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老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中國老師很喜歡讓學生比賽,而美國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It's not a competition. (這不是比賽)”
中西“比賽文化”不同這件事情,是我到美國教書之后發(fā)現的。
那時我剛到美國,很喜歡讓學生比賽。我自以為聰明地設計了一個盤子,每個盤子上面插著二十根小塑料棒,分別代表每一個學生,如果一個學生在某方面做得好,就可以得到一個珠子并放到上面,最終評比誰的珠子多,多的可以得到某個獎品。我覺得這種激勵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很有成效,但是遭到了一位美國老師的質疑:“是否競爭性太強了?”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競爭性太強”,也是第一次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在我成長的環(huán)境中,“競爭”簡直無處不在:每個班都有評分,衛(wèi)生記分,遲到扣分,眼保健操、課間操……所有行為都是評分的標準,每月一次的表彰大會上,得分最高的班級會得到“流動紅旗”,大家都覺得是莫大的榮譽,更別說考試的排名了,不僅會在全年級公示,還決定了下一次考試你的考場位置——如果你能走進“第一考場”,就挺胸抬頭;如果走進“第十六考場”,幾乎都沒臉見人了。
無處不在的競爭帶來的是孩子心性的變化。我發(fā)現,中國人很容易嫉妒。而在西方的學校,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僅不被提倡,甚至是被視為負面的。每一個孩子的能力不同,興趣點也不同,能力強的孩子并不會因為凸顯自己做得快、做得好而獲得獎勵,反而被教育:“要體諒做得慢的孩子,給他們參與的機會,如果他們需要,可以幫他們一把?!彼?,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普遍比較具有同情心和社交技巧,會在一個團體中協(xié)作,并且很小就意識到:每個人的能力不同,不需要因為在某方面做得好就沾沾自喜,更不需要因為在某方面不足就自卑,因為每個人都有嘗試的空間,每個人都有閃光的機會。在我執(zhí)教的國際學校,學生偶爾不可免俗地會因為好行為被獎勵小貼紙——每人都有一個自己的貼紙冊,而不會“公示”在班級的墻壁上,讓小朋友比賽誰的貼紙多。那么美國學校有沒有展板呢?也有,但展示的不是優(yōu)秀小朋友的功課,而是學習的過程和創(chuàng)意作品,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放低“競爭”的同時,學校還會有意抬高“公平”。我們有三位北歐的小朋友,患有讀寫障礙,所以每一天都會在讀寫功課上遇到困難。除了有特殊教育的老師每周會和他們做讀寫練習之外,學校還特別安排了一個上臺表演唱歌的機會給他們,因為他們都是很好的歌手——上帝真的很公平,對不對?
每一個孩子,都曾獲得造物主獨特的恩賜,需要世界幫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閃出屬于自己的光,讓他們學會使用自己的技能,變得越來越自信、快樂。我欣賞這種被鼓勵引導找到自己的長處,而非不斷操練自己的短處的競爭文化,因為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能夠對自己自信,還能學會為別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