型的哪里黑了哪里歇。幾年下來,山西呂梁山區(qū)的軍渡鎮(zhèn)、薛村鎮(zhèn)、穆村鎮(zhèn)、孟門鎮(zhèn)、三交鎮(zhèn)、大武鎮(zhèn)等地都留下了父親的足跡。父親說,那些年頭,人年輕,心勁高,八盤山那么陡、那么長的坡,拉上一車子梨,說上去就上去了,十冬臘月天,脫成單衣裳,還出水出得淋淋的,冒氣冒得騰騰的。父親出了多少力,受了多少罪,可想而知。為了不用太掙命,后來,父親攀了一個伙伴,一塊出去換玉米。遇到陡坡,兩個人就采取變工的辦法,一個拉車,一個推車,上去一車再一車,這樣就輕松多了。換玉米是一門生意,生意好不好,全憑運氣。沒生意了著急,生意太好了也不行,因為人一多,就不好盯攤了,難免會有人占點便宜,甚至順手牽羊。遇到這種情況,父親只是象征性地抗議一下,反正是樹上結(jié)的東西,吃虧便宜,也不太上心。倒是換完玉米回家的路上一點也不敢馬虎。一座黃河大橋貫通了秦晉兩省,大橋東頭的山西軍渡設(shè)有一道關(guān)卡。那個年代,糧食是不能光明正大流通的,一旦在關(guān)卡被查住,就麻煩大了。父親在這個關(guān)卡吃過虧,因此也就長了記性,總結(jié)出了經(jīng)驗。后來,他總是在深更半夜過關(guān),關(guān)卡上連個鬼影子也沒有,工作人員都回家呼嚕呼嚕睡覺去了。提起這些往事,父親啞然失笑,臉上有幾分狡黠,有幾分得意。
父親換玉米回來,我家那臺平時閑置著的石磨便開始轉(zhuǎn)動了。石磨安在一眼沒有門窗的空窯掌上。白天父母要忙別的事,磨面只能在晚上進行。我很樂意給父母幫忙,屁顛屁顛地繞著磨道轉(zhuǎn)圈圈。那個時候,村里沒電,就點一盞煤油燈,燈光把人的影子拖得老長老長,影影綽綽的,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看著磨縫里流淌出來的玉米面,就好像看到了玉米圪梁,渾身是勁!第二天早上,母親用溫水把玉米面和起,和得不軟不硬,然后用兩只手掌拍成山圪梁梁的形狀,放在一口大鐵鍋里,旺火蒸熟。出鍋的時候,我們弟兄幾個像嗷嗷待哺的燕子,在鍋臺邊一字排開,一人端一個碗,眼巴巴地盯著鐵鍋蓋?!按汤病币宦?,母親揭開鍋蓋,隨著熱氣升騰,金黃色的玉米圪梁呈現(xiàn)在眼前。母親一臉光彩,很是欣喜,把我們弟兄幾個安頓好以后,朝門外大聲喊:哎,吃飯了!在院子里干活的父親,也不應(yīng)聲,只是咳嗽兩聲,然后一邊往屋里走,一邊在褲腿上蹭蹭雙手。父親端起碗吃飯時,雖然不言不語,臉上卻寫滿了自豪。
參加工作以后,我跟朋友說起父親換玉米的事情,朋友開玩笑說父親是個投機倒把分子,我理直氣壯地反駁說,父親是個改革家!他雖然不懂什么叫改革,但是,他能把梨變成玉米圪梁!從梨到玉米圪梁的距離,不是從陜西到山西的距離,也不是從秋天到冬天的距離,而是從父親的左腦到右腦的距離,是從一種思想到另一種思想的距離。在我看來,那個年代雖然很貧窮,但是很溫暖,因為父親是個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