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劉威
(宿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江蘇宿遷223800)
環(huán)境育人背景下的中學校園綠地景觀設計
——以泗陽縣界集中學為例
劉宇,劉威
(宿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江蘇宿遷223800)
以泗陽界集中學為例,探討環(huán)境育人背景下的中學校園綠地景觀設計.分析了項目的場地特征,提煉了校園綠地的設計元素,并結合界集中學的周邊環(huán)境和校園的歷史文化進行功能分區(qū)和主要景點設計,研究環(huán)境育人背景下校園景觀的設計途徑,為中學校園綠地規(guī)劃提供理論依據(jù).
中學校園;環(huán)境育人;景觀設計
校園是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場所,積累著學校的傳統(tǒng)和個性,凝聚著學校的歷史、精神和文化[1].隨著中小學校園由“功能性—教學”模式逐漸轉變?yōu)椤肮δ苄浴虒W—文化性—社會性”模式[2],原有的理論布局和規(guī)劃調整已無法滿足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緩解學業(yè)壓力、激發(fā)靈感思維的“環(huán)境育人”功能.本文以江蘇省泗陽縣界集中學校園綠地為研究對象,分析環(huán)境育人理念在中小學校園綠地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的運用,以期為中小學校園綠地規(guī)劃提供理論依據(jù).
校園環(huán)境形象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業(yè)性環(huán)境,它承受著校園使用者的種種需求,呼應著他們的各種行為,是學生接受知識、拓展社交、奔赴理想的場所[3].教育是從人的內心開始,并應充分運用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而不是像給電腦輸入數(shù)據(jù)那樣簡單[4].中小學生都有愛玩的天性,景觀設計師應該結合其愛玩的天性,設計出易于接受而又印象深刻的場所,所配置的設施及映射出的場景都應與學生的心性、習慣相聯(lián)系.但目前中小學校園綠地中多出現(xiàn)“灰空間”現(xiàn)象[5-6],即規(guī)劃的校園綠地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課余娛樂、學習的需要,在課間以及其他時間,學生更多地是待在教室.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探討環(huán)境育人理念在中小學校園綠地設計中的應用不僅顯得及時和必要,也必將對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產生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2.1 項目區(qū)位
泗陽縣界集中學位于界集鎮(zhèn)界曹路與迎賓路交叉路口西北側.本次設計范圍是學校入口的中心綠地和其他建筑附屬綠地,主要由3塊綠地組成,分別為長50 m、寬20 m的長方形區(qū)塊,長寬各20 m的正方形區(qū)塊和學校報告廳旁的附屬綠地,占地面積約3 000 m2.
2.2 周邊場地分析
基地南部為沒有進行硬化的操場,西面為學校報告廳,北面為兩棟教學樓,東面是學校主入口.四周都是公共活動空間,基礎設施較齊全,并且富有濃厚的校園文化氣息.校園入口外側是一條雙向的界曹路,在學生上學、放學期間極易造成人流擁堵的情況.南側操場由于場地道路沒有硬化,易發(fā)生揚塵,可設置防護林帶,改善局部環(huán)境.在學校圍墻周邊可種植喬灌草結構林帶,以削弱界曹路噪聲的影響.原有綠地功能劃分不明顯,園路設計單一且數(shù)量較多.地面硬化面積較少,沒有留出足夠的人群集散地.
3.1 設計元素
整個場地由兩條景觀軸線和方圓廣場組成,通過游覽路線將入口小廣場中央花境、方圓廣場、校園歷史紀念區(qū)等串聯(lián)起來(見圖1).
3.1.1 入口小廣場與校訓碑設計區(qū)東入口用3道石制的景墻經過有秩序的排列營造出厚重的莊嚴感,中央場地放置一組石質景觀以增強歷史感與觀賞性.校訓碑位于右側,全身由大理石組成,以突出校訓威嚴高潔的地位,并且留出足夠的空間作為人群集散地.
3.1.2 中央花鏡與游步道游步道由入口小廣場延伸而來,路面鋪裝防腐木與鵝卵石,暗喻求學之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游步道中央是貼地花境,統(tǒng)一花色紅色,構成景觀中心,突出主題思想“自主”.
