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 | 本刊編輯部
?
培訓每月講壇
理論視閾下的共青團改革創(chuàng)新
文字整理|本刊編輯部
參加討論人員(以發(fā)言先后為序):
胡獻忠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資料部主任,副研究員
錢永祥杭州市團校原校長,杭州青年學院教授
褚敏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
王向民華東師范大學公共事務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振國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
鄭長忠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共青團青年工作研究基地主任
自1978年以來,中國作為后發(fā)國家開始了由國家主導(實際上是政黨主導)的、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發(fā)端的全方位改革。經過近40年的實踐,廣泛而深刻的各領域改革共同推動著社會轉型,而社會轉型中積淀、發(fā)酵而升騰出來的社會能量,反過來又推動政黨轉型和政府轉型。實際上,改革與轉型是一體兩面,相互促進。
當改革進行到一定階段,就會生成相應的社會結構、利益結構。這些結構的要素,有的已經相對穩(wěn)定,有的仍在持續(xù)變化之中。就目前而言,中國經濟領域的轉型,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相應的預期目標。而社會領域、政治領域的轉型,離預期目標還比較遠。總的來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所以,當前共青團改革的背景是群團改革,群團改革的背景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黨政軍群、文化、司法、醫(yī)療等。目前方興未艾的共青團改革,其力度和廣度是前所未有。所以,研究共青團的改革史,從中梳理共青團改革的邏輯和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里有兩個重要維度:一個是國家社會關系維度。作為國家權力的執(zhí)政集團,它對不同政治勢力或利益集團的吸納能力,對基層社會的滲透能力,決定這個國家社會運動的發(fā)生及其走勢。如果國家權力直接面對基層百姓,許多原本屬于地方性的經濟問題,就有可能演變?yōu)槿珖缘恼螁栴}。這就是說,具有服務、表達、協(xié)調等功能的社會中間層不可或缺。對于當代中國來說,社會中間層主要由兩類社團組織扮演。一類改革開放后發(fā)育出來的普通社會組織,由政府民政口治理;一類是在革命年代就開始登場的群團組織,由共產黨領導,這就是中國特色。一方面,黨的群團組織擁有龐大的基層網絡,覆蓋人口的8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普通社會組織各地發(fā)育不平衡,發(fā)展亟待引導。因此,開發(fā)群團組織的應有功能,充分發(fā)揮其樞紐性作用,參與多元社會治理,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第二個維度是全面從嚴治黨。因為共青團畢竟不同于工會、婦聯(lián),它與執(zhí)政黨有著特殊的政治關系?!吨袊伯a黨章程》對黨團關系的規(guī)定是一個體現。如果有時間,大家可以看看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發(fā)出的建團決議,就明白當初為什么要重新建團。青年團具有很強的先進性、政治性,這是工會、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所不具備的。所以,黨中央提出“從嚴治黨”,團中央就提出“從嚴治團”。黨對共青團要求高于一般群團。在改革中怎樣體現這種特殊的政治關系?說你是助手,但不代表你有多大權力;說你是后備軍,但不等于進入仕途“快車道”。共青團改革的目標,是解決政治性強的組織脫離群眾的問題,對黨亦有借鑒價值。那么,如何從干部管理、組織設置、運行機制改革等方面進行改革?這些改革能否使團的價值認同、組織形態(tài)、服務效果達到預期目標呢?需要借助歷史來研究。
事實上,1978年以來,隨著政治體制和行政體制的改革進程,群團改革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1988年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響應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分別提出各自的體制改革設想。二是1993年3月,為了與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要求相適應,遵照中共十四屆二中全會要求,工青婦分別出臺各自改革方案。三是2000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印發(fā)<21個群眾團體機關機構改革意見>的通知》,推進群團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講,在探索破除行政化路徑的同時,群團的領導體制、業(yè)務流程、工作方法、干部管理、經費使用等卻在“參公管理”中悄然與黨政機關趨同。形勢會教育人,危機倒逼改革。
