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富
去年冬季,家鄉(xiāng)的初中同學就相約:春節(jié)后的正月初三,搞一次畢業(yè)30年聚。平淡的年,因塞入這么一樁既新鮮又耳熟能詳?shù)娜な?,而使我重拾了昔日的那份期待?/p>
果然,這牽掛了大家一個冬季的聚會讓人不虛此期。當年60多人的班,整整聚起了56人。
激動人心的時刻從相見時互相辨認開始。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一見面,大家就遠遠地把手伸向?qū)Ψ?,在辨認中叫著對方的名字。叫對了,相互間開懷大笑,臉上滿是榮幸的神色;叫錯了,也是一陣意料之中的大笑,但并不尷尬,因為畢竟歷經(jīng)了物是人非的30載。
在感慨中,大家覺得,兒時對年的期盼,幾乎是整整一年的事情。因為這個一年一度的年在大家小小的心靈中寄托了無限需要滿足的期待,而這些期待僅有部分在千呼萬喚中呼嘯而過的年中得到了滿足,而部分無法兌現(xiàn)的遺憾,則只能被自動結轉(zhuǎn)到對下一個年的更加熱切的期盼中。
兒時期待過年,自然離不了對吃、穿、玩的期待。只有在這一天,才可以隨心所欲地吃自己垂涎三尺的菜肴;只有在這一天,才有可能換一身或半身自己夢寐以求的新衣服;只有在這一天,才可以名正言順地買回和燃放自己雖不多但愛得如癡如醉的爆竹。
30年前甚至稍早一點的兒時,過年時穿得并不體面,能從頭換到腳的孩子少之又少,大多數(shù)孩子只能換一件新衣服,或換件上衣,或換件褲子。但30年后的今天,卻截然不同,同學中,無論是家庭婦女、莊稼漢,還是坐辦公的上班族,穿著都很入時、新潮,相互之間幾無差別。
那時的過年,對孩子們尤其是男孩子們來說,有兩樣極品玩具,可謂百玩不厭。一樣是放爆竹,爆竹有大小之分,小的是鞭炮,大的叫麻炮,俗稱二踢腳,倘若碰上好年景,慷慨的父母還會給孩子一個驚喜,買一兩個顏色鮮艷的花筒,讓燃放時五顏六色的煙花照徹孩子的心靈,并渲染一下節(jié)日的氣氛。以前,兄弟姐妹們多,相互之間,常因爭搶屈指可數(shù)的爆竹吵架甚至不惜打架;現(xiàn)在,家里的孩子們少,購買的也多了,不僅再沒人搶了,甚至由于那成堆的煙花當年放不完,而不得不推到第二年再放。
與放爆竹同樣受孩子們歡迎的一種玩具是,打撲克。過年時,父母或親戚會給孩子們在今天看來微不足道的壓歲錢,這些錢除了用來買小吃的之外,最主要的去向是拿去買撲克。一副精美的全塑撲克會讓孩子們快快樂樂地玩上一個正月。
而現(xiàn)在,除了撲克之外,電腦、手機的普及,使得電子產(chǎn)品成了孩子們甚至成年人一年之中包括過年時樂此不疲的新玩具。
美中不足的是,吃穿玩的變化,再加上一些傳統(tǒng)的過年元素的淡化,以及被前行的時代不可逆轉(zhuǎn)地淹沒,使得大家越來越難以找到年的感覺,越來越對過年少了期盼。如玻璃窗戶代替了木制窗戶,讓傳統(tǒng)的精巧剪紙、窗花沒了用場。潔白的瓷磚讓春聯(lián)越來越無處可貼,以前過年時滿墻的新年畫現(xiàn)在則純粹遁了形。傳統(tǒng)元素中,唯一不變的一樣是:壘旺火,燃旺火。這個用炭塊壘成的黑家伙在除夕日新舊年交替時被家家戶戶同時點燃,瞬間就將人們拉回到了遙遠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