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茶
60多年前,無錫縣堰橋麻岐村的一戶俞姓農家,人多、家窮。兒子小學即將畢業(yè)那年,爸媽開始阻攔他去上學。無論他怎樣哭鬧哀求,甚至絕食,爸媽就是不同意他再去學校讀書,因為家里沒錢,還需要他這個“小勞力”下地干活。為參加小學畢業(yè)考試,他砸斷窗欞,跳窗而出……這個跳窗少年,就是俞斌。
60多年后,飽嘗輟學滋味,對貧困孩子格外關愛的俞斌,被譽為貧困學子的“救星”、“愛心使者”、失學兒童“最親愛的爺爺”。
2015年10月22日,國內首個以“中國好人”命名的愛心工作室——“俞斌愛心工作室”在無錫堰橋掛牌成立。愛的暖流在此匯聚之后再出發(fā)。
愛心如霞光:
把善事當作一種輕松的道德享受
“我心中只有12個字: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p>
今年70歲的俞斌,是無錫市堰橋中學的退休教師。拉開他家寫字臺的一只抽屜,數(shù)百張火車票、汽車票整齊擺放在一起。這一張張票根,正是他20多年來翻山越嶺、過灘涉水,執(zhí)著地行走在助學路上的最好記錄。
俞斌的“愛心長跑”始于1994年。這年3月,他第一次看到“希望工程”宣傳畫上那名失學少女充滿渴望與期盼的大眼睛時,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自己少年時輟學的經歷歷歷在目,俞斌當即落淚。隨后,他填寫了結對救助志愿表,參加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組織的“希望工程1+1助學行動”,與貴州省開陽縣立京小學一名已失學半年多的三年級學生劉章武結成對子。當時,在堰橋中學當教師的俞斌,月工資只有300多元,可他第一次就匯出了400元助學款。
貧困山區(qū)的孩子生活到底怎么樣?是俞斌始終牽掛的問題。1996年暑假,他背著一大包衣物踏上了去貴州的列車,他要去看看劉章武,看看那些跟劉章武一樣的苦孩子。為了多節(jié)省些錢給貧困孩子,俞斌不睡臥鋪坐硬座,整整坐了兩天兩夜。途中餓了,他就啃幾口自帶的干糧。車到貴陽后,他先乘大客再換中巴,又顛簸了3個多小時路程,負重走了30多里的山路,終于在黃昏時分到達了大山深處的開陽縣龍崗鎮(zhèn)楊家山村。
眼前的小山村遠比俞斌想象中貧困得多,更令他心酸落淚的是,劉章武的家已經斷炊多日,連一碗玉米面糊糊都端不上桌。熱心的村長幾經周折,才安排俞斌住進了該村一戶相對較好的村民家中。淚光中,俞斌堅定了自己助學的決心,他要為生活在窮鄉(xiāng)僻壤的孩子們出更多的力,資助更多的貧困孩子上學讀書。他將身上的1000多元錢全部拿出來,并和劉章武家庭簽訂了幫困協(xié)議書,不僅要解決劉章武上學的費用,還將擔負其家中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費用。1年后,劉章武來信感激地說,因為得到了俞爺爺?shù)馁Y助,家中煙葉、油菜籽豐收,已經脫貧了。
從1996年暑假開始,俞斌千里跋涉,六上貴州,親自將助學款和日用品送到貧困孩子的手中。