當然,我們的研究并不只局限于三次相比明顯的體制改革、機構改革,因為共青團的改革創(chuàng)新是常態(tài)的。在某種意義上講,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相互促進的,堅持改革就是創(chuàng)新,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就能推動改革。改革開放近40年來,從中央層面到地方層面,推出不少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之舉,值得認真梳理和總結。比如,歷屆團中央書記處都著力打造吸引團員、青年聚集的新的組織形態(tài),意在破解基層組織建設薄弱的困境;深圳、廣州等地在志愿服務領域的最先實踐,開辟了共青團服務青年、服務社會的新空間;上海共青團多年來持續(xù)探索協(xié)管政府青年事務的方法和路徑,形成黨的青年工作的又一有力支撐;北京、上海、廣東、重慶等地分別探索出發(fā)揮共青團樞紐型作用的不同形態(tài),拓展了共青團對青年自組織、對社會大眾的聯(lián)結渠道。
共青團研究為什么要強調歷史視角呢?因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更何況改革史本身就是當代史。大家知道,馬克思是一個思辨性、邏輯性都很強的大理論家。但是,他仍然力求將他的宏大理論,建筑在歷史的資料之上。所以,我們考察共青團的改革史,首先要“立足共青看共青”,然后要“跳出共青看共青”。我們希望能從歷史中吸收更多的政治智慧,包括一些教訓,來共同促進時下正在進行的事業(yè)。我們希望,作為一個學者、作為一個研究人員,能夠擔負起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盡可能地做得好一點,為共青團改革提供一些借鑒性思路、建設性意見。
今天談共青團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上。離時代、離黨政、離青年近一點,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這里所講的“時代脈搏”就是歷史發(fā)展階段趨勢問題,“黨政需要”就是黨政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青年利益”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需要,這是共青團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依據。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青年利益的代表,無論如何改革創(chuàng)新都必須以時代、黨政、青年的發(fā)展需要為起點。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以前30多年改革創(chuàng)新的經驗,或許對共青團繼續(xù)從事改革創(chuàng)新有一定的啟示。
第一,離時代脈搏近一點。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人類社會進入了從工業(yè)化向自動化、電子化、信息化時代的轉變。這些變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創(chuàng)新。
從1978年以來,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思想,中國社會經歷了計劃經濟、有計劃的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
這些變化使得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恢復的共青團不得不實施改革創(chuàng)新。1978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聽取了國家有關部門領導人關于科學技術、國際形勢、國內形勢和任務的報告,通過了《為偉大的新長征貢獻青春》的工作報告、《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這是共青團緊跟黨中央戰(zhàn)略部署,踏著時代脈搏、緊緊圍繞青年利益動員全國各族青年沿著社會主義道路進行新長征的改革創(chuàng)新的誓師大會。當時的時代脈搏就是建設四個現代化新長征,共青團離時代的脈搏近一點,就是團結引導全體青年為建設四個現代化而開展積極的工作。因此共青團發(fā)出為偉大的新長征貢獻青春號召,在全國開展了爭當新長征突擊隊、突擊手活動。這些工作就離時代的脈搏、社會發(fā)展的主要任務很近。
第二,離黨政需要近一點。
中國共產黨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新長征、建設小康生活的目標、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實現兩個百年中國夢。共青團在這個時期及時調整工作,緊跟黨政中心開展了許多值得回顧的工作。
1979年2月團中央在北京召開團省、市委書記會議,提出以四化為中心把全團工作活躍起來、從以參加政治運動為主轉移到以參加生產建設活動為主的工作重點的轉移。3月1日發(fā)出了《關于在全國青年中開展爭當新長征突擊手活動的決定》,號召青年向科學要生產力,搞革新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提高勞動效率等。
