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文
打牲烏拉:中國最后一個漁獵部落
●呂傳彬/文
烏拉街韓屯的養(yǎng)鷹人家
打牲烏拉,今吉林省永吉縣北烏拉街,中國最后一個漁獵部落。
打牲烏拉,沒有想象的那么神秘?!按蛏?,滿語,采捕和狩獵之意?!盀趵保瑵M語,沿江靠川之謂。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靠山吃山,靠河吃河”。
這里所說的 “江”,指發(fā)源于吉林延邊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古代封建王朝在松花江邊上專門設(shè)置了一個從事采捕、狩獵事項的機構(gòu),這個機構(gòu)管理當(dāng)?shù)氐臐O獵事務(wù),并負責(zé)把采捕來的鮮魚和珍奇野獸送往北京。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打牲烏拉”的表面含義。
現(xiàn)在的人們乍聽采捕和狩獵,一定認為那是一件浪漫而饒有情趣的事情。很有一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味道。
可是不難想象,在幾百年前的烏拉卻是另外一番的情景??耧L(fēng)怒號下,滾滾紅塵中,冰封雪凍的江河上,為了維持中央朝廷的奢華生活與帝國的一統(tǒng)江山,一代一代的八旗勇士、獵手在這片土地上灑下鮮血。他們忘不了先王是怎樣在這片土地上憑借著短短13幅鎧甲問鼎中原,他們忘不了自己骨子里流淌的驍勇彪悍的血液。面對豐收和獵物他們從吝惜自己的喜悅,面對寒風(fēng)敵人,他們要做的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金戈鐵馬,誓死效忠——烏拉人的全部。
那沾滿鮮血的長矛、弓箭、漁叉從不曾改變他們窘迫的生活,卻意外地成就了一份精神上的偉業(yè)——咬緊牙關(guān)去戍守,有形的是邊界,無形的是理想和作為勇士的尊嚴。
這就是烏拉打牲——用勇士鮮血構(gòu)筑起來的文化。
烏拉街滿族宅院
今天,當(dāng)我們在這條古老的驛道上行走,已經(jīng)看不到戰(zhàn)爭的硝煙和狩獵人的影子,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個燦爛的微笑。我努力尋找,那鷹一樣的眼神,虎豹一樣的儀態(tài),沒有。也許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也許是因為那樣的生存狀態(tài)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墒?,我們?nèi)匀徊荒懿蝗ふ?,尋找那幾百年間歷史所留下的珍貴的精神。人類的諸多文化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文字記載下來,更多的甚至也是更重要的部分是傳承在人自身的精神品格上。這就是一部活的歷史。
當(dāng)年,打牲烏拉留下的諸多后代,如今已繁衍成了諸多村村屯屯,星羅棋布地散在松遼平原上,其中以松花江中部為多,最集中的就是烏拉街這一帶。從那些明亮的眼神和生活中的種種習(xí)俗習(xí)慣中,人們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烏拉街——這是目前世上的最后一個漁獵部落的傳承和遺存,在這些人的“骨子里”,依舊傳承著從前歲月的某種精神和力量,或可以稱之為“烏拉神態(tài)”。
如今你要是見到這兒路邊的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只要一打聽,一個個都會告訴你祖上或是“戍邊”來的,或是“守驛”來的,或是“從龍”來的……
2012年12月14日,烏拉街韓屯。
天很冷,空中飄著朦朧的清霜,我來到了烏拉街的韓屯。聽說胡伯信的祖上就是打牲烏拉的先人,他們幾輩人在這兒居住,除了捕魚進貢外,還使用一種猛禽“海東青”(一種鷹)去捕獵,而且至今他家還養(yǎng)著這種鷹。
遠遠的,我們聽到一陣 “撲撲”的響聲。
剛進韓屯,就見一個小伙子在雪地上“玩鷹”,那“撲撲”的響聲,就是那鷹在他的“鷹袖”上起落時發(fā)出的聲音。原來,他就是胡伯信的兒子胡云武。那鷹閃著機敏的眼睛,時而飛在桿上,時而站在他的肩上,時而盯著白雪茫茫的遠方。我們終于談起他養(yǎng)這動物的原因。
胡云武說:“就是為了不忘?!薄安煌裁矗俊?/p>
“不忘從前祖上騎馬、放鷹狩獵的歷史。現(xiàn)在保護自然,我們也不打獵了??墒丘B(yǎng)養(yǎng)鷹,人能更英武和精神?!彼π?。真的,這兒的人除了韓屯的胡家,還有幾家,還有周邊幾個屯子的人,也有馴鷹和養(yǎng)鷹的;馴和養(yǎng)完全是為了記憶從前祖上威武的歲月和崇尚武功的歷史,因為那是一種不能忘卻的民族魂。
如今,這兒已開辟了一條特殊的“旅游路線”——到烏拉舊地去觀賞“鷹戶”們馴鷹和養(yǎng)鷹,去回憶歷史,去感悟自然,去品味人生。人們管這兒叫“鷹屯”。到鷹屯來的人往往能有一種獨特的收獲,這種感受是和觀看松花江和吉林霧凇美景所大不相同的一種感受。
看著兇悍的雄鷹,小鳥依人一般地站在烏拉后裔的肩膀上,你會真正的體會到一種力量,也自然的會想象他們的祖輩。天哪,那究竟是怎樣的一群武士:心比江河寬,豪氣泣鬼神,橫刀問天天不應(yīng)?舉刀劈!
