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皓
回顧從事班主任工作這幾年,有許多事情值得回憶,特別是每當我聽到“感謝老師”這句話時,總會想起一件往事,讓我反復思考、反復琢磨。我總是會問自己當時的做法是對還是錯?如果采取另一種處理方法結(jié)果會是怎樣?這些問題總是困擾著我。
那是2005年的下半學期,一個周五下午,距上課時間還有10分鐘,我正在閉目養(yǎng)神,下午是極容易犯困的時候,我必須調(diào)整狀態(tài),以飽滿的熱情帶領學生暢游知識的海洋。這時候電話響了,是我班的一位女生:“老師,我是曉琳,我身體不舒服,想下午請假回家看病。”“好的”我說,“路上注意安全,安全到家給我打個電話,好嗎?”“好的,謝謝老師……”就在她準備和我道別的時候,我聽到電話另一端傳來一個男生的聲音:“票給你……”接下來是該女生示意對方不要出的聲音:“噓……”聽到這里,我突然感到事情不對勁,便問:“和誰說話呢?”“沒,老師,是我哥哥,他送我回家?!薄澳悻F(xiàn)在在哪”我質(zhì)問,“恩,在車站?!薄澳慊丶?,家里人知道嗎?”“恩……”“請家長給我打電話,并給我說明那個男生是你哪個哥哥?!薄拔壹覜]人!”“家里電話是多少?”“我想不起來了?!薄?jīng)過一番對峙,我始終沒能確定她是否生病、那個人是否是她哥哥。我充滿了疑問,今天是星期五,明后兩天周末放假,這兩個孩子要去哪?那個男生是不是他哥哥?是同學還是網(wǎng)友?要是網(wǎng)友那就糟糕了,那時新聞上到處都是女孩子被網(wǎng)友拐騙的消息。想到這里我不敢再想,命令她抓緊時間回學校,同時要求其家長立刻與我聯(lián)系,但該女生態(tài)度很強硬:“老師,我的票都買好了,我不能回去了?!薄霸趺床荒埽似?!這個假我不能準你,請抓緊回學校,有什么病我?guī)憧慈ィ堑⒄`你回家,我給你家長解釋?!薄捎谏险n時間快到了,我便匆匆結(jié)束對話,說道:“半小時之內(nèi)請回學校,否則我會去查檔案找你家的電話與家長聯(lián)系。”掛上電話,我匆忙整理了一下課本、教案,便去上課了。原本調(diào)整好的心情一下子全亂了,我總是提醒自己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畢竟還有四十多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在等著我,但無論我怎么調(diào)整心態(tài),似乎都不起作用,這節(jié)課上的還是不好,因為我總是想著該女生到底回來沒有?半小時到了沒有?怎么還不回來?
下課鈴響了,還未見到她的身影,由于她當時是在車上,信號不好,電話也聯(lián)系不到,因此我便到學工處,找到該女生家庭電話,把事實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給了她父親。從聲音上能聽出來,她的父親是位誠實的農(nóng)民,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兒正在和其他男孩在一起,并表示沒有她沒有什么哥哥,只有表姐,而且沒聽說她生病要請假回家。整個談話給我印象深刻的是結(jié)尾他對我說:“感謝老師!我回來好好問問她?!?/p>
五點多放學了,該女生打來電話,說剛才在車上沒信號,沒能與我聯(lián)系,并試探我是否將這件事告訴了她家長,我便告訴她:“這件事情,我已經(jīng)通知了你的家長,你爸爸說你沒有什么哥哥?!薄皩Σ黄穑蠋?,那是我朋友?!薄白ゾo時間回家吧,你爸爸在等著你。”“好的,老師再見。”掛上電話,我突然覺得她有些可憐,回到家里等待她的不知道會是什么。那個星期五就這樣結(jié)束了,接下來的周末是一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周末了,也許對我來說是這樣,但對與曉琳也許就意味著人生的轉(zhuǎn)折了。
周日晚自習,該女生并未及時返校,聯(lián)系家長,對方心情沉重地說:“感謝老師關心,我們家的孩子給你添麻煩了,我們不想再讓她上了,她也不打算上了?!甭牶笪液荏@訝地說:“這么小的孩子,到社會上能干什么呢?”“讓她找她姐姐去,去外地打工。”我便鄭重告訴他:“退學絕對是錯誤的選擇?,F(xiàn)在孩子沒畢業(yè),出去僅僅是初中文憑,畢業(yè)后再怎么說也是大專生……”那天談話的內(nèi)容我能回憶起的不太多,印象中時間很長,但是無論我怎么勸,對方總是那句:“感謝老師?!钡诙?,我見到了曉琳的父親,年齡40上下,但頭發(fā)已多半花白,多年的勞累讓他看起來滿臉憔悴。