黨的十二大(1982年)提出“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號召,共青團于12月召開團十一大發(fā)出《團結全國青年,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光輝前程進軍》的號召,開展了“小發(fā)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設”“五小”智能杯競賽活動、“為重點建設獻青春,爭當新長征突擊手”競賽活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和文明經營示范活動等;開展組織了勤勞致富報告團和發(fā)展青年專業(yè)戶、科技示范戶為內容的“一團兩戶”活動,倡導建立青年經濟聯(lián)合體等,這些改革創(chuàng)新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為青年就業(yè)、成才、施展個人抱負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為實現黨的四個現代化發(fā)揮了助手作用。
198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進入關鍵性發(fā)展階段之時,共青團面臨著許多風險和困難,面對這種形勢,團十二大向全國青年團員發(fā)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繼往開來艱苦奮斗》的號召,堅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積極團結帶領廣大團員和青年服務改革和經濟建設的大局,努力為發(fā)展生產力做貢獻,努力做維護安定團結社會局面的促進派。從1988年下半年開始開展了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還開展了“東西互助”活動。1990年10月,共青團會同有關部委舉辦全國首屆青工技術大賽,有效地把廣大青年工人的注意力和興奮點轉移到學知識、學技術上來。
歷史事實充分證明,共青團的改革創(chuàng)新只有緊跟黨政中心,離黨政需要近一點,才能推動共青團事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拓展了共青團的工作視野,為團的發(fā)展開辟廣闊的空間,帶來良好機遇。
第三,“離青年利益近一點”。
這是共青團組織的特性所決定的。共青團組織是青年利益的代表,有著自己的獨立利益群體,照顧青年特點,圍繞青年利益開展獨立活動、代表、維護青年利益是共青團組織改革創(chuàng)新的前提條件。
5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共青團要時刻把青年溫度的高低告訴黨,耀邦同志教育團干部,共青團組織必須離青年近一點、近一點、再近一點。這是中國共青團應該遵循的一個規(guī)律。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組織存在的價值問題。我們黨在1921年建立的時候,用一個口號“從前是牛馬,今天做主人”把全中國四萬萬同胞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完成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當時我們黨的目標是什么,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務,提出一個很形象的口號,這個口號誰都能接受。青年跟著共青團,跟著共產黨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共青團作為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它是廣大青年利益的代表,離青年近一點,怎樣用形象生動的口號把廣大青年團結起來,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而奮斗,共青團做了大量的探索。
1989年12月黨中央發(fā)出《關于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工作領導的通知》。這個文件明確了共青團的任務和職能,共青團加強了代表和維護青少年權益的工作,在領導機構中設置了維護青少年權益的辦事機構。30多年來,共青團在代表、維護青年權益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先后解決了青年農民工融入當地社會、留守青少年保護與教育、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特殊青少年幫教等問題,贏得了廣大青年、青少年的支持。
從共青團歷史發(fā)展看,離時代、離黨政、離青年近一點,是取得青年信任、黨政重視、時代關注的前提條件。同樣,離時代、離黨政、離青年近一點,也應該成為共青團在未來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邏輯起點。
談到共青團的改革,首先離不開重大的時代變化,也就是歷史方位在哪里。關于時代背景的變化,傳統(tǒng)上講兩個,一是從封閉到開放,二是從計劃到市場。但是對共青團來講,還有另外三個非常重要。
第一個是黨認識到自己是執(zhí)政黨,要按執(zhí)政規(guī)律辦事。這對我們共青團來說是個重大變化。執(zhí)政黨就講執(zhí)政合法性,就有爭取民心、順從民意、獲得社會認同的問題。如果共青團衙門化了、機關化了,那怎么獲得青年的民心呢?所以這是一個重大變化,會帶來一系列的行為選擇的調整。特別我們黨執(zhí)政從“管治”進入到“治理”新階段,需要更多的社會合作、社群諒解、社會整合,這就帶來了共青團職能的新內容、新變化。
第二個是社會的快速發(fā)育,特別是青年自組織的蓬勃興起。
