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市太和縣第十一小學(236600)薛 芳
?
課堂教學問題設置的幾點思考
安徽阜陽市太和縣第十一小學(236600)薛芳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課堂互動的直接體現(xiàn),是教師課堂中使用最多的教學手段。教師要善于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積極活動狀態(tài),這樣學生才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只有把課堂問題設置得巧妙精致,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關鍵詞]課堂教學問題情景有意義認知水平層次性
想必很多教師在上課時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景:無論自己如何賣力地講解,學生就是啟而不發(fā),或是沒有一點激情,死氣沉沉。為什么你的學生不回答問題?為什么你的課堂讓人覺得漫長無比?我認為,課堂問題的設置是一節(jié)課的“骨髓”,它起著造血的功能,它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死活”。
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置必須是有意義的,且要具有目的性,不能是表面熱鬧,華而不實。有意義的問題設置,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推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同時也能為學生帶來愉悅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反之,隨心所欲、毫無意義的課堂提問,則會淡化課堂教學的效果,使課堂教學繁雜、無效。
【課例】(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師:大家喜歡跳繩嗎?跳繩可以強身健體,操場上正好有三位小朋友在跳繩,想不想去看看?(出示三個小朋友在操場跳繩的圖片)
師:想不想給這三位小朋友起個名字?
生:想?。犝f起名字,學生都很興奮,爭先恐后說什么小紅、小麗、小剛……于是課堂熱鬧起來了,教師可滿意了。但幾分鐘過去了,學生也沒說出個所以然。)
師:想不想看看他們到底叫什么名字?(大屏幕出現(xiàn)三個名字)你起對名字了嗎?
(學生爭先恐后地說自己剛才起的名字。題目中三個小朋友的跳繩成績也終于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了。)
師:想不想跟他們比賽?。?/p>
(問題一出,學生可興奮了,都爭著要跳繩,于是教室成了操場,學生嘩啦啦地跳起繩來??纯磿r間,已經十多分鐘過去了,導入新課還沒有結束。)
課聽到這里,讓人不禁感嘆:問題的設置固然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是設置一些毫無意義,只為了增加課堂氛圍的問題,只是嘩眾取寵,讓課堂教學南轅北轍。我認為,課堂問題的設置在考慮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更要把問題設置得有意義、有針對性,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高效,學生更有興趣學習。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由于學生的知識和思維存在差異,因此課堂教學問題的設置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實際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實際的課堂問題。太簡單的問題學生不屑一顧,太難的問題學生又不知所措,所以要設置的問題要難易適中。難易適中,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還得費一番工夫。因為不僅要考慮教材本身的內容特點、編排特色、編寫意圖,更要關注學生的理解、接受及認知水平,這也就是所謂的“備學生”,如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備學生”呢?
下面給出兩位教師同課異構的一年級“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課堂小結。
【課例一】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1: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師: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要注意什么?
生2: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
師:今天大家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大家在這節(jié)課上表現(xiàn)也特別棒,老師給你們鼓鼓掌,希望在以后學習中大家都這么棒,能做到嗎?
【課例二】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都沒有反應)
師:大家沒有收獲嗎?
生:有。
師:有什么收獲?誰來說給大家聽聽。
(還是沒有學生回答)
師:我聽見你說有收獲了,你來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還是低頭不語,教師有些惱怒)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你收獲了什么”作為結束語,似乎成了每節(jié)課不成文的“條例”,可是讓一年級的學生談收獲,他根本無法理解,甚至“收獲”是什么意思他或許都不知道。為什么第一位教師的小結這么順利?因為第一位教師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備課的同時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真正做到了“備學生”。
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一節(jié)數(shù)學課的成功與否在于教師對問題的設置是否有層次性。因此在設計課堂問題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循序漸進,做到知識點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此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從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課例】在執(zhí)教“露在外面的面”時,課前導入部分我設計了4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關于正方體,你知道什么?”復習正方體的知識,重點是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為后續(xù)學習做第一次鋪墊。
第二個問題:“同學們,你知道這里有幾個正方體的箱子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同時,也為求“露在外面的面積”做進一步的鋪墊。
第三個問題:“擺在墻角的這四個正方體的紙箱,它們一共有幾個面露在外面呢?”
