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讓拓展延伸錦上添花
——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中拓展延伸應注意的問題
陳鵬
在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難免對一些試題進行拓展延伸。尤其是一些高三教學經(jīng)驗十分豐富的教師,拓展延伸信手拈來。但拓展延伸必須要把握好度,度把握得好,則錦上添花,否則就適得其反。
首先,確定好需要拓展延伸的試題
我們知道,拓展延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選擇好拓展延伸的試題。哪些試題需要拓展延伸,哪些試題只需一講而過,教師應該胸有成竹。如果試題選擇不當,拓展延伸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如何選擇需要拓展延伸的試題呢?我們認為,應該選擇那些學生問題比較普遍的,有提升空間的,又是高考??嫉念}型。有的試題,由于本身難度很大,學生普遍做錯,問題很多,提升空間極其有限,不管分值有多高,也沒有拓展延伸的價值,我們應該果斷摒棄。
其次,拓展延伸做到“三不宜”
拓展延伸不宜過雜。拓展延伸過雜,就會雜亂無章,干擾學生的學習。在平常的聽課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唯恐學生聽不明白,解題技巧無法掌握,就拓展延伸了與所講試題關系不大的知識和方法。如,有位教師講評一道詩歌鑒賞的表現(xiàn)手法類試題 (陳與義的 《早行》),其實這道題不難作答,就是對比或反襯手法,而這兩種手法學生平時做了不少,答題步驟學生基本能夠掌握。一般而言,教師適當拓展延伸一兩種其它手法的答題技巧并不為過。但這位教師先是強調了高考考綱要求的八種修辭手法,接著又花很多的時間拓展延伸了詩歌常見的幾種題材,而且還重點講了送別詩,不厭其煩,讓人莫名其妙。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一頭霧水。這種雜而亂的拓展延伸的課堂,只會讓學生無所適從,不僅達不到補充、擴展和鞏固的目的,反而會干擾學生的正常學習,嚴重影響試卷講評課的效果。
拓展延伸不宜過多。拓展延伸過多,則會顯得繁瑣。我們曾經(jīng)聽過一位教師講評一道成語辨析題目,講完題目后,她一口氣拓展延伸了近二十組近義成語,每組成語的解釋都很詳細,還用幻燈片展示,翻了一頁又一頁,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學生抄了大半節(jié)課都沒有抄完。拓展延伸絕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據(jù)試題講評需要對拓展延伸的內容進行篩選濃縮,以收到錦上添花之效。就拿上面那位教師講評成語辨析題目來說,可以適當拓展延伸一兩道高考真題給學生做一做,或一兩組學生比較難以區(qū)分的成語要求學生積累,也可以拓展延伸學生平時容易出錯的一兩組成語讓學生鞏固練習。拓展延伸過多,既使學生無法“消化吸收”,又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有序推進。當然,拓展延伸也可以聯(lián)系教材的相關內容。因為不管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題材與情感,我們的教材應有盡有。例如,涉及到用典手法的試題,可以拓展延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涉及到虛實結合手法的試題,可以拓展延伸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涉及到動靜結合手法的試題,可以拓展延伸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涉及到托物言志手法的試題,可以拓展延伸屈原的《橘頌》,等等。不管拓展延伸什么內容,都不宜過多,有時點到為止也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之效。
拓展延伸不宜過難。拓展延伸如果過難,則會打擊學生信心,影響他們的備考狀態(tài)。如何把握拓展延伸內容的難度確實考驗一個教師的智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了解我們的學生,并熟諳高考考綱考點的要求,切不能拔苗助長。當然,也要考量所講試題的命題特點。如,涉及到圖文轉換(如徽標類和漫畫類)試題,我們教師可以拓展延伸一兩道高考真題,讓學生熟悉高考真題是如何命題的,難度有多大,再把參考答案展示給學生,看看這種類型的題目如何作答,又是怎樣評分的。又如,作文講評,可以拓展延伸高考的評分要求,什么樣的作文得到什么樣的分值,讓學生有一個參照標準,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我修正;也可以用一兩篇高考優(yōu)秀作文給學生閱讀研究,取其所長,補己之短。總之,教師拓展延伸的內容,要讓大部分學生既“看得見”、“摸得著”又做得到,如果教師拓展延伸的內容太難,既達不到輔助學生理解把握的目的,又嚴重打擊學生的信心,得不償失。
再次,拓展延伸充分利用好學生的錯誤資源
教師平時注意收集學生的錯誤資源,以便分析學生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對癥下藥。在講評試卷時,教師適當點一點學生做錯的類似的試題,促使學生回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我們教師經(jīng)常感慨:為什么講過的題型,學生反復做錯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收集錯題,尤其是那些典型的題目的錯題。在講評試卷時,有的題目,不需要我們教師大費口舌,只需要求學生翻開錯題本,找到相似的錯題進行對照即可,使學生自我修正,養(yǎng)成自主檢查總結的習慣。如有必要,教師再根據(jù)情況進行指導,切不可包辦一切。
總之,拓展延伸是提高高三語文試卷講評課效率的常用手段。它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對待,精心設計,絕不能天馬行空,也不能面面俱到。合理地利用,才可讓拓展延伸錦上添花!
★作者單位:貴州江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