以前我們是沒有社會的,有的只是單位,按行政邏輯運行。改革開放后出現了市場。市場邏輯一旦確立,就不會自動停止的,一定擴展到社會的各個方方面面。所以平等、自由、交換、流動、分化、契約、法制這些都來了,社會開始分化、社會開始重組。當人群擁有了足夠的資源,就要自己作主,就會自我管理,就一定要形成自發(fā)性的社會組織。這些社會組織,很多也沒有經過法制的程序,是非法的,但是它已經自發(fā)成立,是客觀存在,這個是我們重大的背景。以前我們是最大的青年組織,是一統(tǒng)天下的,但現在我們面臨著眾多的競爭和被選擇,而且在競爭當中,有可能處于下風的。我們說一個組織衰敗,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外部失去需求,年輕人對你沒有需求了,這個組織還有什么價值?第二個內部渙散,組織沒有紀律性,干部沒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進取心,肯定也不行。第三個在競爭中落敗,別的社會組織后來居上,超越我們了。要防止出現這種顛覆性失誤,就必須及早按社會邏輯、社會機理進行調整和改變。
第三個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到來,人的交流、集聚、娛樂的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ヂ?lián)網不僅改變了生產方式,更改變了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以前講究社會化大生產、規(guī)模、集中、流水線,但互聯(lián)網講分散、個性化、扁平化、精益生產。思維相應轉變?yōu)椤坝脩糁辽?、體驗為王、大數據說話、云平臺整合、專注、極致、快”等。所以我們共青團原有的自上而下、大一統(tǒng)、一致行動、講規(guī)模聲勢的這種工作方式就不適應了,原有的層級明顯的組織設置也就不適應了。
這三個變化,是共青團需要變革的重大時代背景,也是推動我們改革的時代依據,就是因為這些重大時代變化,我們才要進一步改革創(chuàng)新。
共青團的改革其實一直在路上?;仡?988年以來的共青團工作,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經驗值得總結。
一是1988年共青團提出了改革綱要。當時提出來三項社會職能,即使到今天來看,依然有生命力。一是團結教育引領青年;二是當時叫承擔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務,現在我們把它改了,叫協(xié)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務,最新的說法是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務;三是代表維護青年具體利益。我覺得這三項社會職能的提出和探索,是具有前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
二是90年代開始,社區(qū)青年工作的興起。原來共青團工作都是在學校和企業(yè),但是因為市場體制改革,出現了“社會人”。當時上海共青團講“三個集中”,條線上的隊伍要到社區(qū)報到,條線上的工作要到社區(qū)展示,條線上資源要向社區(qū)配置。反正就是把青年工作力量,督促推動進入社區(qū)去。社區(qū)青年工作大概持續(xù)了10年左右,后來發(fā)覺,隨著社會的發(fā)育,社團的出現,社區(qū)并不能完全覆蓋青年。今天我們講社區(qū),已經不僅僅是地理概念上的社區(qū),而是講功能社區(qū),就是各種形式的青年共同體。但不管怎么樣,通過社區(qū)青年工作的探索,至少在社區(qū)把一套青年組織體系給建起來了,建了社區(qū)的團工委,還有志愿者協(xié)會等,現在開始建“青年中心”。
三是協(xié)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務。我覺得這條在共青團改革創(chuàng)新當中有重大的意義。上海共青團是從1993開始,先在浦東新區(qū)成立了事業(yè)單位性質的青少年事務署,來承接一些跟青少年具體的利益有關的事情,比如學習、就業(yè)、交友等等。后來發(fā)覺,這樣做影響不了決策。所以從2000年開始,我們就爭取在上海市的層面上,建立了一個青年工作聯(lián)席會議。這個聯(lián)席會議的作用,就是代表市委市政府來協(xié)調青年事務。辦公室設在團市委,共青團有議程設置的建議權。到2005年,在兩個區(qū)建立了青年局。建立青年局達到的效果是,一個資金納入了預算,工作是有預算保障的。二是機構進入序列。共青團不是政府的機構,跟政府沒有關系,所以政府的會議,也不都請我們去,所以很多政策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有了青年局,是每次政府的會議,我們都得去參加的,至少你是知道政府要出臺什么政策的。三是工作納入了職能。明確管好青少年事務就是政府的責任,不只是共青團的事,共青團也干不了所有青年工作,青年工作是全社會要干的,黨委和政府有更大的責任。這個探索的過程,我覺得應該說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四是聯(lián)系、覆蓋青年自發(fā)成立的組織。這一塊我覺得應該說是共青團改革一個重要領域。2003年,青年自發(fā)成立的很多組織在網上出現,我們開始慢慢地關注它們。到2007年的時候,我們開始舉辦青年的風尚節(jié),成立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然后在團市委地區(qū)部內設了一個二級部門,叫青少年社會組織工作部,專門來聯(lián)系服務這些社團。到2010年,正式成立了社會組織工作部。其中,每年都有青年風尚節(jié),每年都進行青年影響社會的項目評選,每年都舉辦青年社團領袖的沙龍?,F在我們通過這樣一套機制,能夠聯(lián)系的青年社會組織接近1200個,在這個基礎上開始形成一個同心多層青年組織體系的概念。講到青年組織,現在不僅是共青團組織了,是以團為核心,以青聯(lián)、學聯(lián)等傳統(tǒng)組織為緊密層,以團培育的青年社團和青年自組織為外圍的這樣一個青年組織體系。同時上海團校還專門成立一個青年公益人才學院,來對這些社團領袖進行培養(yǎng),形成了一套工作模式。
