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6-02-22/ 第01版面/要聞 /作者:●本報駐美國、韓國、德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蕭達 王偉 青木 辛斌●本報記者 白云怡●汪析 柳直
“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引發(fā)國際媒體熱議,習近平還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今天,中國的發(fā)展奇跡從不缺乏成功且動人的故事,中國亟待提升的是把故事講好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對于中國與世界的順利溝通、融合必不可少。這種狀況最近三年來發(fā)生變化,從“打老虎”到“一帶一路”與“亞投行”,越來越多的國際熱詞來自中國,這種熱詞流行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的中國故事被傳播、接受。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21日對《環(huán)球時報》說,“在習近平執(zhí)政這三年,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有了很大提升。習近平自己也成為幫助世界了解中國的特殊推動者,而他獨特的講話風格也為大眾所關注。”
講好“中國故事”
“習近平主席在一款手機App上點‘贊’,向公眾發(fā)出一段語音信息,還坐在該國觀眾最多的黃金時段全國性新聞播報節(jié)目的主播臺。”20日,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載文報道說,習近平主席涉獵新聞報道和社交媒體,是在19日對中國三大喉舌《人民日報》、新華社和央視的罕見調研期間。他在那里為記者鼓勁,號召他們“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對習近平的到來,員工們熱烈歡迎,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社交媒體上也引發(fā)巨大反響。報道說,央視社交媒體賬號的網民評論很多稱主席在主播臺位置上多么“帥”或“威武”。
新加坡新聞網站asiaone21日報道說,元宵節(jié)到來之前習近平在《人民日報》通過社交媒體發(fā)出問候:“大家好!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我向大家致以節(jié)日問候,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報道稱,問候得到網民熱烈回應,許多網民對習以及他的提前問候表示感謝,一名網民回復說“嗨,習大大,我提前祝您元宵節(jié)快樂。”
“德國之聲”21日將習近平19日的活動稱為對官媒“檢閱”,“所到之處掌聲雷鳴”。美國《華爾街日報》寫道,在19日旋風般的視察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穿梭走訪了國家旗艦新聞機構,鼓勵新聞工作者,涉獵社交媒體服務,并要求媒體對黨絕對忠誠。習近平此次對國家媒體的視察是他上臺執(zhí)政以來的首次。19日與國家媒體的主管和新聞工作者舉行的會議上,習近平要求新聞工作者“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美聯(lián)社報道說,習近平對新聞工作者說,“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
臺灣《聯(lián)合報》21日引述美國托萊多大學榮譽教授冉伯恭的話稱,習近平希望中國媒體的宣傳力度與中國的國際地位相適應。他說,中國是世界上第二重要的國家,只在美國之下,習近平的雄心是實現(xiàn)中國夢。中國夢的內容是什么?很簡單:富國強軍,習近平的雄心超過以前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所以需要中國在國際宣傳上大力發(fā)展,增加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21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說,在意識形態(tài)上,習近平十分強調“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尤其強調用外國人能夠理解的概念把中國的事情講清楚。張維為說,中國已經是世界大國,在國際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這是所有人不得不承認的客觀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讓世界了解中國是必要的。張維為認為,習近平是一個用中國眼光看世界的人,也是一個用世界眼光看中國的人,這是一個政治家的特點。習近平走訪過數(shù)十個國家,具有遠比一般領導人更為寬廣、長遠的國際視野,他給自己國家的定位更為準確,認為中國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世界各國應該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他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型大國關系”等一系列戰(zhàn)略思想都是基于“共贏”理念,也是國際上全新的理念,這意味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引領者”。
“中國風向”
“過去三年對中國可以稱為‘突破期’,如亞投行、軍改、反腐、‘一帶一路’、‘習馬會’,包括令歐洲難以想象的中英關系進入‘黃金時代’等等,都是空前創(chuàng)舉。”德國柏林中國問題專家夫羅里揚21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這樣說道。他甚至提到“中國風向”:中國股市、中國的金融政策、GDP增長、進出口數(shù)字,都可能迅速影響歐洲等地區(qū)。
同日,正在美國交流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王文對《環(huán)球時報》說,他這次美國之行感受到了許多3年前未曾有的東西,比如習近平主席講話以及中國政府的重要表態(tài),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學會、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等重要智庫都會跟蹤、分析,向大眾解釋什么是重點,與美國有什么關系,“以往都是中國聽美國講什么,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質的變化,這本身就是話語權。”
