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
前段時間,有人突然發(fā)現(xiàn),微信朋友圈可以用群發(fā)功能,測試自己有沒有被友鄰刪除。于是,測試像瘟疫四下蔓延。
那處境里,每個人都如履薄冰。不由想到從前那樣的關(guān)系。村里的、大院里的,你送我一碗豆角,我回贈兩塊咸菜。甚或,拉開單元門時,為后來者撐一下,也是情分。
這種關(guān)系的正常處在于,你不能把一個常見的人刪掉。這種刪不掉,頑固地支撐著世界。這是不得已的情分,但還是情分。能領(lǐng)略它,需要一份對人世的相信。能否體恤這種相信,則是對一個人入世程度的考驗。
電影《午餐盒》之所以動人,因為就建立在這種體恤上。
故事背景,是印度城市的午餐派送制度。城市大,男人上個班,要走出三十四里地,中午想吃口新鮮飯菜,怎么辦?女人做飯裝盒,委托午餐派送公司,送到丈夫辦公桌上。
家庭主婦伊拉,丈夫從不碰她做的飯菜。終于有一天,飯盒空著回來,她欣喜地向住在樓上的姑媽報告“調(diào)味汁起了作用”。姑媽表示“這是好的開始”,簡單對白,說明了伊拉的全部處境。
可惜,午餐盒是被誤送到保險公司的老會計費爾南德斯那里去了。他是鰥夫,馬上要退休了,每晚站在在樓頂天臺上,看別人家吃飯的場景。對孤寂深淵中的人來說,隔壁的燈火和飯菜香,就是救命稻草。所以,他坦然享用了送錯的飯,甚至收到伊拉放在飯盒里的聲討信之后,依然沒停止。他回了信,坦然地等下一次盒飯。
深情和體恤,就在這里吧。有觀眾質(zhì)疑:就憑借幾封信,她就想出軌了?想私奔了?但我經(jīng)歷陌生人之間的關(guān)系越多,越發(fā)現(xiàn),那些片言只語,那飯盒,還有對飯盒的期待,簡直是性命相見。
他相信她不會停止供應(yīng),不會在飯菜里投毒。她相信他不會停止回信,不會出言謾罵。他們從一開始,就確信自己走的不是一條人際關(guān)系鋼絲繩。太平年代,這就是以命相示了。
最難得的是,這種體恤建立在匱乏的基礎(chǔ)上。電影里到處都是信息。她做飯時,能和住在樓上的姑媽聊天,顯然,墻很薄,建筑質(zhì)量很差。她父親生了重病,母親為醫(yī)藥費發(fā)愁。而他呢?想在墓地為自己準(zhǔn)備一個棺材,卻只能買到豎著放的棺材,“我站了一輩子,沒想到死后還要繼續(xù)站著”。他那些正當(dāng)盛年的同事,多數(shù)吃不到午餐,只能啃兩只香蕉。
人口爆炸、通貨膨脹……與印度現(xiàn)代生活有關(guān)的信息,就藏在這些角角落落。
匱乏里的體恤,不只是教養(yǎng)、互利這么簡單了。重重壓力下,還能醞釀出期待,甚至一點欲言又止的愛,還思謀著去被當(dāng)作桃花源的不丹。這是多么巨大的對人世的相信。
如果伊拉和費爾南德斯有微信,會隨便加人或刪人么?我想不會。從沒什么虛擬世界,那些你無法回避、無法刪除的,造就了你。區(qū)別只在于,是了解還是更了解,是體恤還是更體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