五是探索互聯(lián)網條件下的青年工作。先后建立了共青團的工作主頁,郵箱、短信、微信系統(tǒng),網絡電臺、電視臺,網上青年公共服務平臺等,千方百計適應青年交流、動員方式的改變。第一步是做到了運用這些技術手段,第二步是要運用這種交互、扁平、人人兼為組織者和參與者的思維來改造我們的組織和工作,這方面探索還剛剛起步。在互聯(lián)網這個界面,用戶是上帝,流量是王道,我們如何才能讓青年對組織產生粘性,是靠思想、還是靠服務、抑或是靠干部?這還是個大課題。
六是團的自身建設。上世紀80年代我們狠抓了團的支部建設,幾經努力,短期取得了效果,但長期收效不樂觀。后來針對團員流動性增大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推出了《團員證》的改革,一段時間里取得了良好效果。后來在新經濟領域和新社會組織建團方面作了艱苦探索。當前在團的自身建設領域的最大創(chuàng)新就是區(qū)域化大團建了。我自己的體會是,團建的改革,要與職能探索、資源配置同步,還要有系統(tǒng)設計,否則就不能鞏固地朝前推進。
近40年來共青團的這些創(chuàng)新,總體上是兩條脈絡:一是職能的豐富和拓展,二是組織的覆蓋和活躍。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值得深入總結,都構成了我們今天改革的寶貴基石。
2015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發(fā)表,上海、重慶等地的群團改革隨之大力跟進,群團改革要破除“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傾向。我認為,最根本的是加強群團的專業(yè)化與社會化建設。下面以共青團為例,談談自己的想法。
第一,共青團制度設計目標的多重性,決定了群團改革要從專業(yè)化、社會化角度入手。共青團在中國制度設計中有三個目的:第一是干部儲備,第二是青年群體的整合,第三是為青年群體提供社會服務與公共產品。這三個制度目的,第一個是政治性的,后面兩個是社會性的。作為干部儲備的組織,它擔負著黨的后備干部培養(yǎng)、現任干部輪崗等職能,因此,共青團必然具有行政級別,也就是說進來的領導本身就是帶著行政級別的,一個級別的領導輪崗到共青團,他是否還應該保留原來的行政級別呢?所以,共青團必然帶有行政化的特征,這是不容否認的。但是,共青團跟政府部門的區(qū)別就在于,政府部門的行政化還有機關化或機關作風,政府官員被稱為“官老爺”,政策執(zhí)行主要靠文件傳遞,共青團作為社會性組織,要去除機關化的作風,讓它的后面兩個制度設計更接地氣。而“去機關化”從做事的角度說,意味著要加強工作的專業(yè)化和社會化建設。
第二,共青團改革的專業(yè)化與社會化的含義。專業(yè)化意味著人和行為方式的專業(yè)化,共青團組織的干事必須是職業(yè)人士或者有職業(yè)資格、其行動方式依據專業(yè)知識。例如,共青團既然要把青年公益服務視為自己的職能,那么,你的服務效果就應該和專業(yè)機構媲美,如果自己做不好的話,至少應該引入相關資源。社會化意味著構建一個社會化網絡來匯聚資源、分解資源,組織社會網絡的行動方式,而不是單純依靠政府來推動這項工作。例如,青年維權是共青團與工會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但是維權問題又很復雜,牽涉面廣,那我們就要建構一個包括共青團、工會、勞動部門、司法部門共同參與的聯(lián)動性政治社會網絡,單純共青團的力量顯然無法解決青年團員的權益受損問題。
第三,共青團改革還要考慮跟其他群團的關系。在團的歷史上,團跟其他群團的關系曾經發(fā)生過變化。整個1980年代,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和全國婦聯(lián)的相互合作也很多,1992年以后群團之間的合作日趨減少。這個趨勢的背后是各個群團的獨立探索社會化服務的結果,最終導致了各個群團乃至政府部門都在提供類似的公共產品服務,它們在爭地盤,在打架。
比如說,我在上海市閔行區(qū)做基層黨組織的調研,發(fā)現在基層社區(qū)或者企業(yè),它是“一套班子幾個牌子”,基層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合署辦公”,你上邊哪個口要什么材料,我都給你同樣的匯報資料。在政績推動下,他們做的事情是同樣的,重疊的?;鶎狱h組織在做公益慈善問題、幫困幫扶問題、員工權利維護問題,基層團組織、工會、婦聯(lián)也在做。我們去看看不同條線的“創(chuàng)新實踐典型案例”,就會發(fā)現這個問題。當然,這里還有群團服務與民政部門的職能沖突,這就涉及政府部門設計的交叉問題了。
從服務對象的角度說,現有的群團有重疊的問題,短期內甚至制度設計上都無法去除。因為這些群團服務對象是有交叉的,工會會員中有青年會員,也有婦女會員,共青團員里也有青年勞工和婦女團員。這就是為什么在基層組織層面,各個群團組織都在做幾乎同樣的事,在爭地盤,在打架,或者一套材料應付上面幾個口的匯報需要。從投入產出的角度說,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第四,共青團改革應當用空間駐留的方式應對網絡時代的群體流動特征。作為社群代表性組織,當前工會和共青團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網絡時代的自由流動與職業(yè)的非實體性接觸,用白話講就是人老在你面前晃,但是你就是抓不住人。比如工會在會員登記、工會組建中遇到的難題是如何登記和服務那些在家里通過網絡就業(yè)的人。共青團有著類似的困境,它如何吸引或吸納新生代青年人呢?
