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在中國寫意花鳥畫歷史上,
繼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長、清代八大山人、吳昌碩與近代齊白石之后,
李苦禪先生是又一位統(tǒng)領時代風范的大師。
不久前,在北京的許多報刊上都出現了標題為《大師情報員——李苦禪》的文章,文章開頭如下:“吳昌碩之后有齊白石,齊白石之后有李苦禪。很多人都知道李苦禪是中國美術史上一位承前啟后的藝術大師,但很少人知道,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曾是一名地下工作者,為抗日傳遞情報,還在日寇的監(jiān)獄中扛酷刑,痛罵日本侵略者……”
李苦禪(1899年-1983年),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山東高唐人,原名李英杰,后改名英,字勵公。在中國寫意花鳥畫歷史上,繼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長、清代八大山人、吳昌碩與近代齊白石之后,李苦禪先生是又一位統(tǒng)領時代風范的大師。
探索中西合璧的藝術之路
1918年,李苦禪先生有幸得識徐悲鴻大師,得授西畫技藝。1919年他投入五四運動,留居北京,入北京大學“留法勤工儉學會”并于中文系旁聽深造,1922年考入北京國立藝術??茖W校西畫系專修西畫。1923年他拜師齊白石大師門下,成為齊派藝術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國繪畫之路。當時他以夜間租拉洋車之艱辛收入維持生活與學藝,但“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1925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應邀執(zhí)教,并發(fā)起組成“中西畫會《吼虹社》”,與同仁共同沖破陳陳相因的畫壇時弊,創(chuàng)造新時代之畫風。1930年他應林風眠校長之邀任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國畫教授,率先將齊派藝術帶到該地,并首創(chuàng)以“傳統(tǒng)文化之綜合的寫意之戲——京戲”引進高等美術教育。以羅丹派雕刻啟示學生理解“寫意手段過程之美”。尤其是以親領學生“到大自然里找畫稿”而突破了輕寫生重臨摹的教學模式,開創(chuàng)了寫生為本,臨摹為用,大膽創(chuàng)造,示范教學的新風。
積極投身愛國運動
李苦禪一生最崇敬的古代愛國英雄有兩位,一位是岳飛,一位是文天祥。特別是對岳飛,他多稱“武穆將軍”,1930年李苦禪應林風眠校長邀請,到國立杭州藝專擔任國畫教授,租住在岳廟后面的小樓上。每日清晨,他必先繞到岳廟前門,至岳將軍父子墓前肅立片刻,旋即轉身至奸臣秦檜跪像前唾罵漢奸,然后再去上課。他經常以岳飛事跡向學生言及“人格第一”,要義在于“愛國”二字。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由于日寇公然侵占我國東北三省,激起了全國愛國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愛國、救國的革命活動,李苦禪總是站在國立杭州藝專的愛國學生一邊,因此被學生們私下里稱為“赤色教授”。如有相聚開會,而同學們則互相通知“今晚到李老師那里喝茶”。著名版畫家力群當時與一些左翼同學籌劃成立“木鈴木刻社”即選擇在李苦禪的課堂內。
1934年,終因李苦禪以教授身份屢次支持、掩護愛國學生們的革命活動,他被校方停聘。當時發(fā)生了張仃(字貫成,即后來的著名畫家)在去凌子風家的路上,被憲兵抓住,押送南京的事件,后又改押蘇州反省院。李苦禪知道后直奔南京,托人打聽行蹤后又追至蘇州,以名畫家、名教授的身份與反省院交涉說:“他們是我的學生?!辈⑼嘘P系了解到逮捕他二人的“底”,決定簽字作保。此事驚動了國立杭州藝專林風眠校長的一位“秘書”(國民黨CC人員),他命林校長辭退了李苦禪。李苦禪遂憤然離開杭州,輾轉于南京等地,后又回到北平(此段史實現存在對力群、肖峰和凌子風采訪錄像資料中)。
回到北平后,李苦禪面臨的是事業(yè)的困擾與生活的窘迫,此時開始在北平的北華美專任教。黃奇南、張啟仁二位當時均曾在北平的北華美專學習,先后從師于齊白石、王森然、李苦禪、于非等學習繪畫。從杭州回到北平后剛開始執(zhí)教的李苦禪,收入甚微,而窮學生張啟仁竟愿擠出些錢來資助老師李苦禪,并常來照顧苦禪先生的長子,故師生交往甚密,感情殊不一般。由此他與學生張啟仁、黃奇南建立起特殊的長達一生的相互絕對信任的關系。
1935年日寇調集大批軍隊入關,威脅平津。6月民國政府的何應欽與日本簽訂了《何梅協定》,無異于將整個華北的政治、經濟與軍事控制大權奉送給日本。對此國運危機,8月1日中共中央發(fā)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之后漢奸王揖唐等組織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實為代表日本將華北變相“自治”的機構。
同年12月8日,張啟仁將前一天由燕京大學召集的各校代表會的決定——到東長安街的外交大樓(冀察政務委員會預定成立的地點)去示威游行的信息,告知了王森然和李苦禪等老師,他們熱情激憤,表示堅決參加到學生們的游行洪流之中,這就是載入史冊的“一二·九”運動。
運動當天的清晨,寒風刺骨,那是北平入冬后最冷的一天。張啟仁、黃奇南和他們的老師王森然、李苦禪肩并肩手挽手,帶領大家高呼口號“反對華北自治”“收復東北失地”“打倒?jié)h奸賣國賊”“反對內戰(zhàn),一致抗日”“打倒帝國主義走狗”??谔柭?、愛國歌曲聲震撼天地。在行進到東長安街時,軍警用高壓水龍頭噴射游行隊伍,但大家沒有被冰冷的水柱和警棍驅散,反而對軍警們展開了強大的政治攻勢。
1937年7月7日日寇制造了“盧溝橋事變”,平津相繼淪陷。日寇隨即籌建日偽政府,著意拉攏各界知名人士進入日偽單位,撐飾門面。文化界名人周作人投靠了日偽政府,并代為延請文化藝術界人士到漢奸文化機構“新民會”任職。當時他曾請李苦禪任職,時年38歲的李苦禪對他說:“我是個畫畫的教書匠,從來不會做官,還是另請高明吧!”他不但謝絕了任職之請,連北華美專和北平美術學院的教職也辭去了,因為學校已被日本人接管。在淪陷的北平他成了純粹的“自由職業(yè)者”,住在西城柳樹井胡同二號小院,以賣畫為生。有時候也暫住前門外的關圣帝廟(現已不存在),向京劇名票紀文屏先生學京戲,與一些戲迷朋友們相聚在“忠義千秋”的金匾之下,高唱“想起了,朝中事,牙根咬碎……”那是劉(鴻聲)派的唱腔,高亢悲切,共抒國破家亡的哀情憤志!
此時,學生張啟仁已是中共黨員,奔赴延安(解放后由周恩來總理親署簽名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等職)。學生黃奇南也是中共地下黨員,由他介紹,李苦禪成為八路軍冀中軍區(qū)特派員黃浩同志領導的北平情報站的一名正式成員。他的這個身份直到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前夕,才由北京市委宣傳部門披露于報刊,李苦禪大師的形象愈加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