第四個問題:“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又是多少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露在外面的面’中的數(shù)學知識。”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課題。
四個問題的設置,無一不是圍繞課題,既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又目的明確、簡潔明了。
在一節(jié)課上,問題的設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一套問題的設置,就如同把一顆顆零散的珍珠穿成一串晶瑩剔透而又價值不菲的項鏈。
兒童的數(shù)學應該是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而兒童只有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用心去做,數(shù)學也應該像童話故事一樣充滿充滿神秘的色彩,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的時候要掌握教育的藝術性,要設置充滿童趣的數(shù)學問題,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愛上數(shù)學,走進數(shù)學!
例如,在教學“同樣多”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小明很喜歡小兔子,他家養(yǎng)了4只兔子(出示兔子圖)。今天,他到菜園里拔了4個蘿卜(出示蘿卜圖)給兔子吃,一只兔子吃一個蘿卜(邊說邊用線將兔子和蘿卜一對一地連起來)。小朋友們看看,有沒有多余的蘿卜?有沒有還沒分到蘿卜的兔子?兔子的只數(shù)和蘿卜的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呢?”這樣,根據教學內容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問題情境,既激發(fā)了學生對新知的向往,又讓學生對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傊?,充滿童趣的問題設置不僅使課堂氣氛高漲,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感到既輕松有趣又特別難忘。
學生的思維是在教師啟發(fā)性問題的設置下升華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要吸引學生,就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問題的設置則要讓學生找到突破口,即“了解什么?發(fā)現(xiàn)什么?”從而吸引學生解決問題。
例如,三位教師同課異構的五年級下冊“包裝的學問”小結部分的問題設置。
【課例一】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收獲”貌似課堂小結的流行語)
生1:我知道包裝的時候要注意節(jié)約。
生2:我還會計算需要多少包裝紙。
師:看來大家在這節(jié)課上收獲真不少。
(就在平淡無奇的對話中,教師例行公事般地結束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
【課例二】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包裝的學問,你覺得我們在包裝的時候除了節(jié)約用紙,還應該注意什么?
生:節(jié)約用紙。
師:除了節(jié)約用紙還要注意什么?
師(著急了):再想一想。
師:看看包裝是不是方便攜帶或者是不是漂亮啊,同學們說是不是?。?/p>
生:是。
(教師搖搖頭,感嘆著:“啟而不發(fā),啟而不發(fā)??!”帶著無可奈何的情緒下課了)
【課例三】
師:同學們,又到了這節(jié)課的尾聲,最后的這一點時間老師想請大家欣賞一組美麗的包裝盒。請看大屏幕。(舒緩的音樂響起,圖片慢慢呈現(xiàn))
師: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
生1:包裝的時候不僅要節(jié)約用紙,還要講究美觀。
生2:還要看包裝是否攜帶方便。
生3:圖片太美了,我想說,原來包裝中有這么多的學問啊!
……
師:這個周末就是父親節(jié)了,到時候咱們比一比,看哪位同學送給爸爸的禮物包裝最實用、方便、漂亮。行嗎?
同一課的小結,課例一比較傳統(tǒng),而課例二、三的課堂小結形似而神不似,課例二只有形,而沒有神,因此在課堂上收到的效果差強人意。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想著如何吸引學生,在要求學生上課勤動腦的同時,自己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也要做到勤動腦,這也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
關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問題的設置,除了以上列舉的幾種方式外,還有很多,但無論是哪種問題設置,形式都要為教學內容服務,內容都要為目標服務,教師要緊扣目標,做到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不要為提問而提問,為創(chuàng)情境而創(chuàng)情境,否則就達不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傊處熞朴谠谡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總是處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積極活動狀態(tài),始終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認知過程是他們積極思考的過程,當學生充滿熱情、全身心地投入思考,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探求問題、解決問題的效果。
(責編金鈴)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0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