烏拉街滿族人家家中裝飾
烏拉精神,滿族的民族之魂,永遠不會失落!
幾千年的戰(zhàn)爭殺伐和休養(yǎng)生息,在烏拉街留下了眾多古跡和豐富的文化遺存。鎮(zhèn)內(nèi)現(xiàn)有5處古文化遺址,文化層堆積較厚,包含了原始文化、漢文化、渤海文化三種不同的文化形式。還有4處古城池,現(xiàn)今依舊保存完好,其中烏拉古城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曾有“八廟四祠三府一街”等古建筑,現(xiàn)三府一街保存尚好,可見當(dāng)時烏拉街輝煌景象。
烏拉古城位于舊街村。古城分內(nèi)、中、外三道城墻,夯土筑就。舊街在元明時期稱 “洪尼羅”;明初稱“扈倫”;清初稱“布特哈烏拉”,也稱“大烏喇虞”??滴跛氖迥辏?706)在古城東南建設(shè)新城之后,當(dāng)?shù)鼐用癜压懦欠Q為 “舊街”或“老城里”。
據(jù)傳說,烏拉古城建于公元8世紀,原始古城址在舊街村西北1千米處的粟末水江畔,距離楊屯大海猛只有1.5千米,如今早已夷為平地。公元12世紀中葉,約為金代海陵王天德年間,因防水患將城池搬遷到洪尼地方,筑洪尼羅城(中城),也稱“哈思呼貝勒城”。在城里中心部位筑一高臺,名曰“白花公主點將臺”,此臺亦為夯土筑就。白花公主點將臺(白花公主也有叫不花公主或百花公主),臺高約8米,邊長約25米。白花公主的身世傳說不一,點將的故事在東北流傳很久。有的傳說白花公主是金代大將金兀術(shù) (完顏宗弼)的三妹,有的說是金代海陵王完顏亮的女兒,還有的說是烏拉國的公主。相傳點將臺四周是木柵圍墻,里面軍隊駐扎在牛皮帳篷里。
烏拉古城的中城呈四邊形,為夯土分層筑就,周長3532米,東墻邊長為880米,南墻邊長為585米,西墻邊長為1040米,北墻邊長為667米。城基寬度為15米,城墻高度為4米,城墻頂寬2米,設(shè)東西南北四門,門寬5、6、10米不等。城墻四角都有角樓痕跡,城墻頂端設(shè)有箭垛,墻外側(cè)陡峭,內(nèi)側(cè)坦緩,門側(cè)設(shè)有馬道痕跡。城東、南、北3面有護城河,寬7米,深3米。
明嘉靖四十年(1562),烏拉國主布顏修補和加固了洪尼羅城,改稱“內(nèi)羅城”(中城)。又繞內(nèi)羅城北、東、南三面筑一道套城稱為“外羅城”(外城)。該城三面總長為6千米,因西面是挨近內(nèi)羅城的護城河,故二城于西墻一線處合為一體。其構(gòu)筑規(guī)格大體與內(nèi)羅城相同。又在白花點將臺周圍,修筑略呈長方形的紫禁城(內(nèi)城),其周長為788米,南北邊長為204米,東西邊長為190米,城高4米,基寬10米,頂寬2米,設(shè)有4座角樓,一座南門。城內(nèi)是烏拉國的宮殿。萬歷四十一年(1613),努爾哈赤滅烏拉國時,城內(nèi)宮殿全部化為灰燼。古城的內(nèi)、中、外三道城墻均為挖護城河聚土夯實而成,故有“開河背土筑古城”之說。
目前,紫禁城保存完好,門樓和樓都不存在。內(nèi)城除西城墻殘缺不全以外,其他部位尚屬完整,但角樓、箭垛都早已拆毀。外城保存下來的只有東、西、北的斷壁,東墻南北兩段尚存殘垣500米。
烏拉街滿族民族風(fēng)情民俗濃郁厚重,是國內(nèi)典型的滿族文化遺存地。
滿族宅院一般坐北朝南,多開南門,因是四合院或三合院落,形如口袋,故稱“口袋房”;又因形似斗形,故亦稱 “斗室”。滿族老宅,屋側(cè)建 “地?zé)焽琛薄T缙谟每招恼?,后來用土坯、磚泥砌筑而成。
烏拉街滿族人家的烏拉鞋
