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育
世界最大的沙漠在哪里?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非洲的撒哈拉。沒錯,這片橫貫非洲北部大陸的沙漠實在太大了??赡阒绬幔吭谶@片渺無人煙的大荒漠里,隱藏著許多人類未知的秘密,其中,被稱為撒哈拉“眼睛”的一處圓形地貌更是充滿了神秘和詭異的色彩。
這處圓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它為什么被稱為撒哈拉的“眼睛”呢?
宇航員的發(fā)現
黃沙漫漫,無邊無際,人類進入其中,仿佛滄海一粟,這便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它東西長5600千米,南北寬約1600千米,總面積約906.5萬平方千米,約占非洲總面積的32%。這個巨大的“沙坑”可以綽綽有余地裝下整個美國。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一艘宇宙飛船在太空遨游。當飛船經過非洲上空時,宇航員在遠離地球幾百千米的太空,觀察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出現了一個圓形的東西,它像一只睜得圓溜溜的眼睛,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太空中的人們。撒哈拉沙漠從眼前消逝后,宇航員仍感到那只“眼睛”緊緊盯著他們的后背,有如芒刺在背。
這只“眼睛”就是被人們稱為“撒哈拉之眼”的奇異地貌。其實,很早以前,它就已經出現在撒哈拉沙漠西部,并在荒涼、枯寂里沉睡了很多年。如果不是宇航員在太空中“喚醒”了它,它可能還會繼續(xù)沉睡下去。
巨大的同心圓
這只“眼睛”位于撒哈拉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亞境內,是一個出現在沙漠地面上的巨大同心圓。它的外形從空中看起來酷似圓睜的眼睛,其海拔高度在400米左右。過去,這里荒無人煙,即使偶然有人經過,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為“同心圓”如此之大,其直徑有50千米左右,置身其中,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圓是方;只有太空中的宇航員或者天上的人造衛(wèi)星,才能一覽全貌。
這個“同心圓”實在太像一只眼睛了,或者說,它像一個菊石。從衛(wèi)星拍攝的照片來看,它一共分為3層:最中心一個圓圈很像一只眼珠,它的一側邊緣稍有破損,但并不妨礙其整體效果;“眼珠”的外圍是一個更大一些的圓圈,它把中心的圓圈緊緊包圍起來,無可爭議地成為了“眼瞳”;最外圍的大圓圈自然便是“眼瞼”了。更絕的是,大圈的外沿還有絲絲縷縷的環(huán)狀物,仿佛眼睫毛一般。
“撒哈拉之眼”的內部十分平坦,四周則是一些淺山丘;再遠處便是漫漫黃沙了。站在“眼睛”邊上觀察,“撒哈拉之眼”猶如山巖雕琢而成的大木盆,又像一個巨大的碟子。人走在“眼睛”邊緣,宛如一只在巨大的藍色圓盤上行走的小螞蟻。
那么,這處奇怪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隕石撞擊形成的大坑?
自從“撒哈拉之眼”被宇航員發(fā)現之后,到這里考察的人絡繹不絕,科學家們都試圖揭開這處神秘地貌的成因。
最初,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由隕石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因為在撒哈拉沙漠里,有人曾經發(fā)現過一個寬達45米、最深處距離地面16米的巨大隕石坑。據估測,撞擊地球的隕石重約5000~10000千克,墜落的速度超過了3500米/秒?!叭龉邸彪m然深度較淺,但在地面上的痕跡十分明顯。據分析,能在地球上留下直徑達50千米圓圈的,只有天外來客——隕石才能做到。這塊隕石在撞擊地球時,表面最大的一邊先接觸地面,由此形成直徑很大的坑,但坑并不深。
不過,科學家在進一步考察后發(fā)現,隕石撞擊之說并不成立。因為圓圈中心的地勢太平坦了,而且地面上并沒有高溫和撞擊過的地質證據。
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火山口?
那么,會不會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呢?
火山噴發(fā)時,由于大量巖溶物質被噴出,往往會在噴發(fā)中心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火山口。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位于日本阿蘇山,它南北長24千米,東西寬18千米,面積達250平方千米,形成于距今3.3萬年前一次劇烈的火山噴發(fā)。有人推測,“撒哈拉之眼”可能與阿蘇山火山口類似,是由于一次劇烈的火山噴發(fā)形成的。
可是,科學家在分析火山成因時發(fā)現,這種推測站不住腳。因為,地球上的火山一般都出現在地殼(包括洋殼)開裂處和板塊俯沖地帶,而“撒哈拉之眼”所處的地方屬于大沙漠的一部分,這里既不是地殼開裂處,又非版塊俯沖地帶,因而不具備火山噴發(fā)的條件。
科學家們進一步考察后還發(fā)現,這里既沒有火山噴發(fā)的痕跡,當地的巖石又都不是火山巖,更主要的是,這里沒有火成巖堆積的圓頂。
地形抬升和侵蝕的結果?
“撒哈拉之眼”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多年來,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留下的痕跡;有人說,是某超級大國秘密進行核試驗的產物:更有人說,這是上帝之手的杰作。
后來,地質學家通過大量勘探認為,這是地形抬升與侵蝕作用同時進行造成的結果。
原來,在撒哈拉的漫漫黃沙之下,是堅硬的巖石層。數十萬年前,由于地質運動,沙漠下的巖石受到抬升,從沙土中脫穎而出。巖石層露出地面后,在大自然風吹、日曬、雨淋的侵蝕下,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凹地。由于巖石層的結構不盡一致,有的巖石十分堅硬,有的相對較松軟,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堅硬的巖石受侵蝕程度較低,特別是一些硬度較高、不易受侵蝕的古生代石英巖基本保持了原貌。巧合的是,這些石英巖恰好組成了3個同心圓。于是,這個奇異的地貌便出現了。
不過,這只“眼睛”為何這么大、這么圓?還有,古生代石英巖為何獨獨出現在同心圓的圓弧上?這些謎題,科學家們尚未給出合理的解釋。
(丁強摘自《百科知識》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