3.1.3 主題廣場主題廣場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廣場主題為“自律、自主、自強”.廣場元素由方圓組成,所以定名為“方圓廣場”.方圓即規(guī)矩,寓意為做學生要以方圓自律,規(guī)范言行,自主自強.同時也有作為集散地的作用.
3.1.4 學校歷史紀念區(qū)紀念區(qū)由報告廳南側的綠地與中部設計區(qū)的西南部分組成.范圍內以綠地為主,植被有華山松、黑松和羅漢松等.人工構筑物由一組雕塑組成,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構筑物,以營造雕塑主體形象,烘托古樸典雅氛圍.
3.2 功能分區(qū)與節(jié)點設計
本次校園綠地環(huán)境設計根據(jù)基地環(huán)境,由2條游覽路線構成,一條沿綠地外延展開,另一條游覽路線是綠地內的景觀軸線.在景觀軸線上分布景觀節(jié)點,外沿則是分布景觀花境和主題構筑物,突出局部重點區(qū)域.各景點連接形成不同的景觀分區(qū),分別為東入口小廣場及校訓碑、中央花境游步道區(qū)、方圓廣場東部區(qū)、方圓廣場西部主題雕塑區(qū)、校園文化歷史紀念區(qū)(見圖2).
3.2.1 東入口小廣場區(qū)及校訓碑考慮到學校校門外只有一條交通干道不利于人流疏散,所以采用擴大入口區(qū)的方法設計一個小型的人流集散地.同時也可以突出局部重點,強化主體,起到引領游覽、疏散人群的作用.該處的小廣場空間由南側的三重矮景墻、中央的景觀石組以及北側的重點校訓碑圍合而成.場地被外圍的生態(tài)群落包圍,主要植被由彩葉樹種和一些常綠樹種搭配而成.校訓碑載有界集中學的校訓,為這塊場地的點睛之筆,強化“自律、自主、自強”的主旨.地面鋪裝則運用現(xiàn)代自然的鋪裝風格,在外延采用碎石鋪裝以弱化邊界,銜接起綠地花境,使之既具有現(xiàn)代感又不失協(xié)調(見圖3).
3.2.2 中央花鏡游步道區(qū)中央花境所在區(qū)域位于視線焦點處,所以花境顏色使用單一的紅色.兩側游步道及向外延伸的汀步主要起到分流人群的作用.
中央花境為開敞空間,外形為長方形,連接著方圓廣場東部區(qū)域,起到過渡、分流人群的作用.游步道的鋪裝材料由沙石與防腐木組成.道路下鋪沙石構成軟化基座,上部按照步伐距離等距鋪設防腐木制成的踏板,用來控制行人步伐速度,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欣賞到自然花境之美,同時在游步道內側鋪設一條景觀石凳,方便學生休憩.
游步道兩側設有圓形步石,圓形造型在契合方圓主題的同時,還可柔化綠地與鋪裝的邊界,使景觀分布錯落有致,而層次豐富的景觀可以使空間更有趣味性[7].圓形步石布置自然花境,起到承接入口廣場與中央方圓廣場的作用,形成整體統(tǒng)一協(xié)調的氛圍.由于中央花境布局為長方形,為了強化對稱效果,在其四個角落使用喬灌木組合的植物配置,也起到一定的背景作用.
3.2.3 方圓廣場東部區(qū)域方圓廣場東部是整個場地的重點區(qū)域,其內包含了整個校園綠地的大部分景觀元素.同時作為空間主體部分,其植物種類也較為豐富.
廣場東側空間由一組主題景墻圍合而成,當延伸至南側時逐漸發(fā)展為挑檐的現(xiàn)代景墻.景墻造型靈感來源于書架上整齊排列的書.書籍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獲取知識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時也是陪伴學生的最親密的伙伴,所以用書籍造型的景墻突出廣場的文化主題,協(xié)調學校學習的氛圍.相關研究表明,透景的設計手法還可以增加觀賞者的空間感[8-9].
挑檐景墻分布于南側綠地兩邊,形成空間上的對稱感.為了加強現(xiàn)代感,在南側入口的北側構筑60 cm高的矮墻,北側則用高度不一的景墻圍合成一個種植區(qū)域.其風格與外側的景墻相似,暗含外圓內方的含義.景墻高度由外及內逐次增高,外側為40 cm,可為隱含的座椅,內部延伸部分則由充滿中國風情的木格間填補空,塑造新中式手法,烘托校園的悠久歷史.地面鋪裝通過局部圓形鋪裝與大局域方形鋪裝形成對比,加強對立感,起到吸引視線的作用,突出局部中心.
