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梅,李光焰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重慶400042)
2型糖尿病患者外科治療及圍術期護理
張燕梅,李光焰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重慶400042)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外科治療及圍術期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該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外科手術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給予圍術期護理。結果 50例患者經術后積極配合治療及專業(yè)護理后均痊愈出院,無手術并發(fā)癥。術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結論 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能使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少患者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糖尿病,2型/外科學; 胃/外科學; 吻合術,Roux-en-Y; 圍手術期護理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2型糖尿病已成為常見健康問題。全世界范圍內2型糖尿病患者逾1.5億,估計達到二戰(zhàn)后前10年出生人口的2倍[1]。傳統治療糖尿病主要為應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維持,但往往降糖藥或應用胰島素很少能使患者血糖完全恢復正常,必須終身用藥[2]。手術可使患者血糖降低,且有痊愈的希望,從而使患者可不再服藥、應用胰島素等,疾病得到徹底治愈。近年來研究發(fā)現,胃轉流術作為一種最有效的減肥手術,可治療 2型糖尿病,治愈率達 83.0%~86.0%[3]。1994年美國外科醫(yī)生Wittgrove首次報道腹腔鏡下對病態(tài)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Roux-en-Y胃轉流術[4],術后愈合效果較好,患者血糖控制正常,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圍術期護理對術后減少和及時發(fā)現并發(fā)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外科手術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齡25~55歲,平均(28.75± 5.36)歲。無嚴重合并疾病,如心、肺疾病等。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行經腹腔鏡Roux-en-Y胃轉流術,將近端空腸曠置約50 cm,Roux袢長度為75~100 cm,小胃囊為20~50 mL,吻合口直徑約2 cm。
1.2.2 圍術期護理措施
1.2.2.1 術前護理 (1)術前準備:協助患者做好術前檢查,遵醫(yī)囑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工作,指導患者正確、有效地咳痰、翻身、拍背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做好解釋工作,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有利于更好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2)飲食指導:術前1 d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流質飲食,如牛奶、芙蓉蛋、湯類等易消化含糖分少的食物,給術前胃腸排空作準備。維持電解質平衡。術前禁食10 h,禁飲4 h。如患者出現心慌,出冷汗等及時補充糖量,能進食者快速飲用含糖量高的飲料,不能進食者快速靜脈補充糖量。(3)心理支持:有研究顯示,10.0%~20.0%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問題[5]。而緊張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血中兒茶酚胺增多,使高血糖難以控制,影響手術進行[6]。雖然腹腔鏡手術屬較小的微創(chuàng)手術,但患者及家屬心理壓力較大,擔心手術是否會成功,術后是否會出現并發(fā)癥等,會出現嚴重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增加手術危險性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所以,應積極、主動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講解手術前后注意事項,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消除患者緊張心理。(4)血糖監(jiān)測:術前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糖,每天4次進行血糖監(jiān)測,進行常規(guī)眼底檢查,良好的食物控制和降糖藥物治療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手段[7]。
1.2.2.2 術后護理 (1)生命體征監(jiān)測:嚴密監(jiān)測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血糖等,針對患者個體情況實施護理計劃;維持電解質平衡,定時采血進行相關檢查,及時了解患者基本情況。(2)體位:全身麻醉術后患者應去枕平臥,2~3 h后可枕以枕頭,硬膜外麻醉患者平臥6 h后可枕以枕頭,患者可取半臥位,有利于呼吸道通暢,減輕腹部張力,減輕疼痛,有利于引流液的排出。(3)飲食護理:術后腸蠕動恢復,如置有胃管者根據病情及醫(yī)囑拔除胃管,拔管后可間段飲少量溫開水,觀察有無腹脹、腹痛等不適,如未出現不良反應,再進食流質、半流質、普通飲食。(4)引流管護理:保持各引流管通暢,妥善固定,防止受壓、打折、彎曲、滑落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有尿管的患者術后第2天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做好尿道口護理,防止尿路感染;準確記錄各管道量、顏色、性質等。(5)傷口護理:術后需用腹帶加壓包扎傷口7~10 d,有利于傷口愈合。觀察傷口敷料滲出情況,如有潮濕,及時更換,保持敷料干燥,降低感染發(fā)生率。術后1~2 d攙扶患者于床旁適當活動,以促進腸蠕動,預防術后腸粘連,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按摩患者雙下肢,有條件者進行氣壓治療,預防血栓形成;協助患者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及排痰,以預防肺部感染。(6)加強血糖監(jiān)測:術后嚴密監(jiān)測血糖,每2小時監(jiān)測1次,待平穩(wěn)后可4 h監(jiān)測1次[8],在維持電解質平衡的情況下控制好含糖液的輸入,保持血糖為6.5~11.0 mmol/L,加強對患者