“中國崛起成為一個準超級大國代表著21世紀國際體系最重要的變化。”20日,日本國家防衛(wèi)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增田雅之在“東亞論壇”撰文評論。他強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以“奮發(fā)有為”在世界舞臺上實現(xiàn)“中國夢”。在2014年的一次演講中,習近平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概念,這是數(shù)十年來中國領導人第一次以“大國”描述中國的外交。中國還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連接歐亞。
21日,打開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的頁面,就會在醒目之處發(fā)現(xiàn)“熱門搜尋詞”:一帶一路、習近平、軍隊改革、亞投行。俄羅斯《導報》19日報道稱,中國已經是全球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如今它正努力成為全球影響力中的一極。中國去年3月發(fā)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指出,“中國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報道認為,這表明中國開始以多極化世界新中心的身份,推動全球經濟和政治改革。
毫無疑問,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與外交密不可分。香港《南華早報》去年年底曾載文聚焦“習式‘新外交’”。報道說,2015年是中國外交旋風之年,以習近平的環(huán)球外訪到巴黎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上面向150多名全球領袖演講,以及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擔任中非合作論壇聯(lián)席主席結束。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習近平外交活動之頻繁豐富已經超越了所有前任。去年,習近平幾乎出席所有最重要的環(huán)球峰會,還對14個主要國家進行了國事訪問,2013年3月就任國家主席至今的33個月中,習近平已經訪問了數(shù)十個國家。文章寫道,親切握手、愉快交談、敲定協(xié)議,習近平不遺余力地在國際上與遠近國家交朋友、拉關系,通過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挖掘中國豐厚的財力,以提升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形象和地位。
巴基斯坦《每日時報》本月初的一篇文章評論說,未來中國將記得習近平是最具變革的領導人。2013年3月就任以來,習近平不僅加速了鄧小平推動的外向型經濟,而且繪制了基于雙贏伙伴關系的外交政策路線。文章說,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倡議,習近平訪問中東時宣布所有國家可以“獨立自主地實行適合各自國情的政治制度和發(fā)展道路”。中國還在1月21日公布了在吉布提建首個國際軍事前哨站的計劃,此舉意在打擊非洲之角的海盜。通過改變國際關系原則,強調互利,摒棄恫嚇,這位中國領導人促進了一個不受累于過去的國際新秩序。該報評論說,為此,歷史應會牢記他。
沈大偉的澄清
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教授沈大偉去年3月曾在《華爾街日報》上撰寫了“中國即將崩潰”的文章。上周,沈大偉與中國學者王文交流時明確表示,那是誤解,他“不愿意、不支持、不想中國崩潰”,言語斬釘截鐵。
“中興領袖習近平。”香港《南華早報》2014年8月曾以此為題描述中國發(fā)生的變化。文章說,自上任以來,習近平厲行新政,銳意進取,開共和國中興氣象。他重視吏治,落實反腐,避免反腐虎頭蛇尾,草草收場。習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調結構,保民生,追求可持續(xù)發(fā)展。他強調兼顧經濟發(fā)展和民眾生活,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重整國有企業(yè),痛擊壟斷和利益集團;處理違法外企,讓民企獲得更多空間;整頓房地產市場,讓經濟不再為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綁架,讓實體經濟得到更多資金,為企業(yè)研發(fā)提供更多支持。習的經濟政策更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本月發(fā)表題為“習近平怎么看世界……以及為什么”的論文。論文稱,習近平已經展示了他是一位果斷的領導人,不僅決心管理中國,而且改變中國,以應對懸而未決的巨大挑戰(zhàn),“他改變了中國進程”。文章說,習近平闡述中國的大構想,以回應那些挑戰(zhàn),號召實現(xiàn)“中國夢”。從各種講話和黨的解釋來看,中國夢意味著國家復興,建立一個繁榮、民族和諧、在國際上強大且有影響力的國家。更具體地講,習近平決心采取市場化改革,以直面國內挑戰(zhàn)。市場化改革要改變出口和投資驅動型模式,這種模式曾支持了中國的增長,但現(xiàn)在重要性衰減。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政策,目標是使市場成為經濟運行的“決定性”力量、向內需和消費型增長轉變,解決產能過剩和產業(yè)過剩、對國有部門實行商業(yè)紀律以及應對中國嚴重污染的問題。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21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習近平上臺執(zhí)政三年以來,中國的社會風氣有了很大變化,可以用“風清氣正”來形容。從政府機關到企業(yè)等各個層面的運作都越來越規(guī)范化,社會秩序更加有序。此外,如今黨和國家還更加注重和諧發(fā)展的概念,強調人和環(huán)境的和諧共存。在中國經濟轉型遇到新情況的背景下,這個理念的提出也順應了時代潮流的發(fā)展趨勢。張頤武表示,三年來,中國提出了許多宏大的目標與理念,從“中國夢”到“一帶一路”都是對世界格局和中國內部發(fā)展的一次“頂層設計”,是對中國未來可能性的一種探索。這些宏大的目標實現(xiàn)起來需要很多步驟,目前正在逐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