建國后我們的社會群體吸納經驗,主要是空間固定。在城市里,用單位制進行黨員、團員、工會會員登記與管理;在鄉(xiāng)村,通過人民公社、村委會、生產大隊進行社員管理。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盡可能限制人員流動,到另一個地方走親戚,都得開單位介紹信。但是,現在由于市場經濟的自由擇業(yè)與網絡就業(yè)的非實體接觸,這是一種網絡化、點對點的人際關系,人們的流動讓政府抓不著,群團也無法對其進行資格認證、提供相應的服務。因此,群團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沒有一個很好的組織能夠把這些流動的人組織起來,現在還缺乏一個有效的辦法。
怎么辦呢?顯然,從生產或者居住的角度,無法再將人固定下來了。網絡改變的是程序與過程,將地理空間迅速縮小、拉近了,讓人感覺是在天上飛,不著地。但是,現實生活卻是要腳踏實地,衣食住行要落地,生活便利也要落地。比如說,你想組建一個搖滾樂隊,就需要場地;你想找朋友聊聊天,也要找場地。因此,從提供社會服務的場地或空間的角度,又可以把人從漂浮的狀態(tài)落下來。這就是用空間駐留的方式應對網絡時代的群體流動特征。
上海的鄰里中心建設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鄰里中心以地域空間為單位,這個地域所需要的基本社會服務都集中在里面,例如養(yǎng)老、喜劇沙龍、歌舞排練、電影觀摩、蛋糕烘焙、兒童玩耍等等,每項服務都提供一個房間供人們預約使用。當前中國,在非營利性公共空間極度缺乏的情況下,鄰里中心的地域性空間供給是一個很值得開拓的領域?,F在鄰里中心面臨的問題和共青團一樣,就是如何使鄰里中心從“官辦”的機關化運作向專業(yè)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例如機關都是下午4點半左右下班,而青年則要在晚上進行樂隊排練,那么鄰里中心是否能夠開到晚上12點甚至徹夜不關門呢?假如鄰里中心的工作人員是專業(yè)性社會招聘人員,那么像商業(yè)組織的服務人員一樣,它完全可以徹夜服務,而且“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效果也會很好。如果引進社會服務組織的話,需要的經費當然也會增加,單純由政府承擔顯然困難,那么,可以以社會化的方式募資,讓社會服務性組織也進行適當的收費,缺額由政府補貼,這樣鄰里中心的經費運作也就活了。
不管怎樣,通過鄰里中心相似的地域性公共空間構建,可以重新將青年團員組織起來,讓他們從網絡上的漂浮狀態(tài),落下地來。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當前,共青團改革勢在必行,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無論形勢如何迫切,作為改革創(chuàng)新的策動者首先應對改革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有明確的目標預設,這是改革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對于共青團改革的定位依據大致有兩個向度:一是共青團的基本屬性;一是共青團的基本職能,或者說是共青團的存在價值。但這兩個向度并不背離,而是相輔相成的,其目標指向是一致的,即為黨凝聚青年,說到底,也就是青年群體的建構問題,這應該是共青團改革的基本定位。
從最基本的屬性來講,共青團是一個青年的群體組織,青年群體建構是其本分;共青團的基本職能是黨所賦予的,其實這就是青年群體建構的一個有效途徑。應該說,在青年群體的建構過程中,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建構是它的靈魂。而共青團無論作出什么形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意識形態(tài)認同建構這一靈魂是不可動搖的,它既是所有改革創(chuàng)新的基點,又是改革創(chuàng)新的目標指向,是檢驗改革創(chuàng)新是否成功的試金石。因此,在共青團改革創(chuàng)新的進程中,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建構怎么強調也不為過,因為,歷史已經證明,意識形態(tài)認同建構與共青團的興衰榮辱休戚相關。
青年群體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共青團組織在其中承擔重要的角色,但僅僅依靠共青團是無法完成這一任務的,因為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建構需要在現實社會的不斷校驗的過程中來完成。
從實際操作的層面來講,青年群體意識形態(tài)認同建構應堅持層次性原則:一方面,需要選擇一個能夠為大多數青年所認可的價值目標,作為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來建構廣泛意義上的青年群體的意識形態(tài)認同,最大限度地凝聚青年;另一方面,對于團員青年群體應有更高的要求,加強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團員青年的先進性引領一般的青年。
第一,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切入點,凝聚廣大青年。任何時代,任何國家,愛國主義都是永恒的正面主題,無論對哪個年齡階段、哪個行業(yè)、哪個階層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是整合社會力量的有效方式。愛國主義在各個國家的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是調節(jié)個人與國家民族關系的基本政治、道德和價值觀的一種規(guī)范。然而,在當前多元文化的價值理念中,過度強調個體利益的差異化,對集體與國家利益的漠視對青年的價值觀念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強化對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廣大青年對我們的國家與民族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將青年凝聚于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旗幟之下。