的巡視,如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
1.2.2.3 出院宣教 (1)合理飲食:糖尿病患者飲食需長期定時、定量、合理、有規(guī)律,多進食有機蔬菜,必須嚴格控制含糖食物。(2)血糖監(jiān)測:嚴密監(jiān)測血糖,且準確記錄,定時到醫(yī)院復查,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與主管醫(yī)生聯系或到醫(yī)院就診。(3)心理指導:保持每天好心情,對疾病的恢復具有很大幫助,讓自己心情愉悅,不僅有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給家人及朋友帶來好心情。
50例患者均未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住院時間5~7 d,平均(5.6±1.2)d;住院費用(3~5)萬元,平均(3.4±0.9)萬元。術后2~4周患者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有效率為100.0%,50例患者均停用胰島素和降糖藥物。術后1個月體質量下降10 kg,50例患者均治愈,達到臨床出院標準予以出院,無再住院者。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代謝性疾病,以2型糖尿病為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糖尿病發(fā)病率具有上升趨勢。目前,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成人糖尿病患者總數達9 240萬例,2型糖尿病患者占95.0%,我國已成為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9]。在傳統治療過程中患者一經確診后需終身服藥,定期復查。而通過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長期維持血糖的控制相當困難[10],不僅給患者帶來生活的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當下治療糖尿病的Roux-en-Y胃轉流術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不僅創(chuàng)傷較小,操作簡單,且手術并發(fā)癥較少,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術后很快恢復胰島素功能,使血糖降至正常,進一步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對外科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正確、有效的圍術期護理,能使患者安全、順利地度過圍術期,進一步提高療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Roux-en-Y胃轉流術是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方法,手術前后正確、有效的護理有益于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使患者快速康復。
[1] Narayan KM,Gregg EW,Fagot-Campagna A,et al.Diabetes——a common,growing,serious,costly,and potentially preventable public health problem[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0,50 Suppl 2:S77-84.
[2] Detournay B,Cros S,Charbonnel B,et al.Managing type 2 diabetes in France:the ECODIA survey[J].Diabetes Metab,2000,26(5):363-369.
[3] 張新國,楊學軍,徐紅,等.胃轉流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改變的臨床研究[J].武警醫(yī)學,2007,18(4):309-310.
[4] Lee WJ,Chong K,Lee YC,et al.Effects of obesity surgery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sian patients[J].World J Surg,2009,33(9):1895-1903.
[5] 廖雪梅,邱玲,張艷,等.腹腔鏡下胃轉流術治療2型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J].山西醫(yī)藥雜志:上半月,2012,41(12):1287-1289.
[6] 程莎莎,趙洪巖.2型糖尿病行胃轉流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10):1249-1251.
[7] 谷洪剛.糖尿病患者外科手術的注意事項[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137.
[8] 劉金鋼.肥胖癥與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的規(guī)范和推廣[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3,12(12):897-900.
[9] 胡帆,張敏,聶雷霞,等.2型糖尿病經腹腔鏡胃轉流術術后評估與護理新進展[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30):3415-3417.
[10]王曉霞.Roux-en-Y胃轉流術治療Ⅱ型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3):10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2.044
B
1009-5519(2016)22-3525-02
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