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羽
人生有多長?這個問題太籠統(tǒng),不好回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壽命,有長有短。老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F(xiàn)在國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了。百歲老人并不罕見。109歲的周有光老先生還在寫文章。楊敬年教授104歲時還有新著問世。這讓人們記住了一句話:仁者壽。
可是,這個問題若到了詩人的筆下,那就十分有趣了。詩人的思維,既是形象化的,又是超凡脫俗、獨具一格的。著名歌詞作者閻肅,寫過一首歌《昨天今天明天》。他把人生概括為三天:“人一生問一問,能有幾天。人一生算一算,不過三天。跑過去的是昨天,奔過來的是明天,正在走的是今天……”
《生命的驛車》是俄羅斯大詩人普希金的作品,他用“驛車”象征人的一生。時間老人,是性急的車夫,駕馭驛車,須臾不離開車座。我們都是乘客,“早晨坐上驛車飛跑……中午時分已銳氣大減,我們經(jīng)受了搖晃顛簸,害怕溝坎陡坡,我們喊:‘笨車夫,把車趕慢些!驛車像從前仍在奔馳,到傍晚我們才逐漸習(xí)慣,昏昏欲睡駛向宿營地,而時間老人正催馬揚鞭。”在普希金看來,人生只有一天:早晨、中午、傍晚。
天津詩人蕭沉,有首無題詩也寫人生:“一生就是一節(jié)課。鈴響了,下課了。我是黑板上的粉筆字,被孩子們擦掉?!痹谑挸列哪恐校松?,只有一節(jié)課,四十五分鐘。
三位詩人,都屬于“人生苦短派”,從三天,到一天,再到一節(jié)課四五十分鐘,一個比一個把人生寫得短??墒撬麄兊牧⒁鈪s在提醒自我,提醒讀者:珍惜人生,珍惜時間!但在學(xué)術(shù)界有個說法: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是危險區(qū)間,英年早逝者年齡大都在這階段。負擔重,壓力大,超負荷運轉(zhuǎn),有病顧不得去醫(yī)院,一旦發(fā)現(xiàn)往往為時已晚。這正應(yīng)了幾句話:童年活在歡樂中,青年活在希望中,中年活在忙碌中,老年活在回憶中。
但愿人們記住詩人的詩句,同時記住長壽者的經(jīng)驗: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己找樂。讓人生過得既健康愉快,又有價值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