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十一”的北京理想音樂節(jié)上,我第一次見到了還是黑頭發(fā)的竇靖童,她作為重磅歌手倒數(shù)第二個出場(壓軸的是李志),臺下觀眾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大都比當時18歲的竇靖童年齡大。在聽不清英文歌詞的巨大音樂聲中,他們呼喊著這位年輕歌手的名字,如癡如醉。這種情況并不多見——從國民天團TFBOYS到紅遍全球的Justin Bieber,少年偶像們的粉絲絕大部分是他們的同齡人。
但是看到第二天的娛樂頭條“竇靖童內地首秀,李亞鵬捧場王菲竇唯沒去”,你就能理解,大家哪里是看竇靖童,是要透過她來看其他人。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在微博上說王菲其實是去了的,只是人家低調,躲在后臺沒被拍到。我趕緊跟竇靖童的宣傳人員確認消息,對方打馬虎眼,說咱們還是把重心放在童童的音樂上吧。
在長達半年的約訪過程中,這句話成為了雙方打太極的焦點。王菲不許問,竇唯不許問,李亞鵬更不許問,李嫣……最好也不要問吧。聊聊音樂,聊聊新專輯,頂多再聊聊自己的個性,就行了。上午11點半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竇靖童還睡眼惺忪,因為提前告知不用拍照,所以沒化妝。她的皮膚不算白,但閃著年輕的健康光澤,搭配一臉拘謹?shù)奈⑿?,和不知該不該跟記者握手的不知所措神情,明明是個害羞少女啊,哪里是人們口中那個桀驁不馴的壞小孩。
說起來慫,開始約訪時記者組組長對我說,你是采竇靖童的最佳人選,一是你們年齡相近(其實我比她大8歲,哭),二是你也有文身,萬一她氣氛太僵,可以聊文身來套近乎。但事實證明,竇靖童沒那么酷,她先看到了我的文身,并且大大方方、高高興興地開啟了新話題。但大部分時候她的話不多,一個長長的問題拋出去,往往只得到一個“嗯”或者“沒有啊”,再追問細節(jié),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不記得了”??纯赐醴七^往的采訪視頻,你就會感嘆竇靖童深得母親真?zhèn)鳌?/p>
但如果竇靖童只是一個翻版王菲或竇唯——盡管符合人們的期望——那也太無聊了。竇靖童身上有王菲的仙氣嗎?沒有。她確實從父母那兒遺傳到了灑脫之氣,但與王菲竇唯的出世態(tài)度相比,竇靖童是入世的。她對身邊的一切都表現(xiàn)出新鮮和好奇……坐在她對面,你能清晰地回憶起18歲離開家鄉(xiāng)去大城市上大學時的興奮心情。竇靖童當然比普通年輕人見過更多世面,但她的勇氣、樂觀、焦慮甚至自以為酷和“看淡人生”的小得意,都與同齡人沒什么兩樣。
采訪完后我更喜歡竇靖童,不因她是兩個“傳奇”的女兒,而是因為她不是傳奇——至少現(xiàn)在還不是。說實話,當娛樂記者不是一個痛快的差事,坐在你面前的采訪對象往往是一個包裝出來的人,包裝者是經(jīng)紀公司、媒體、大眾,以及名利場催生出的浮夸、謹慎、口不從心。我真高興在竇靖童還沒有被這層層包裝裹住的時候,能夠進行這樣一場也許不夠深度卻足夠生動的對話,并且通過這篇呈“刷屏”之勢的稿子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真實的年輕人——再說,萬一哪天她就成了另一個“傳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