第二,對團員青年加強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思想引領的作用。一個國家、民族的未來從根本上來說是取決于它的廣大民眾是否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否在這種理想信念的引導與鼓舞下,從事為理想而奮斗的事業(yè)。當前,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多元化的思想與文化相互激蕩,西方文化的價值理念經常打著普世價值的旗號示人,從世界范圍來看,共產主義運動處于低潮,而中國也正處于社會轉型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體系尚在建構過程之中,這些都對我們的理想信念教育造成極大的沖擊,甚至出現了信仰危機,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因此,對于團員青年,應注重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加強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使其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強化他們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認同。應當使青年理解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性與現階段我國基本國情,堅定青年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最后,應從體制、機制上保障反腐敗斗爭的常態(tài)化,為青年群體意識形態(tài)認同建構提供實踐經驗的支撐。毋庸置疑,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建構顯然屬于道德世界的范疇,但這并不是說意識形態(tài)認同可以建立在單純的理論宣傳的基礎上,經驗世界也在不斷校正著大眾的意識形態(tài),經驗世界的建構也是意識形態(tài)認同鞏固與強化必不可少的支撐。從道德世界的建構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是道德世界建構的支撐點和基本框架(以上所講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等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范疇),這是毋庸置疑的,問題就在于如何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構建我們的經驗世界,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如何懲治腐敗的問題。應當從體制、機制上保障反腐敗斗爭的常態(tài)化,繼續(xù)保持對腐敗現象的零容忍態(tài)勢。唯有如此,人們才會正確看待當前的社會腐敗現象,才不會把腐敗與我們的制度和政黨混為一談,才能恢復公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才會從內心真正認同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才能把廣大青年凝聚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旗幟之下。
作為黨的助手與后備軍,共青團和中國共產黨關系密切,并且在意識形態(tài)、組織結構、運行方式等有著高度同構性。在中國政治中,中國共產黨處于核心領導地位,使中國政治發(fā)展邏輯也在共青團發(fā)展中得以演繹。因此,不論是從歷史的維度還是從現實的維度,也不論是從政治的維度還是社會的維度來看,共青團改革都包含了中國政治發(fā)展的許多命題,其中包括政黨、國家與社會關系的發(fā)展問題。
改革開放之后,市場經濟因素逐漸開始增加,隨著社會結構變化,基于計劃經濟而形成的體制開始受到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共青團也遇到了一系列問題。在計劃經濟體制與單位社會體制條件下,共青團不愁青年不跟著走,因為單位體制可以為共青團有效整合青年提供了支持。對于共青團來說,只要做好團建工作,就能夠做好引領青年。因此,在這樣背景下,團建工作與青年工作是同構的。然而,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開始出現社會流動與社會分化。社會開始流動,而黨團組織建構,還是以“支部建在連上”邏輯為基礎的。這就要求共青團必須處理好組織關系和工作或活動關系分離問題,以及共青團建設如何適應這一變化的問題。于是就有了改革開放之后的所謂共青團改革的命題提出。然而,這一時期社會整體還是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對于共青團來說,需要解決的是團工作怎么運作起來了,更多是圍繞共青團組織與團員之間關系調整而展開,團青關系構建尚未成為緊迫命題,因為整個社會還有單位社會體制的支持。
