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藩
《辛丑條約》簽訂后,李鴻章就向八國聯軍司令瓦德西提出了退兵的要求。瓦德西十分狡猾,沒有正面回答退不退兵的問題,而是向李鴻章發(fā)了一封邀請函,稱聯軍定于某月某日某時在紫禁城廣場舉行進入北京的第二次閱兵式,請李鴻章光臨。
李鴻章拿到邀請函,左右為難:若去參加,他就是賠了款還要為侵略軍張目;若不去,他一個一品大員待在北京,坐視外國軍隊在皇宮耀武揚威,還不被百姓的唾沫淹死?
這天,李鴻章正在寓所發(fā)愁,管家來報,說外面有個秀才叫劉全祖,他父親當年曾是李鴻章創(chuàng)建的淮軍中的軍官。劉全祖的父親辭世時留下遺囑,讓劉全祖將他生前最鐘愛的一把水煙壺送給李鴻章。于是,劉全祖料理完父親的喪事,就帶著水煙壺匆匆趕到北京。不承想,他沒見著李鴻章,倒先遇上了八國聯軍,水煙壺也被他們的頭領瓦德西搶去了。因此,劉全祖來請李鴻章幫他追討水煙壺。
聽了管家的介紹,李鴻章讓管家?guī)⑷孢M來。劉全祖見到李鴻章后就說,他父親愛吸水煙,歸鄉(xiāng)后因為惦記在軍隊槍炮齊鳴、刀槍相交的日子,就花重金找能工巧匠打造了一把水煙壺。這把水煙壺的吸管上有一個按鈕,按住按鈕吸煙時,壺就能借助吸力,通過吸管上的若干隱蔽小孔,發(fā)出不一般的聲音—輕按時聲音悠遠,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重按時炮聲隆隆,猶如槍炮齊鳴戰(zhàn)場廝殺,可謂一件絕品。他父親知道李鴻章也酷愛吸水煙,因此囑咐他將這把水煙壺送給李鴻章當個念想。李鴻章聽完不禁高興了起來,說一定幫他討回水煙壺。接著,李鴻章讓人給瓦德西回了帖子,表示會準時赴約。
八國聯軍在紫禁城閱兵那天,李鴻章帶著劉全祖去了。瓦德西站在檢閱臺上,先嘰里咕嚕地說了個開場白,接著閱兵儀式開始了,李鴻章坐在瓦德西旁邊瞧著瞧著,煙癮就發(fā)作了。見李鴻章哈欠連天、兩眼迷離、搖搖欲倒,一旁的瓦德西忙問他怎么了。李鴻章說,他的水煙壺不知掉哪兒了,抽不成煙,難受,只好提前回府。瓦德西一聽急了,閱兵式才剛開始,李鴻章要是就此走了,他多沒面子。于是,瓦德西也顧不得多想,說他那兒有個水煙壺,命人快馬加鞭取了來,交給李鴻章。李鴻章接過水煙壺,點上煙葉,“咕嚕咕?!背榱藥卓?,頓時精神煥發(fā)。
就在閱兵式進行到中途,八國步兵扛著洋槍列成方陣接受檢閱的時候,場上突然傳來“砰”的一聲槍響,步兵隊伍頓時慌亂起來。瓦德西當即喝令停止前進,做好戰(zhàn)斗準備。過了一會兒,見場上并無其他動靜,洋兵們以為是自己人不小心走了火,瓦德西也放下心來,剛準備命令繼續(xù)檢閱,場上卻又“轟”地發(fā)出一聲炮響。洋兵們這下可受不了了,有的臥倒在地準備射擊,有的躲到馬后手忙腳亂。閱兵現場一片混亂,瓦德西折騰了半天,也沒發(fā)現有什么特殊情況,閱兵式只好草草收場。八國聯軍內部本來就存在矛盾,再說議和已成,待在北京頗受輿論指責,瓦德西只好下令撤軍。
選自《傳奇故事》2015.8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