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容 向麗謙
(宣漢縣國土資源局,四川 宣漢 636150)
土地地籍管理研究
王春容 向麗謙
(宣漢縣國土資源局,四川 宣漢 636150)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增加,土地的利用面積和用途日益增多,國家對國土資源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斷深入。土地地籍管理是國土資源管理中的基礎工作,在土地管理中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诖?,分析地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以供參考。
土地;地籍管理;管理對策
當前的市場經濟下,地籍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對于土地的管理、使用等進行服務,并且管理機制上進行更加完善且合理的改革。地籍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是一切土地管理的根基,更是國家土地市場能夠有效運轉的前提條件[1]。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根本就是地籍管理,根基不穩(wěn),何談規(guī)范化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地籍管理可以有效地維護我國職能部門履行工作需求,并且切實保護我國地基相關檔案資料和歷史錄入檔案。在加強相關工作的同時,要做到與時俱進,與科學進程同步,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發(fā)展。
1.1 相關人才配備不到位
目前,地籍管理工作的人員配置并不齊全,專業(yè)的地籍管理人員非常少,特別是較低行政等級地區(qū)的管理部門,更多出現(xiàn)人員配備不足的情況,很多時候往往是一人身兼數職,在地籍管理工作中并沒有專門工作人員參與。很多檔案管理工作處于傳統(tǒng)手工錄入階段,因為人手不足,且數據信息量龐大等原因,會造成檔案管理辦公室物品堆積亂放,導致工作更加難以進行。此外,現(xiàn)階段有部分工作人員對待地籍管理工作依然持有不正確的認知態(tài)度,如一些習慣用手工工作方式的工作者對待信息化地籍管理工作接受度較低,容易產生排斥心理;還有一些人在工作中對網絡信息化的地籍管理工作掌握不夠純熟,對于突發(fā)情況不能做出及時、正確的處理,以至對土地地籍信息化管理的落實無法緊跟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因此,針對此類情況的發(fā)生,需要加大土地地籍管理的人才隊伍建設,以保證地籍管理信息化的良好落實。
1.2 行政執(zhí)法能力不足
在地籍管理工作中,行政執(zhí)法力度不足是地籍管理建設中的另一個問題。隨著信息化地籍管理工作的加快,地籍管理的工作內容、范圍都隨之不斷擴大,很多不規(guī)范、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也應運而生。如在土地登記過程中,由于行政執(zhí)法力度不嚴,對后續(xù)工作帶來很多的不利影響。例如,以政府某部門為名進行土地登記,而在地籍管理程序中未按照正常規(guī)定就完成辦理,會對后續(xù)法律責任的追加帶來麻煩和諸多負面影響。因此,在地籍管理過程中,為減少此類問題的發(fā)生,務必要對地籍管理的行政執(zhí)法工作進行嚴格的管控。
1.3 信息化體系建設不完善
目前,國家對土地地籍信息化發(fā)展的支持力度在不斷提高,已經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不斷下發(fā),保證相關土地信息的公開范圍和程度不斷擴大,為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制度化、體系化的保障。而如今在土地地籍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一是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地籍管理體系,無法對人們的日常工作行為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例如,地籍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內容較多,包含土地登記、土地歸屬問題的審核等。而在土地登記工作的地籍調查工作中,仍靠科室來完成,缺少相關的中介機構,從而對該項工作的監(jiān)督力度不足,對地籍管理信息化的進一步推進產生阻礙。
2.1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需要強化人才準入門檻,提高入職人才的素質,才能為地籍管理工作打造出完備的人才隊伍。為了避免在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土地地籍管理問題,需要不斷強化人才在信息化土地地籍管理方面的認知,明確信息化在土地地籍管理中所發(fā)揮到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快建立地籍管理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保證相關人才隊伍的建設[2]。需要建立專門的培養(yǎng)機構,來培養(yǎng)地籍管理方面的人才,并實行資格考試,這從另一方面提高了地籍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對工作認真,進步大的給予獎勵;對工作懈怠,專業(yè)水平差的給予懲罰。這樣可以調動起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較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2.2 提高行政執(zhí)法能力
依法治國是法治社會保障社會秩序的一劑良藥。在土地地籍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嚴明地落實行政執(zhí)法工作。通過加強立法工作,并且嚴格執(zhí)法,并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實施各項地籍管理工作,打擊各種以官位等為名不走正規(guī)程序的不法行為。促進行政執(zhí)法工作的日常實施,提高相關部門的行政執(zhí)法能力,是地籍管理工作不斷深化的關鍵[3]。
2.3 健全信息化體系
隨著地籍管理工作的不斷落實,需要進行的地籍管理工作更加細致,也對人們實務操作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在現(xiàn)代科技的運用中,應健全信息化體系,更好地服務地籍管理工作,推進我國相關的地籍工作。相關的職能部門可以利用新型的科學技術手段,將地籍管理工作人員從傳統(tǒng)復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并且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如開發(fā)相關軟件,將信息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以保證地籍管理工作與時代接軌,并且真正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還要加大人力財力的支持,提高硬件設備的配置,將地籍管理工作與時代相統(tǒng)一,朝著現(xiàn)代化方向不斷發(fā)展。此外,地籍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中,要求各個部門之間應緊密聯(lián)結,提高地籍管理信息平臺網絡化的建設,健全土地數據庫,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信息的共享程度,提高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再者,在制度方面,要對信息化地籍管理的人員權責、工作規(guī)章提出準確、詳盡的要求,保證地籍管理工作沿著規(guī)范化、信息高速化的方面發(fā)展。
地籍管理是我國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是保證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的依據。由于土地地籍的建設對國家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密切相關,需要相關工作者提高自身認識,加大土地地籍信息化建設力度,保證地籍管理信息的準確性和即時性,促進國家地籍管理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通過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加快,引領土地地籍建設的進程不斷深入,以促進土地地籍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完善土地市場經濟秩序。
[1]冀麗名.探究規(guī)范化管理加強地籍基礎建設的重要意義[J].經營管理者,2016(27):205.
[2]池淑新.關于土地地籍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3):198.
[3]何旭東.關于土地地籍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與企業(yè),2014(3):83.
F301
A
1674-7909(2016)2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