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一個人看
輝姑娘的文章《一人不愛,何以愛天下》,給我們講了5個故事,不知哪是真哪是假。一位著名的詞作家曾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戀愛,她把全部情感傾注到作品中,成就了無數(shù)經(jīng)典。接受采訪時主持人問她:那男人聽到這些作品是什么反應(yīng)?被感動,重燃烈火,還是因隱私曝光而惱羞成怒?答:他什么也聽不到了。當(dāng)年一次爭吵后賭氣分了手,后來我想去挽回,未料他因一次意外而亡故?,F(xiàn)在我所有的歌都是為他而寫。這同經(jīng)典電影《老槍》有點類似。心愛的妻子被納粹殘酷殺害,醫(yī)生獨自復(fù)仇。他甚至支走了聞訊趕來的游擊隊長——正是他跟妻子秘密相好,而令自己身陷痛苦的情感掙扎。他要抵出性命做給亡妻看,究竟誰更愛她。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每本著作的字號都比通常偏大一點。他說他母親的眼睛有一些小毛病,看字模糊;又因體質(zhì)問題不能長時間戴花鏡。“如果全世界都看了,只有她沒看到,我寫那么多字又有什么意義呢?”這話好假好動人。孝道有更切合實際的方式去表達,而決非一定要眾多的讀者來“陪綁”。許多名著的前面有“謹(jǐn)獻給……”字樣,那只是一種致意;你閱讀,它就獻給了你。
眼下越來越多的人為去世的長輩寫書、編書,印百十來冊,供親友珍藏。是追思,也是族譜枝丫上的一枚果實。我的中學(xué)同窗老溫,專門寫了一本書給女兒,一筆一劃寫了近十萬字。且看起勢:“咱家,溫都哈拉氏,滿族,正藍旗,女貞人,祖籍長白。善騎射,善滑雪,日行三百,驍勇善戰(zhàn)……”寫自己坎坷命運,寫“文革”死里逃生,筆觸細膩,娓娓道來。溫從教一輩子,這唯一的“著作”并不出版,只留給女兒看。我借閱幾日,每次讀前都把手洗凈。另一同窗多今從醫(yī)數(shù)十年,退休后將豐富經(jīng)歷連同精彩醫(yī)案著述成章,給了我電子版,得以先睹為快?!渡鼜乃劳鲩_始》,對生與死感悟的痛徹令我震撼。多今任重癥監(jiān)護室主任多年,經(jīng)手救活過不知多少人,他認(rèn)為那只是為病人頑強的生命助了一把力;對那些雖盡力搶救、終敗給病魔而離世的人,多今在痛惜之余,卻又多了份愧疚與懺悔,不為別的,只為“你死了,我們還活著”。我勸他將書出版,他說給親人和朋友看過,已心滿意足了。我想,在寫作的幾年里,他本人思想的梳理與沖撞,以及精神境界的升華,才是最重要的價值與收獲。就此而言,他也是為自己而寫。
我在老友J家中,還見到了另一本“著作”。那是他個人的私藏,見證著一段深入骨髓卻不容于世的錐心之戀。步入庸常的生活軌道之后,他收到了一冊裝幀精美的禮物。那是早年出版的一部抒寫愛情的文學(xué)作品,在那激情燃燒的日子,他們曾一章章對讀,有些段落幾可背誦。原書她留下了,寄他留念的是一本厚厚的手抄?!按L,魔鬼船長。我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和你早在一萬年前就認(rèn)識了……”看到那一行行清秀、雋永的手書,我被深深感動了。幾十萬字背后,是一個女人勃發(fā)的青春和她不可扼制的愛的激情。這書是給J一個人看的;但老友說,多年塵封的情感若不透個光亮,他憋死了。有幸,他選擇了我。
我沒有專著,是個職業(yè)編輯。每期雜志出來,都面對萬千讀者。但我有一個堅定的理念:每本雜志都是編給一個人看,而不是一個模糊的群體。這些年開始寫《讀稿筆記》,更是這樣。敲擊鍵盤的時候,我的身旁就如坐著一位朋友,分享我的視野與思想,傾聽我的快樂與憂傷,忍受我的執(zhí)拗與絮叨。
我知道你正在讀我。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寫給你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