滿族的院落,坐北朝南的住宅為正房,一般滿族人家的住房為三間或五間。中間開門,進門為堂屋,置鍋、灶,設(shè)東、西臥室。滿族有“以西為尊”的禮儀,所以長輩住西屋,稱“上屋”。臥室內(nèi)三面火炕,稱“萬字炕”。南、北炕為主人的大炕,西炕較窄不住人,下邊走煙道。西炕上禁忌擺雜物,只放置柜箱,也不允許外人坐。西墻正中供祖宗板,上擺香碟、蠟臺等神物,并貼有掛簽。南炕設(shè)炕桌,上擺扣碗、帽筒等物,炕桌兩邊有靠枕坐褥,炕下有腳踏。北炕墻上有裝家族宗譜的譜匣,炕頭陳設(shè)一只與炕同寬的長木箱,俗稱 “躺箱”,箱上置放被褥和枕頭。南、北炕掛長約4米木桿,桿兩端雕成龍頭形,稱“龍頭幔桿”,桿上張掛“幔帳”。
烏拉古城一角
冬令時,滿族人家的炕上放置泥、麻泥制或鐵制火盆?;鹋璧淖饔煤艽?,男子在火盆上溫?zé)峋茐?;婦女在火盆里燒熱具有今日熨斗作用的 “烙鐵”;小孩則在火盆里燒雞蛋、土豆、蹦苞米花。全家人圍坐在火盆旁取暖,其樂融融。
民間滿族喜穿“鞋”(同“烏拉鞋”),是關(guān)東的獨特產(chǎn)物。鞋的制作十分講究,多用整張獸皮縫制而成。一張牛皮只能出4—5雙鞋,而一至四五排之間最好的是二排。頭排取皮在尾巴根那兒,稱為“糟門”皮;二排取皮在牛屁股和脊骨處,是最好的位置,所以二排價格最貴,往往比頭排和三四排貴三四倍,鞋也特別耐穿耐磨;三排是腰骨處,皮制打橫,制作不出優(yōu)質(zhì)的鞋。只有二排叫“十字花骨”,是優(yōu)等貨。有矮(靴或襪,又叫頭牛)也有高(又叫頭馬),有大褶也有小褶。大褶產(chǎn)于烏拉街一帶,一般是8個褶。小褶產(chǎn)于遼寧海城的牛莊,一般是10個褶左右。
滿族的飲食習(xí)俗和進餐禮儀很多。如祭祀用過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帶走,吃完后不允許擦嘴;幾代家人同桌就餐,長輩不動筷,晚輩人決不動筷;過年殺年豬時,有把親友、鄰里請來同吃白肉血腸的習(xí)慣。滿族愛狗的心理,除有 “義犬救駕”的傳說外,是在長期狩獵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滿族有不食狗肉的飲食禁忌。
到滿族人家做客,酒菜上來之前,總要有四個小碟咸菜壓桌,傳說此俗源于努爾哈赤采參。當(dāng)時長白山里風(fēng)大,努爾哈赤當(dāng)年每次鋪上虎皮當(dāng)飯桌吃飯,總要被風(fēng)卷起,努爾哈赤急了,一劍劈去,砍落四塊石頭分別壓在虎皮四角,再大的風(fēng)也掀不動了。努爾哈赤由山里進城當(dāng)了汗王,這個規(guī)矩也帶到了城里,只不過石頭由四個小碟咸菜代替了。
滿族飲食從傳統(tǒng)的野味燒烤、滿族火鍋,到滿漢全席、八大碗、三套碗、白肉血腸,深受滿族同胞喜歡。到烏拉街,不吃烏拉街滿族正宗火鍋,等于白來烏拉街一趟?;疱伿菨M族祖先的一大發(fā)明。清朝入關(guān),使火鍋遍及全國。昔日,女真人狩獵野餐時,用篝火燒陶壺、陶罐煮食吃,塞外高寒,往往邊吃邊燒,這是火鍋的雛形,也是滿族行軍出獵的隨行炊具。后來火鍋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的圓形,中間有煙囪,內(nèi)置炭火的銅制火鍋。東北火鍋以白肉火鍋為主,菜入鍋極有講究,叫“前飛后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疱仠兜绖e具一格,肉鮮嫩可口,味道醇厚不膩人。在滿族的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雀火鍋、天上鍋、地上鍋、水中鍋等多種火鍋。清乾隆帝六下江南,每到一處,都吃火鍋,致使大江南北火鍋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