從交談得知,他的家里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很早便外出打工,現(xiàn)在在廣東,一個月也有兩千多收入,在他的觀念里,兩千多在廣州這樣的發(fā)達城市與我們這樣的小縣城出入不大。曉琳還一個弟弟,初中沒畢業(yè),成績一般,本打算把兩個學生都供出來,但現(xiàn)在看來沒這個必要,并表示,從今后專心把小兒子供出來,是他最大的愿望。當時正好同事也在,也幫我力勸曉琳父親,我們大到社會的發(fā)展,小到曉琳將來畢業(yè)后的出路,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都說明了退學的弊大于利,但他似乎是早已打定主意,無論怎么勸都沒用,對我們的回答,他說的最多的就是那句:“感謝老師!”沒辦法,在對方的一再堅持下,我只好帶著他與曉琳去辦理了退學手續(xù),一切手續(xù)辦理完畢,臨走時還是那句“感謝老師!”看著曉琳躊躇的眼神,聽著那句“感謝老師!”,感覺到自己作為老師,明知道退學對她意味著前途希望的破滅,意味著人生道路的改變,自己卻無能為力,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這樣,一個本該與我們班級其他同學一起步入大學、一起畢業(yè)、一起找工作的學生,去外地找她姐姐打工去了。我時常想,如果當時我沒有聽到那個男生的聲音、沒有發(fā)現(xiàn)她的撒謊、沒有告訴她的家長,事情會是什么樣的?也許她現(xiàn)在會和其他人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知識,和其他人一樣為自己的前途努力,和其他人一樣度過著歡樂活潑的青春。但現(xiàn)在呢,人生如何,只有她自己一人知道。
有次遇到了我初中的老師,她是我的啟蒙老師,平時對我很關心,即使我現(xiàn)在也是老師了,她還是像原來我做她學生時那樣幫助我、關心我。她分析說:作為教師,遇到這種事情絕不能不管不問,要對學生負責,要對家長和學校負責。首先,對于我這次的做法是應該肯定的。家長把孩子托付給學校,班主任發(fā)現(xiàn)問題就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做好學生的工作,特別是早戀這個最敏感的話題,一遇到就要及時解決,首先這一點是對的。但在與家長溝通方面,我做的不成功。畢竟辛辛苦苦上了十幾年,歷經(jīng)大大小小各種考試,到最后大學快畢業(yè)了卻功虧一簣,這是很令人惋惜的。以這樣的文憑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如何站穩(wěn)腳跟呢?曉琳的父親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但無論如何把大學上完,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聽完我的老師的分析,我更肯定了自己的做法。當然,我們不能固執(zhí)地認為曉琳父親的做法不對,畢竟對方肯定也是考慮了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而決定的,這一點我們沒必要過多干涉。同時,我領悟到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僅是學生,有時候可能還會包括家長,這一點是我以前從未曾考慮過的。我們平時可能比較注重專業(yè)課的備課、上課、專業(yè)知識的牢固與扎實,也可能較多地學習了如何與學生溝通,分析了大量的教學案例,懂得了如何與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但在與家長溝通的方面的能力,確實不太注意,總是認為家長的想法肯定和我們一樣,肯定都是為了孩子好,家長的工作沒必要做。實際上,由于文化、風俗、思想、地域的開放程度等不同,家長的想法未必和我們一樣,也許他們認為自己的做法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往往我們特別是年輕教師,要面對的是比自己年齡要大許多的家長,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要比我們多,在許多方面有我們要學習的地方,但有許多方面是需要雙方共同探討的。因此,做家長的工作要多學習,如說話的方式與態(tài)度、言語的措辭與技巧等,這些方面一定要注意。
每次聽到“感謝老師”,我總是會想到這件事,有時還會習慣性地假設這樣,假設那樣,但我知道:過去的事情就是過去了,現(xiàn)實是無法假設的。遠方的我們會默默地祝愿她:人生道路,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