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玲
活髓切斷術治療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臨床效果觀察
李風玲
目的探討活髓切斷術治療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臨床效果。方法71例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患者,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口腔治療方式治療,觀察組患者實施活髓切斷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7%,高于對照組的6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總體治療時間、口腔生理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為88.9%,高于對照組的6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活髓切斷術治療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臨床效果突出,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活髓切斷術;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治療滿意度
牙髓是人體口腔內保證牙齦發(fā)育的重要組織,一旦發(fā)生年輕恒切牙冠折發(fā)病,最佳處理措施在于最大程度保持牙髓活力,在達到牙髓繼續(xù)發(fā)育和根尖形成的目的的同時,有助于恒牙的生長發(fā)育[1]。本研究中作者以71例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患者為例,主要探討活髓切斷術治療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臨床效果,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1例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齡6~13歲,平均年齡(9.2± 2.1)歲;患病時間2~18 d,平均患病時間(9.2±3.3)d。觀察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齡7~13歲,平均年齡(9.8±2.5)歲;患病時間3~18 d,平均患病時間(9.8±3.5)d。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符合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的診斷標準,排除神經系統(tǒng)障礙及嚴重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全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口腔治療;觀察組患者實施活髓切斷術治療,具體操作方法:指導患者保持正確體位進行常規(guī)麻醉、消毒,充分顯露髓室,利用高速球鉆對患者管髓實施切斷處理,在牙髓根管部位形成整齊斷面,采用生理鹽水對患處進行沖洗,并清除處理髓室內存在的細小牙髓組織碎屑。如果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出血等異常情況可采用浸有生理鹽水的小棉球對根管口進行壓迫止血,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保護好撕裂根髓,防止其壓碎,同時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然后在牙髓斷面覆蓋蓋髓糊劑,覆蓋厚度要達到0.1cm,然后逐步分層放置丁香油糊劑、磷酸鋅水門汀,采用光固化復合樹脂對患處進行修復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評定標準參考文獻[2],分為治愈、有效和無效,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主要包括總體治療時間、口腔生理功能恢復時間。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總分100分,滿意:>80分,較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治療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7%,高于對照組的6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總體治療時間、口腔生理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總體治療時間、口腔生理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11.53±2.52)、(20.15±3.47)d;觀察組患者總體治療時間、口腔生理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7.62±2.14)d、(14.22±3.16)d。觀察組患者總體治療時間、口腔生理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05、7.53,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滿意12例(34.3%),較滿意11例(31.4%),不滿意12例(34.3%),治療滿意度65.7%;觀察組患者滿意17例(47.2%),較滿意15例(41.7%),不滿意4例(11.1%),治療滿意度88.9%。觀察組治療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46,P<0.05)。
年輕恒牙牙髓腔大、髓角高、牙本體薄,組織結構還未發(fā)育成熟,增加了外傷后發(fā)生冠折露髓的風險性,且患者露髓點多伴隨感染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統(tǒng)計年輕恒牙冠折露髓發(fā)病率約占全部上頜恒切牙的8.4%~28.7%,嚴重影響患者的牙根發(fā)育,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3]。
常規(guī)的口腔治療方式針對性不強,對患者創(chuàng)傷性大,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患者治療依從性差,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活髓切斷術在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治療中得到應用,可在無菌環(huán)境下將冠部感染牙髓去除,通過發(fā)揮蓋髓劑的作用實現修復性牙本質形成,進而能夠有效避免外界刺激,保留根部剩余健康牙髓活性實現牙根的繼續(xù)發(fā)育[4]。
綜上所述,活髓切斷術治療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臨床效果突出,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1]武張生.活髓切斷術治療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臨床效果觀察.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5):104-105.
[2]崔秀革,景捷.45例年輕恒切牙冠折露髓活髓切斷術的療效觀察.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8,30(3):372-373.
[3]曾漢橋.活髓切斷術治療替牙期恒前牙冠折露髓的臨床觀察.吉林醫(yī)學,2013,34(2):302.
[4]陳新.冠折恒前牙活髓切斷術臨床治療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6):122-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47
2016-09-30]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口腔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