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一年一度的3·15又要到了,2016年的投訴熱點會是什么呢?我大膽預測,是互聯(lián)網金融理財。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泛亞貴金屬崩盤,e租寶被查,另有1100多家P2P跑路……涉案金額超過1000億元,無數(shù)家庭因為互聯(lián)網金融騙局一夜返貧。民怨沸騰,它能不是投訴熱點?
3·15來了,諸多通過QQ群、微信群組織起來的受害者,肯定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動,喚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挽回損失。遺憾的是,雖然e租寶老總被抓了,泛亞貴金屬主要責任人也被拘了,但投資者的錢能拿回多少卻很難說。
龐氏騙局一大特點,是用后來投資者的錢,給前邊的投資者做收益,當后續(xù)投資者不夠多的時候,資金鏈就斷裂了。也許明知自己的騙局會破滅,e租寶控制人丁寧提前享受了一把奢侈的生活,大肆揮霍吸來的資金,僅僅贈與他人的現(xiàn)金、房產、車輛、奢侈品的價值就達10余億元。對“互聯(lián)網金融第一美女”張敏,丁寧除了向其贈送價值1.3億的新加坡別墅、價值1200萬的粉鉆戒指、豪華轎車、名表等禮物,還先后給她發(fā)了5.5億元的“獎勵”。另外,以他的弟弟丁甸為例,他原來月薪1.8萬元,但調任北京后,月薪就飛漲到100萬元。僅2015年11月,鈺誠集團需發(fā)給員工的工資就有8億元。錢都被這么糟蹋了,警方即使能追回一些,又能幫投資人挽回多少損失呢?
在初試理財嘗到甜頭之后,人容易進入“半桶水”誤區(qū):自以為已經是理財高手了,盲目投資,把收益率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實際上,收益與風險永遠是相匹配的,提供高收益的多是“野路子”,風險也更高。那些理財騙局,就是看到了這一點,用高收益來忽悠人。
《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作家喬納森·克萊門茨對理財總結得特別好,“我們理財并不是為了擊敗市場、發(fā)筆橫財,或者賺取盡可能高的回報,金錢的本身不是最終目標,而只是實現(xiàn)其他終極目標的手段,理財是為了購買一棟房子,或者讓子女上更好的大學,或者為退休生活儲備”。
既然不是為了暴富,而是為了攢錢買房,或者其他一個確定性的目標,那么如何保住本金比任何都重要。因為本金一旦有了損失,你離自己的目標會更遠。在泛亞貴金屬的案例里,有一位小伙子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準備了一筆錢打算買房子,卻因為貪心希望多賺一點,就把100多萬元全部投到了泛亞,本想著再過一兩個月就拿出來首付買房,結果泛亞出事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安慰自己“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失敗之后總結經驗,從而做得更好??墒峭顿Y理財呢?一旦出錯,損失的真金白銀可能會讓我們痛一輩子,甚至是讓幾十年的奮斗付諸東流。
頻繁出現(xiàn)的騙局警示我們:但凡投資理財都要慎之又慎,瞎理財不如不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