2004年,俞斌與西藏日喀則地區(qū)藏族學生格桑結成助學對子。多年不間斷的資助和交流,讓俞斌和格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2015年7月,喜訊傳來:格桑收到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錄取通知書,成為村里唯一一個考取重點大學的學生。8月7日,俞斌準備了兩大包禮物,踏上上海至拉薩的特快列車。兩天兩夜后他抵達拉薩。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費用,他又乘坐夜班汽車,經過500多公里的顛簸,歷時8個多小時,連夜趕到日喀則地區(qū)薩迦縣城。一打聽,這里離格桑家所在麻布加鄉(xiāng)普瑪村還有70多公里,迄今尚未開通客車。正當他發(fā)愁時,偶遇當?shù)匚渚嘘牭墓俦?,部隊領導熱情地伸出援手,安排俞斌吃飯、午休,并幫助他順利抵達麻布加鄉(xiāng)普瑪村格桑家中。
走進格桑家的小土屋,俞斌給格桑一家送上了自己精心準備的賀禮:一個1000元的紅包,上學所需的箱包、被單、服裝以及水果、南京桂花鴨、蔬菜、飲料等食品。
當晚,全村男女老少一撥又一撥地來到格桑家中,載歌載舞,用藏民最隆重的禮儀歡迎俞斌。第二天,俞斌踏上歸途時,格桑的父母獻上了兩條潔白的哈達,保佑俞斌一路平安。這一次雪域之行,俞斌收獲了滿滿的感動,給他住宿打折優(yōu)惠的旅館老板、幫他免費訂票并拒收車費的青海西寧赴藏光伏考察團團員等,一路上好心人的關愛,讓俞斌此生難忘。
愛心如明燈,
光亮照進千萬家
“生命不息,助學不止,
通往深山的路,我將一直走下去?!?/p>
遠赴他鄉(xiāng)送愛心,近在身邊也溫暖。蘇北泗洪縣梅花鄉(xiāng)的張都,8歲時父親重病去世,母親改嫁,小張都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兩間搖搖欲墜的破草房里。小學畢業(yè)時,張都以全鄉(xiāng)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當?shù)氐拿坊ㄖ袑W,卻因交不起學費面臨輟學。俞斌得知后,立即寄去500元錢和衣服等日用品,把張都納入了自己的資助對象。張都家里的泥草房被大雨沖塌,祖孫三人無處棲身,俞斌專程送去500元錢,資助張都家修建瓦房。2000年時,張都以全鎮(zhèn)第三名的成績考取了泗洪中學,然而高達幾千元的學費又一次讓他陷入了愁苦和迷茫中。此時俞斌的妻子因患食道癌剛去世不久,為給妻子治病,家中的積蓄已經花光且負了債,俞斌已無力再承擔這筆學費了。
捧著張都的“求助信”,俞斌猶豫了。晚上,他坐在床前靜靜地端詳著妻子的遺照,恍惚間,他仿佛看到了妻子生前的一幕幕:為了給幾名資助的孤兒寄去寒衣,妻子強忍病痛,用顫抖的雙手一針一線細心地縫合著寄給遠方的包裹。彌留之際,妻子沒有對他說什么,而是盯著幾名孤兒的照片,眼角無力地流下淚來……30多年相濡以沫,夫妻間早已心心相映,只有俞斌自己才能讀懂其中情絲,妻子是割舍不下這幾個苦命的孤兒啊!
