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立生
2015年11月上旬,我江蘇省新四軍研究會一師第二十軍分會一行五人,與北京、上海、濟南、福建的第二十軍老戰(zhàn)士后代及老戰(zhàn)士、擁軍模范組成了“傳承‘華野第一縱隊精神學習參訪團”,遠赴駐河南的第二十集團軍,開始了參訪活動。2015年11月是華野一縱的前身新四軍第一縱隊成立70周年的日子。70年前,這支有著紅軍血脈的英雄部隊浴血奮戰(zhàn),抗擊日軍,繼之消滅蔣軍,打敗美帝,屢建奇功,打出了“鐵心向黨,永當先鋒,顧全大局,熱愛人民,尊重人才”的“前鋒精神”。在新時期的征程上“前鋒精神”又被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當我們進入第二十集團軍營區(qū),首先感到的是——我們回家啦!華野一縱是父輩戰(zhàn)斗過的老部隊,我們回家,要給老部隊祝壽,更要追尋“前鋒精神”。
在集團軍的軍史館,在旅史館,眼前的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文字,一個個實物,震撼著我們,把我們帶回了那苦難輝煌的年代。紅軍、新四軍、解放軍、志愿軍,我們的前輩,為人民解放、為民族獨立,為了新中國、為了世界和平,鐵心向黨,不懼強敵,敢于較量!耳熟能詳?shù)囊粋€個戰(zhàn)役、一次次戰(zhàn)斗,又歷歷在目:蘭田、虹橋、黃橋、車橋、萊蕪、孟良崮、開封、許昌、淮海、渡江、大上海、長津湖、小高嶺、死鷹嶺、一江山島,耳邊響著槍炮聲、沖鋒號聲、吶喊聲,父輩們打出了前鋒部隊的威風。這支英雄的部隊涌現(xiàn)出無數(shù)英模烈士,被譽為“紅色耶穌”的紅軍戰(zhàn)士林福順面對敵人屠刀的凌遲,高喊:“我林福順可以絕后,革命不會絕后!”;沙家浜新四軍傷病員軍民共抗日頑;小高嶺楊根思拉響炸藥包撲向侵略者的身影;-40℃的死鷹嶺上125座嚴陣以待的雕像。他們讓對手都感到敬佩,美軍老兵基辛格在參訪曾經(jīng)的對手——第二十軍集團軍后,寫下了不希望中美兩軍再戰(zhàn)的題詞。這就是父輩戰(zhàn)斗過的部隊,一支英雄的部隊——前鋒部隊。我們懷著激動崇敬的心在軍史館、旅史館認真學習、感受,在一幅幅照片里,尋找父輩英姿,看著他們堅毅的面龐,我們感受到父輩們的英雄氣概,感受到他們的滿腔熱血,感受到我們的血管里流淌著他們的血,一樣的熱,一樣的殷紅。這里是我們的家,有我們的根!
軍部為我們播放了薛政委關(guān)于第二十集團軍光榮歷程的講課錄像,我們深受鼓舞和教育。更讓我們感到鼓舞和受教育的是,在連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生態(tài)化的營區(qū),公寓式的營房,現(xiàn)代化的廚房,我國最新式的陸軍裝備,官兵們生氣勃勃、生龍活虎的精神面貌,這一切震撼著我們,讓我們振奮。我們南京組組長謝偉年的父親,生前是一縱縱隊部第一任偵察營營長,幾次來軍里想去偵察營看看,都沒成行,這次一了夙愿。軍偵察營的編制、人員比其他部隊少,但兵是精兵,將是強將。我們在榮譽室看到一張張獎狀掛滿墻,營長介紹說這只是一部分,還有許多掛不下了。這些獎狀展示了偵察營在歷次比武考核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那么多的第一!在與干部戰(zhàn)士交談中,我們了解到他們中不少人是大學學歷,有些人的英語水平達到四級、六級,令人刮目相看。讓我們大開眼界的是高科技的偵察裝備,使我們的偵察兵長了翅膀,成了真正的千里眼、順風耳。