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部分,1988年的共青團改革開始探索適應社會發(fā)展有效連接黨、國家和社會以及實現有效互動的制度安排。雖然,共青團的這次改革在邏輯和理論上開始順應現代政治運行邏輯而展開,但是,這次改革畢竟是在市場經濟建立之前,作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市場、現代社會和現代國家等要素尚未生成,因此,不論是在時機上,還是在基礎上條件都不充分,作為共青團系統(tǒng)性改革是無法得到有效落實的。
不過,作為具體單項改革內容,共青團發(fā)展還是依著“摸著石頭過河”的路徑推進著,并循著現代政治發(fā)展邏輯發(fā)展著。1991年前后,我們開始推動所謂青少年立法問題,實際上是共青團遵循著現代國家與現代社會建構的邏輯來推動青年工作,開始走出了團建工作與青年工作同構的傳統(tǒng)邏輯。因為,改革開放之后,隨著以黨政分開為主要內容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國家主體性開始生成,團和國家關系命題開始被提出,由此,如何在體制之內,運用國家制度以及國家力量,來有效服務青年命題開始被提出,這是共青團適應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國家關系構建的開始。
1992年之后,市場經濟建立,使現代社會開始生成。共青團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做法是,提出“青年志愿者”。作為兩大“跨世紀工程”之一的青年志愿者項目實施,實際上是開始了探索共青團與原子化的青年之間建立關系。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共青團主要在調整組織設置和相關制度,一方面是推動共青團適應社會發(fā)展,另一方面是推動了共青團制度化。到9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團青關系命題被提出了。如果說前者任務在于調整團組織與團員關系,后者使命就是重建團組織與青年之間關系。實際上,我們會發(fā)現,在此之后,直到現在為止,共青團改革與創(chuàng)新,都是圍繞著上述兩個命題而展開,即團組織與團員關系以及團組織與青年關系,有時側重于前者,有時側重后者。重建共青團與青年之間關系命題提出,實際上,這是共青團處理與社會關系的體現。
從1993年團十三屆二中全會開始,一直到2000年前后,共青團都在處理如何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之下青年主體性生成以及以原子化為生存狀態(tài)的青年出現的問題。用團的組織,將青年組織起來,所以各類志愿者,所謂各類活動都開始起來,即重建團青關系命題提出了。到了2000年前后,更新的命題又提出了,因為這一時期開始,中國開始進入了網絡社會。網絡社會嵌入之后,社會開始自我組織化,青年生存形態(tài)開始發(fā)生了新的變化,自組織化青年開始出現。于是共青團與社會關系的命題,由構建共青團與原子化青年,開始向構建共青團與自組織化青年關系發(fā)展。實際上它是開啟共青團與青年之間,重建團青關系第二個維度,于是才有后來所謂共青團發(fā)揮樞紐型作用任務提出。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我提出了,共青團應該通過打造樞紐型組織形態(tài)以實現復合型團青關系。不過,我們不能將共青團認同為樞紐型社會組織,而是要強調共青團發(fā)揮樞紐型作用以及在組織形態(tài)上是樞紐型。在這里構建與青年社會組織之間關系,應該成為共青團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市場經濟體制,標志著現代市場在中國確立;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標志著現代國家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三個代表,標志著黨適應現代市場與現代國家發(fā)展推動自身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和諧社會建設,標志著現代社會在中國生成。由此,作為現代政治形態(tài)以及國家治理的要素基本生成了。為了推動這些要素功能發(fā)展與彼此之間實現有機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基于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就意味著推動黨、國家、社會與市場(社會與市場可以合并成為廣義上的社會)之間的關系重構成為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作為黨的青年組織,共青團是黨聯(lián)系青年的橋梁紐帶,而作為中國政治體系以及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共青團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這就意味著,共青團實際上是黨聯(lián)系國家、社會的一個制度性的組織化載體。因此,完善共青團與黨、共青團與國家、共青團與社會之間關系,就成為共青團全面深化改革的邏輯空間與戰(zhàn)略選擇。
由于在此之前,共青團已經根據中國政治發(fā)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漸進性地推動了許多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而在此基礎上,推動共青團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建立在此前創(chuàng)新成果基礎上推進改革,這是所謂“深化”改革;另一方面還要從上述三個邏輯維度與戰(zhàn)略選擇內容展開改革,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整體重構,這是所謂“全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