第二天,俞斌從親戚手中借了錢寄給了張都。俞斌借錢的原因感動了堰橋鎮(zhèn)的私營業(yè)主王建榮夫婦,得知俞斌這么多年來的愛心奉獻,夫婦兩人主動找到俞斌,表示愿意承擔張都高中以及今后大學的費用。俞斌開心不已,他想方設法將張都從蘇北轉到了無錫重點中學懷仁中學“陽光班”就讀。3年苦讀,張都以優(yōu)異成績被南京林業(yè)大學錄取,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又獲得了南師大工學學士。2015年1月,在無錫一家國企工作的張都舉辦婚禮,俞斌作為其“特邀貴賓”坐在了首席。
20多年來,俞斌在助學路上傾盡所能幫扶寒門學子。當初,他的工資收入并不高,自己也有3個子女。為了接濟貧困學子,他總是節(jié)衣縮食。為了節(jié)省餐費,他經常煮面條吃,他說:“每天省下幾元錢,幾個月下來就可以多救助一個失學的孩子。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手中鈔票每天都在更換主人,而愛心是永恒的。我樂意做善事,這對于我來說,是一種輕松的‘道德享受?!?/p>
在俞斌的資助下,一個個瀕臨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俞斌把愛心助學輻射到蘇、浙、皖、魯、豫、湘、鄂、渝、云、貴、川、陜、黑、藏等十幾個省市區(qū),先后資助了560名貧困學生,寄出的衣物上百噸,個人直接資助金額近30萬元。他成了貧困學子的“救星”,是“愛心使者”,是失學兒童“最親愛的爺爺”。
俞斌的愛心如明燈,照亮了一個個貧困的家庭。安徽定遠縣長橋鎮(zhèn)一個名叫周家華的女孩,從其他受助孩子的口中知道了“俞爺爺”,繼而給俞斌寫來了“求援信”。時年12歲的周家華因父親患白血病,求親靠友,貸款替爸爸治病,她和弟弟都無錢上學了。周家華在信中說:“俞爺爺,我是多么想上學??!可我不知道求什么人。每當我看到其他伙伴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時,我就會哭……如果爺爺能圓我和弟弟的上學夢,就是我們一生的幸福?!庇岜罂赐昃仍?,立即匯款。不久后,俞斌帶著兩大包衣物去看望周家華一家,他揪心地發(fā)現(xiàn),周家華的父親因患白血病已經去世,母親扔下他們姐弟改嫁了,孤兒弱女別說上學,就是吃飯都得靠伯父周清海救濟。而周清海為幫其父治病,家中也早已一貧如洗,負債累累,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即將面臨失學。
俞斌心疼不已,丟下衣物就急匆匆地趕回了無錫,他先后動員3個熱心人一起來資助周家?,F(xiàn)在,4個孩子一個已經大學畢業(yè),一個在安徽工業(yè)大學讀書,給她寫信的周家華已經成家,他的弟弟也在上海工作了。后來,當俞斌和3個熱心人一道去看望周清海時,周清海給他們跪下了,動情地說:“要不是你們,我們周家早就沒了?!?/p>
愛心如火炬:
匯聚起拳拳愛心的正能量
“以我微弱之力,
引來四方愛心,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p>
助學之外,幾乎每年的四五月份,俞斌都要去皖南石臺縣或皖北大別山山區(qū)做義工,幫助結對貧困茶農摘茶,為孤兒家庭插秧。摘茶是辛苦活,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茶樹一般都在1000多米的山上,每天清晨上山,要到天黑才能下山,摘下的鮮葉一定要在當天炒完,到了半夜,就要忙碌著將茶葉賣出去。這些日子里,真的是時間就是金錢,要分秒必爭地干活。俞斌和茶農一道起早貪黑,茶農們不忍這個“愛心爺爺”如此辛勞,常常奪下他手中的籃子,“攆”他下山,可俞斌離開了這塊茶田就去了另外一塊茶田。感動的茶農們常常將炒出的第一鍋新茶交給俞斌,讓他帶回家鄉(xiāng),俞斌卻堅決不收,這可是茶農家中的“黃金”,致富的希望??!