11月6日是沙家浜部隊成立76周年,我們在沙家浜連參加了全連宣誓儀式,與全連官兵共同舉拳宣誓,一起高唱沙家浜連歌《你是游擊兵團》《新四軍軍歌》和《強軍戰(zhàn)歌》。鏗鏘有力的誓言,句句震憾著每一位在場的人;發(fā)自內(nèi)心吶喊出來的高亢激昂的歌聲,沖破蒼穹,直上云霄。我們參訪團成員和全連官兵在寫有“七十六載風雨征程 蘆蕩火種代代相傳”的橫幅上,簽下了各自的姓名,共同誓愿把沙家浜精神傳承下去。在與連隊干部戰(zhàn)士的座談會上,老兵講述戰(zhàn)爭年代父輩的戰(zhàn)斗故事、革命傳統(tǒng);新兵表示要把革命精神、革命傳統(tǒng)繼承下去;沙家浜擁軍模范要求從家鄉(xiāng)入伍來到沙家浜連的戰(zhàn)士好好干,退伍回鄉(xiāng)工作不用愁;在互動交流時,新四軍后代王東炎做了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精彩報告,激起干部戰(zhàn)士熱烈反響;第一任軍長劉飛是在沙家浜養(yǎng)傷的傷病員之一,他的女兒劉凱軍在會上被聘為連隊輔導員。在交流互動中,老兵新兵的心融合在一起。
“楊根思連”——這是以抗美援朝特級戰(zhàn)斗英雄楊根思命名的連隊,一個讓美國侵略者膽戰(zhàn)心驚的英雄連隊。一進營房門,迎面墻上是一面志愿軍命名楊根思連的錦旗。這是我軍唯一一個以犧牲的連長命名的連隊。在該連榮譽室里掛滿獎狀錦旗,一件件陳列物敘述著連隊的英雄史。來到班里,我們看到幾乎每個班都有榮譽錦旗,彰顯各時期連隊的功勛榮譽。這一切告訴我們,楊根思的“三個不相信”在連隊深深扎根,發(fā)揚光大。在楊根思連,我們這些都已花甲之年的曾經(jīng)的老兵,也當了一回追星族,追的是在湖南電視臺與八一廠聯(lián)合制作的“真正的男子漢”節(jié)目里當配角的姜偉班長和戰(zhàn)士王金武。他們雖然是配角,但在節(jié)目里的表現(xiàn)展示了現(xiàn)代革命軍人的風采,使明星們星光暗淡,配角成了主角,引來無數(shù)粉絲。他們英武剛毅,陽光帥氣,充滿蓬勃朝氣,無限活力??粗@些年輕的官兵們,我們仿佛也年輕了許多,自豪感油然而生。
像這樣的戰(zhàn)士在第二十集團軍還有很多很多,全軍聞名的“槍王”、“兵王”就出在這支部隊,很遺憾因執(zhí)行任務(wù),我們沒能相見。
最后一站,我們到達舟橋團,這是一支組建以來南征北戰(zhàn),多次執(zhí)行重大任務(wù),能征善戰(zhàn)的部隊。進入營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公寓式的營房,如果不是飄揚的軍旗,訓練場上生龍活虎的戰(zhàn)士,我們以為來到一個居民小區(qū)。看著訓練場上戰(zhàn)士矯健的身影,我們這些老兵不免技癢,投彈、匍匐前進、舉槍瞄準,好好地秀了一把,覺得又回到當戰(zhàn)士的歲月。
這些年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之流,貪贓枉法、賣官鬻爵、胡作非為,把軍隊弄得烏煙瘴氣。軍隊還能打仗嗎?這是近年來一直在我們心里的疑問。現(xiàn)在,我們可以挺著胸自豪地說:能!薛政委的講話說明這一點,干部戰(zhàn)士實際行為更是有力證明。在對抗演習中,戰(zhàn)勝裝備強于自己的對手;習主席沙場點兵,千里機動,30千米奔襲;朱日和,在藍軍的地盤上,讓從未失敗的藍軍嘗到敗果;遠赴俄國比武,在百般困難下,仍取得優(yōu)異戰(zhàn)果;出國維和,展示中國軍人的風采;荊江大堤,抗洪搶險的生死牌阻擋著滔滔洪水;風雪彌漫的高速公路上,一隊隊軍人破冰鏟雪;汶川大地震,戰(zhàn)士用雙手救出廢墟下的生命。這一切證明,前鋒精神還在,前鋒部隊還在,前鋒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祖國的大地上!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是鐵拳頭,就是不卷刃的鋼刀,就是衛(wèi)國的盾牌,就是人民的守護神。
這次第二十集團軍之行,是一次尋根之旅、學習之旅、傳承之旅。我們看到現(xiàn)代有血性的指戰(zhàn)員,個個都是真英雄!前鋒精神在前鋒部隊得到傳承和發(fā)揚光大,我們無比欣慰。我們追尋前鋒精神,學習前鋒精神,更要傳承前鋒精神。 (責任編輯 劉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