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文勛
隨筆
蕙質蘭心——麗榮君印象
文/蘇文勛
她,走路,輕輕地。叩門,輕輕地。說話,輕輕地。就連那一笑,也是輕輕地。來兮往兮,清風似的悄然。
初乍接觸給人的感覺,她當屬賢妻良母之列。職業(yè),只為稻粱謀。那輕談慢語的淑女模樣,已足以給人給家庭以溫馨了。要不,依她那溫文沉靜,當老師,搞研究,做學問,或者,靜靜地去做自己喜好之事,于她再適合不過。
夏末秋初,應約短文《德元功滿》郵箱發(fā)送,她閱后回復:大作收到,再致謝意!題眼、構思與行文妙不可言,真情實感沁人心脾!感恩的心,感謝有你。其他不說,單就這“題眼”“構思”“行文”六字,讓我暗自一驚,呵呵,小覷了!
后來,和她的朋友相聚小敘,笑談從來必不可少。同窗閨蜜笑說,她的愛情屬師生之戀,她低頭只是淺淺一笑。我不由看了她一眼,她的先生我見過,精神,帥氣,為人爽快豪氣,現(xiàn)在從事教育科學研究,談事論理,思維清晰,邏輯慎密,條分縷析,侃侃而談。若要論郎才女貌,在我眼里,總覺得少了那么一點點兒協(xié)調。先生追學生,是當時還是后來?是因為她的小鳥依人,還是因為她的蕙質蘭心?
認識了,我們互加微信,成為微友。
一天回家,正好看到央視要播放降央卓瑪?shù)膶?,好在夫人外出,咱是老大。降央卓瑪是我喜愛的一位歌手,因為她的歌聲,還因為她的質樸。兩個小時,或端坐,或靜臥,側耳聽,未離席,演唱結束,恰好午飯時間。我心滿意足,哼著小曲自力更生。飯罷余興未盡,隨謅詩一首:“忙里偷閑遇降央,獨臥沙榻少十娘。曲聲悠悠聲聲慢,歌吟柔柔句句香?;ㄩ_眼前誰與共?靜享人生好時光。卓瑪謝幕方覺饑,口唱小曲煮黃粱?!蔽覍⒋嗽姲l(fā)給她,只為博得微友一樂。
很快,她回詩一首應和:“黃粱煮熟味可香?妙音仙女伴君旁。感謝降央送天籟,青山白云花綻放。文韜武略功卓著,高山流水著華章。心燈點亮多溫暖,天真爛漫情中藏?!惫矣龅搅艘晃辉娪?,真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之后,我偶有小詩給她,她不時和之,時有妙言秀語,這讓我不由想起閱看新華社高級記者、攝影家范德元兄《燕趙情緣》攝影畫冊樣書時,有不少配畫之詩文系她為之,只是眼力不濟無暇顧及。這來回往復的詩友之樂,讓我對她刮目相看了。
刮目相看,原因很簡單。她曾為老師,后供職政務,和我同行。不同的是,她活在現(xiàn)在時,卻忙于過去式,累月經年,撥繁去冗,鉤沉歷史塵煙,打交道的都曾是叱咤風云、現(xiàn)已垂垂暮年的老者。由他們彈撥念古經,“講那過去的事情”,耳濡目染,浸淫已久,思想難免游弋于既往,思維恐難維新。她擔綱采訪編寫的《口述河北改革開放30年》一書,洋洋近30萬字,書中20余位人物29篇訪談,全是河北政要,看題目便知其意。內容姑且不論,我欣賞的是她的一番匠心。試想,人物訪談,一人一個角度,一人一個主題,一人一個中心,構成燕趙大地改革開放之畫卷,這需要通盤考慮整體構架,沒有點兒功夫和功力是難以勝任的。這其間,她要注意與隔代人學會溝通,既要善于傾聽,還要注意引導;既要話不離題,還要悉心觀察;既要以長者為尊,還要不失己見。其中的一波三折、往復苦辛自不待言。不過,這只是政務罷了。我有所忐忑的是,唯恐她在消逝的時光里忘情于歲月的回聲,身上全是他者的古老與滄桑,游離于眼前的壯麗波瀾而不見。沒有想到的是,過去式并沒有讓她的思想思維固化,更沒有讓時代落下,她還有著“詩與遠方”的浪漫,有著少女般的詩心。
她向我求贈作品,我欣然答應,心里卻想,看么?平臺開闊,職業(yè)不錯,閱歷不淺,學養(yǎng)豐厚,同為文友,看么?人大凡混到這個份兒上,除了做學問的,有幾個愛看書的?都自恃得很,更何況?沒想到,她真的看了,看了不少。她的先生也看了,這讓我很是感動。作品有人看,毀譽都是收獲。
讓我感動而又感佩的是,幾次無意閑聊之后,她悄然為我寫就《“瓜娃”的逐夢情懷》一文(編者注:該文刊發(fā)在本刊第九期“專訪”),感動的是為一個朽而無用之我,感佩的是她的眼力,她的文采,她的大氣,我自愧不如她駕馭文學語言的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對人的精準把握和解讀。這恐怕得益于女性的敏感細膩,更多是這些年游走政要的所思所悟。夫人也是河北作家,雖然擱筆已久,讀罷她的文章,忍不住連呼:“才女,才女,才女!”
還有,受她的感染啟發(fā),我又在夕陽中哼唱小曲怡然漫行,不敢自滿。
她,走路,輕輕地。叩門,輕輕地。說話,輕輕地。就連那一笑,也是輕輕地。來兮往兮,清風似的悄然??墒?,她的心,卻時時翻卷著青春的浪花,那般清純,那般透亮。
她是誰?她是麗榮君,省委黨史研究室杜麗榮女士。
不愿稱她為先生,只怕把她喊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