廣場西側為了與方圓廣場東側相呼應,植物配置顏色應趨于相同.采用豎向木柵欄的設計,配合竹子的造型,在豎向空間上表達出簡練的風格.西北角外側的道路平時人流量較大,所以將西北角設計成開放空間以減緩人流壓力,并能增強校園綠地的通透感.西北側由于靠近教學樓,為了減少噪聲和保證學生身心健康,設計成植物群落,形成一個綠色生態(tài)的植物隔離帶.
3.2.4 方圓廣場西部區(qū)域及主題雕塑方圓廣場西部區(qū)域主要由中央圓形平臺、外側環(huán)狀道路以及報告廳南側附屬綠地組成.中央圓形平臺為主題構筑物.中央則預留出一塊方形綠地用來安置主題雕塑“斗拱”.基地南側是南部入口,采用彩葉樹種和秋季紅葉樹種突出局部重點(見圖4).
廣場造型為外圓內方,中心安置一個斗拱雕塑,斗拱既承載著建筑的支撐作用,又代表著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氣質[10],寓意中學生涯的重要性.廣場取名“方圓”,布置于南部入口的景觀墻上,方圓即規(guī)矩,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必須樹立好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學習觀.所以本次設計圍繞“自律、自主、自強”展開.南部入口作為一個重要的景觀節(jié)點需要突出主題思想.
學校歷史文化紀念區(qū)位于報告廳周圍,作為游覽視線上的最終節(jié)點,此地視線以古典優(yōu)雅為主.在報告廳南側安置一組主題雕塑,雕塑后方種植較高大的樹木,起到收攬視線的目的.同時也符合報告廳莊嚴肅穆的形象.學校歷史文化紀念區(qū)與中央廣場之間被一組景墻與花鏡隔開.學生無法通過綠地直接離開,從而避免造成花境的破壞.
環(huán)境是育人的隱性課堂,校園環(huán)境又是學校育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校園環(huán)境設計時,要對環(huán)境育人有一個深層次的認知,將環(huán)境育人理念充分體現(xiàn)在校園規(guī)劃設計中.界集中學的校園設計在滿足學生天性的基礎上,規(guī)劃出一個景色優(yōu)美而又具有濃郁學習氛圍的認知場所,并且與原有的校園文化保持和學校傳統(tǒng)緊密結合,較好地凸顯了環(huán)境育人的功效.
[1]沈關龍.校園綠地的功能和特點[J].南通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2(3):101-103.
[2]潘冬梅,李艷平.論小學綠化與環(huán)境中的人性化設計[J].河北林業(yè),2005(2):34-35.
[3]王宜軍,曹磊.中學校園景觀改造設計與實踐探索:以南京市紫東實驗學校為例[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15,29(6):163-167.
[4]裘鴻菲,高翅,吳雪飛.擷校園文化,創(chuàng)環(huán)境特色:華中農業(yè)大學綠地規(guī)劃[J].中國園林,2002(2):60-62.
[5]湯科,陳瓊琳.觀賞植物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7(1):46-48.
[6]潘穎宜,甘德欣,湯如金.職業(yè)技術學院校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探討: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7(1):58-60.
[7]陳義為,龍岳林.小學校園綠地景觀設計初探[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8(5):65-66.
[8]劉振林,劉莉.北方中小學校園綠地規(guī)劃設計探討[J].河北農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8(1):32-37.
[9]王瑋,董靚,王喆.國外中小學校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主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40(2):302-305.
[10]盧圣.植物造景[M].南京:氣象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鄧天福)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reen space in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Siyang Jieji School
LIU Yu,LIU Wei
(School ofCivil Engineeringand Architecture,Suqian College,Suqian 22380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Siyang Jieji middle school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site and refine the design elements of campus green space,by which,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chool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carried out are functional subarea and design of the main attractions,along with the discussion on the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approach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iddle school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middle school;environmental education;landscape design
TU984.14
A
1008-7516(2016)05-0038-05
10.3969/j.issn.1008-7516.2016.05.008
2016-07-24
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16YB186)
劉宇(1981―),男,安徽安慶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城市園林生態(tà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