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不純
前段時間我做了幾個學術成果,打包帶走了幾個高額獎學金。但是實際上在所有研究生里,我是看起來最不緊不慢的那個。作業(yè)很少著急寫,圖書館里的書也很少一摞一摞地借。有公眾號要更,有文案要寫,電視劇要追,覺要足足地睡,飯要美美地吃,隔三岔五還出門旅行。很多熟識的朋友會打趣地問,你這么忙,又這么懶,還這么愛看劇,我怎么不知道你什么時候做的學術課題?
我傻笑著懶于辯解。難不成我要告訴你,我一個人熬過多少個通宵?多少次頸椎疼得腦仁兒都要炸了?吃飯睡覺都在想著論文結構?一邊看劇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模式圖?就連更公眾號的時候都在琢磨新媒體的傳播機制?我做的是我自己的事啊!怎么努力,什么時候努力,取決于我自己的時間安排和作息偏好,何必要向別人通知?
不過在朋友圈里還真有一種神奇的“努力婊”,他們不見得有多拼命,卻在時刻標榜著自己的努力——不斷地跟周圍人說,在朋友圈里刷屏,“我又熬夜加班了”“我又拼命寫稿了”“為了工作學習我付出多少啊”,樂此不疲地在自己的世界里塑造“努力型人格”和“勵志型形象”,收獲無數(shù)點贊和評論,感覺自己幾乎感天動地了。盡管這個世界是不該以成敗論英雄的,但你努不努力是你的事,何必拿來當成一種引以為豪的資本?努力就好好努力吧,哪兒那么多時間開努力發(fā)布會。
大學有個同學為了考研起早貪黑,一天發(fā)四五條微博同步直播自己的考研血淚史。后來成績不佳時翻著微博抱怨,“誰都沒我努力,我的命太苦了!”事實上,真的努力的人忙著努力,不夠努力的人卻總在包裝自己的努力。似乎在告訴別人,也在勸服自己:我不優(yōu)秀,但是我努力啊,沒成功只是運氣不好而已!
忘了朋友圈里這個美好的“努力婊”吧,認真你就輸了。有點贊、評論、獻膝蓋、求指引的工夫,不如去打造打造自己。一個四肢成熟、思想健全的人,不會在成功的時候把“我很努力”當成軍功章;也不會在失敗的時候,把“曾努力過”當遮羞布。
努不努力是你自己的事,結果是否如意也只有你自己清楚。這個世界上,多的是人等著為成功喝彩,但沒幾個人盯著誰的努力打分。想做什么,就去奮斗呀;想要什么,就去爭取唄;走自己的路,但沒必要帶著廣播??!很簡單,努力這種東西,有時間向別人表演,就沒時間對自己負責了。
【素材運用】生命在于奮斗,但奮斗是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而不需要刻意展示。如果不論做點兒什么,都要向他人炫耀一下,讓人感覺自己很努力,說到底,這只是一種虛榮的表現(xiàn)。努不努力,自己心里清楚,別人也明白。帶著汗水走過的道路,沿途一定會澆灌出美麗的花朵;只走給別人看的人生,最終糊弄的是自己。
【速用名言】
1.如果我們能夠為我們所承認的偉大目標去奮斗,而不是一個狂熱的、自私的肉體在不斷地抱怨為什么這個世界不使自己愉快的話,那么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樂趣。——愛爾蘭劇作家 蕭伯納
2.聰明的資質、內(nèi)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tài)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條件?!拇罄麃喛茖W家 貝弗里奇
【適用話題】奮斗;炫耀;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