2011年5月,俞斌來到大別山的黃河小學,到結對的學生黃遵慧家送學費和衣物。當時黃遵慧在學校上課,俞斌就直接去了她家。到了家門口,見家門開著卻無人,鄰居說孩子父親是精神病,已失去勞力,母親為了全家生活在飯店里打工,只有76歲的老奶奶在山上的水田里插秧。俞斌爬上山坡果然見到頭發(fā)全白的老奶奶正在插秧。俞斌毫不猶疑地脫下鞋子,赤腳下到地里,對老奶奶說:“插秧是我的強項,我來幫你插秧?!钡妊聿逋曛?,俞斌累得腰酸背痛,幾乎整夜都因為疼痛而未眠。之后每年,他都會如期出現(xiàn)在老奶奶的秧田里,和老奶奶一起插秧。
為了讓留守兒童、失依兒童、隨遷兒童改善生活,讓他們融入無錫,豐富學習和日常生活,也為了和孩子們在一起享受嘻哈玩耍的樂趣生活,從2006年退休后,俞斌就開始創(chuàng)辦了“周末免費午(晚)餐”活動?!爸苣┟赓M午(晚)餐”活動,緣起于余斌退休后的第一個星期天。當天,俞斌邀請了他幫扶的幾個農民工子弟來家里做客。他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特別希望能吃上一頓豐盛的“肉餐”,一個上三年級的孩子,一次就吃了半碗大肥肉,這讓俞斌非常心疼。于是,他決定擴大范圍,每個星期天都舉辦免費餐飲,每次少則一兩人,多則三五人,這些孩子輪流來家里就餐。到目前為止,先后有1500多名孩子參加了“周末免費午(晚)餐”活動。
愛心不只是一疊鈔票,扶貧更要扶志,魚漁相授?!爸苣┟赓M午(晚)餐”活動,還成為俞斌與孩子心靈交流的一個好平臺。每次他都利用這一機會,教育孩子們學做人、學做事。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災區(qū)部分幸免于難的孩子們暫時轉移到無錫上學。北川小學生周繼波和初中生文豪經常到俞斌家里免費就餐,俞斌對他們開展心理疏導,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家貧志堅,頑強生活。直到現(xiàn)在,俞斌還經常給他們郵寄學習、生活用品。
20多年的助學扶貧之路,俞斌的青絲變白發(fā),不變的是那一份真情與良善。他用清貧、堅守、操勞,為貧困孩子和家庭燃起生活的希望,贏得了社會的贊譽。他先后榮獲了“全國老有所為楷?!?、“無錫市最美志愿者”、“無錫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等殊榮。2009年,俞斌榮登“中國好人榜”。
獲得“中國好人”的稱號后,俞斌在日記中寫道:生命不息,助學不止,通往深山的路,我將一直走下去。
俞斌之情之事,感動著身邊的人。在俞斌的組織下,堰橋的愛心人士組成了吉普車大隊、女企業(yè)家協(xié)會,這兩個民間組織兩次深入大別山和貴州助學,資助金額近10萬元。與此同時,俞斌還會同堰橋巾幗志愿者、堰橋企業(yè)家協(xié)會開展“激情八月·情系大別山”公益愛心志愿團助學行,走進金寨縣關廟中心小學,為學校捐贈體育用品,為周邊村校20名貧困學生送上助學金及學習用品。
2015年10月22日,以俞斌名字命名的“俞斌愛心工作室”在無錫堰橋掛牌成立,這也是國內首個以“中國好人”命名的愛心工作室。門首“俞斌(公益助學)愛心工作室”的銅牌熠熠生輝,由俞斌肖像、中國志愿服務標識、文字等組成LOGO格外醒目。工作室內,建有俞斌榮譽欄、愛心宣言、愛心助學榜等。俞斌快樂地說:“以我微弱之力,引來四方愛心,這是多么幸福的事??!”
俞斌的工作室擔負的不僅是扶貧助學任務,更有為貧困失學兒童的情商培養(yǎng)而制定的“增智助學”和“養(yǎng)志助學”。工作室采取“工作室+志愿團隊+專業(yè)服務機構”的方式,攜手無錫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街道志愿團各服務隊以及有關慈善(基金)會等,以項目專業(yè)化助推街道愛心助學隊伍的建立、培育和壯大。工作室將充分組織各方力量,積極籌集社會資金,聯(lián)合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民間組織和愛心個人等,以捐款捐物、助學幫教、改善教育環(huán)境等方式,達成公益助學目標。
原本可以更輕松安逸地生活,但俞斌卻選擇了用良善的愛心憐貧惜弱,縱然千金散盡,也不改公益慈善之志。
愛之心、善之舉,堅持一陣子易,堅守一輩子難。行事貴有恒,長久自芬芳。
(責編/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