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晶
(江蘇省南京市濱江中學)
由“形”到“質(zhì)”——關于浮力計算題解題方法的探究
許晶
(江蘇省南京市濱江中學)
浮力的計算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難點。各類浮力習題變化很多,由于浮力是隨物體浸入液體里的情況不同而變化的,所以解浮力題似乎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這讓很多學生由于選擇方法不當、解題思路不清,對這類題感到束手無策,在考試中更容易失分。特別是碰到綜合性問題,更加讓學生聞風喪膽。因此,如何指導學生學會正確解答浮力計算題,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1.稱重法:F浮=G物-F拉
這是測量浮力時的計算公式,用這一方法解題的題目,實驗題居多,或者直接告知G物和F拉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p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經(jīng)過公式推導,發(fā)現(xiàn)與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都有關系。V排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個體積除非直接告知,否則無法求得。但是如果該物體浸沒在水中,就有V排=V物。因此,看見題目中出現(xiàn)“浸沒”的字眼,就便于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法求解浮力大小。
例1.將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鐵球、銅球和鉛球浸沒在水中,他們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____。
在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解題時,除了“浸沒”這一字眼,還有“懸浮”“下沉”“沉底”等均可等同于浸沒。
3.懸漂法:F浮=G物
浮沉條件告訴我們,當物體浸在液體中時,若處于漂浮或者是懸浮狀態(tài),即靜止時受力平衡,此時F浮=G物。用這一方法解題時,必須確定物體是漂浮或者懸浮在液體中。除了題目中直接告知,也可以根據(jù)比較物體和液體密度大小得知物體的浮沉狀態(tài)。
例2.一艘木筏漂浮于水面上,木筏的體積為0.4m3,木筏的密度為0.6×103kg/m3,(g=10 N/kg)
這類題,由于條件中告知了木筏的體積,學生很容易想到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計算,卻沒有考慮到漂浮V排<V物,他們并不相等,這也是學生在解這一類題目中出錯的原因,也揭示了學生在解題方法的選擇上較模糊。
在浮力的計算中,一旦出現(xiàn)物體的體積,學生就會混淆“阿基米德原理法”和“懸浮法”兩種計算浮力的方法。前者需要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是否浸沒,后者需要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是否漂浮或者懸浮。因此,無論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法還是懸漂法解題,都要先分析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狀態(tài)。
例3.物體所受的重力為4 N,體積為5×10-4m3。將其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為_____N。(g=10 N/kg)
但是,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多次的做題訓練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固定思維,看到浮力的問題就會覺得題目很復雜,絞盡腦汁地在想如何結(jié)合多種浮力的計算方法來有效答題,卻忘記了最根本的概念。
例4.將重為4 N,體積為6×10-4m3的物體投入一個裝有適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 g,若不計水的阻力,當物體靜止時,所受浮力大小為_______N。(g=10 N/kg)
碰到此類題型,很多解題熟練的學生會先求出物體的密度,再根據(jù)浮沉狀態(tài),判斷應該是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法還是懸漂法。他們往往忽略了第三個條件“溢出水300 g”,這是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所以這道題的解題方法其實很簡單。
浮力的計算方法有很多,為了讓學生能夠找到適當?shù)慕忸}方法,理清正確的解題思路,歸納高效的解題訣竅,教師可以把題型大致分門別類。但是,知識是死的,方法是活的,不能讓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固定模式。在各種解題方法分析透徹以后,還需要嘗試做一些靈活題目,讓學生能夠?qū)⒅R運用自如。
(2013南京)用手將一重為5 N的物體全部壓入水中,物體排開的水重8 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_____N,放手后物體將_______(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待物體靜止時所受的浮力為_______N,排開水的體積是_______m3。
這道2013年的南京中考題綜合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浮沉條件。
初中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科學思維能力普遍較弱,在解決科學問題過程中,模仿現(xiàn)有的物理模型,套用原理、公式或規(guī)律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錯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透視和分析這些困難和錯誤的成因與根源,澄清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思維障礙和模糊認識,引導學生揭示概念規(guī)律的本質(zhì)特征,使學生能夠?qū)φ莆盏闹R脈絡條理化、系統(tǒng)化。
探究這些方面的核心要素,乃是學習主體對科學概念知識建構(gòu)過程中對于科學實質(zhì)的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nèi)涵,弄清和處理好物理教學中“形”和“質(zhì)”的關系。從本質(zhì)上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素質(zhì),培養(yǎng)科學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習主體知識的可持續(xù)生長,將來更好地適應高一級的理科學習。
[1]曹慶.初中物理浮力知識點及計算題解題探討[J].中學物理,2014(10).
[2]鄧文利.有關浮力的幾種解題方法[J].初中生輔導,2002(3).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