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群
怎樣寫好人物?有些同學隨便抓兩三件事情來寫一個人,結果寫出來的文章顯得很表面化。記事寫人的文章,應該抓住有表現(xiàn)力的事情去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
楊岱昂同學寫了自己在旅行過程中的一次遭遇。通過爸爸背他游紅石林這件事情,我們看到了一位慈愛、寬容的父親。
《讓愛的星光灑滿童年》這篇文章寫的是小作者走訪貧困學生家庭的事情。小作者對鄧波兄妹著墨并不多,但我們看了這篇文章,對兩兄妹的印象特別深刻。我們不僅看到了他們貧困的物質條件,更感受到了他們身上堅韌和樂觀的精神品質。
這兩位小作者抓住了有表現(xiàn)力的事情,寫出了人物性格的閃光點。
有表現(xiàn)力的事情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秼寢尩难劬Α贰丁皟?yōu)柔寡斷”的外婆》《“雙面派”老爸》《禮物》這幾篇文章的小作者都是從身邊具體的小事著手去寫人物,形象鮮明。
《禮物》一文里,楊竹溪同學對事件的細節(jié)部分表現(xiàn)得很到位。父親因為工作忙,沒有跟孩子交代清楚給他送錢買書一事,從而引發(fā)了“我”一系列的猜想。我們由此能看到一位在忙碌中不忘給予孩子關愛的慈父形象。
有很多同學寫“我的媽媽”為題的文章時,就寫大雨中媽媽給自己送傘這樣的事情,題材雷同,顯得一點也不真實。《媽媽的眼睛》一文里,雷韻涵同學同樣寫了大雨中媽媽給自己的關懷,但給人的感覺很真實。她細致入微地寫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動。文中有三次寫到了媽媽的眼睛,每一次都有變化:不放心——責備——慈愛。這樣的變化里藏著媽媽的愛。有了這樣細致的觀察,就能從平常的小事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
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善于關注細節(jié),抓住使自己的內心有所觸動的小事,往往能發(fā)現(xiàn)人物性格的閃光點。
小學生導刊(高年級)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