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懷舊,博伊姆教授提到過:我們對于過去的種種幻想直接影響我們未來的現(xiàn)實,而對于未來的思考又使我們感覺到必須為我們的懷舊故事負責。也許有時候,身處在自己的故鄉(xiāng),在生活中,會有一種迷失感,迷失在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存在著過去,也存在著未來。
引用一個著名的意大利建筑師的話:因為過去和未來存在于城市的概念之中,正如記憶存在于每個人的一生,城市的概念只有和現(xiàn)實相互作用才能實現(xiàn),這個作用過程將永久存在,成為一個城市獨特的歷史和印象。
在我們記憶里,童年更多的是享受快樂的樣子。也許有時候,身處在自己的故鄉(xiāng),在生活的時候,會有一種迷失感,迷失在自己的故鄉(xiāng)。所以在這個二分法里面,既存在過去,也存在未來。
這里,我們引用博伊姆教授關于懷舊的未來,教授在兩三個月前過世,這里也是對他的一個致意。他對懷舊有很深入的研究,提到我們對于過去的種種幻想直接影響我們未來的現(xiàn)實,而對于未來的思考又使我們感覺到必須為我們的懷舊故事負責。
關于深入懷舊的概念,先簡單回顧—下懷舊這個詞,起源于希臘,是一個合成詞,有兩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回家的意思,第二個部分是疼痛的意思。從19世紀開始,例日這個詞開始就變成一個精神的詞,正如我們現(xiàn)在知道,很多人會有懷舊情緒。
博伊姆教授,把懷舊的概念分成兩個不同的形式,兩個不同的概念。
第一種,叫做修復型懷舊,一切就是關于保護,關于把歷史保存到現(xiàn)在,歷史是真實的,傳統(tǒng)是永恒的。尤其是意大利和佛羅倫薩這樣的地方,希望把歷史凝結成石冰、石洞這樣的概念。
他們覺得歷史的東西是真實的,像真理一樣的,一切東西都需要原封不動的保留,不管是動了瓷磚,還是動了一個窗戶,動了一點點,就不是原來的那樣子,就沒有原來的意義了。
第二種是反思型的懷舊,對于我們設計師來說。第二種反思型的懷舊,最重要的不是回到家,是對回到家的這個渴望,甚至我們會在工作中,用一些手法延遲我們回家的時間,增強我們這種渴望,這就是這個概念最重要的地方。
這不是符號,而是一些細節(jié),可能根據(jù)細節(jié)的表述,我們會變換時空,哪怕有很奇怪的感覺,可能會有迷失感,而不是完全的真實感??赡軟]有很多的華麗或者奢侈的一些東西,可能就是很簡單的比如一把木椅子、一面石墻、一些光影,這個就是我們對過去的一些想法。包括一些我們?nèi)粘5墓ぞ?,可能是牙刷,甚至日常?jīng)常不碰到的器物,哪怕是門把手,雖然它們很普通,就是因為是日常的這些東西,才是我們真正懷舊和對回憶的一些認識。
旅行者隨遇而安的“家”
首先作為一個游客,我們到了異地,會列一張表,表上有不同的東西,我們會根據(jù)這張表,看不同的東西,也許我們錯失一些建筑的時候,會有些不舒服。
我們會找一些當?shù)刈钣忻臍v史建筑,拍景點照、購物,哪怕購買的這些品牌世界各地都會有,然后我們會去找一些很好的餐廳,這個都是單子上面會有的東西好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當我們通過手機鏡頭照到的東西,發(fā)到微博微信上的東西,遠遠重要于我們來到這座城市,帶走關于這座城市的記憶。
而旅人就有所不同,一個旅人來到一個城市的時候,就不會在意在一個城市的迷失。他們會花一個下午,找一個小教堂或者一個小的廣場,拿一本書,在廣場靜靜地坐下來,讀一下午。
他們有可能在街邊,找一個路邊攤子,有可能在當?shù)氐牡耆ベI一些東西,他們想嘗到當?shù)氐奈兜?,呼吸當?shù)氐臍庀ⅲ麄儾粫芙橐饷允?,當迷失的時候,會發(fā)生一些出奇意外的事情,這個才是旅行中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藝術就是回憶,回憶就是藝術
拿我們正在做的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彎弓街酒店為例,它改自警察博物館,是我們目前最大的項目。很榮幸在13年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拿到這個項目。建筑本身是一個警察局,也是歷史上第一間法院。
酒店對面是皇家歌劇院,由于歷史緣故,這里有懷舊的情緒。對一個外來異鄉(xiāng)的旅人,這個項目其實是很有懷舊的感覺。因為這個建筑對倫敦人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需要在現(xiàn)實和懷舊性的理想當中,找到一個連接點,把他們連接起來。
考慮到當?shù)卣?,這個城市可能還需要跟警察局有關系的博物館,我們覺得與其在這個酒店里面做博物館,不如把酒店本身變成一個博物館。把一些元素,哪怕是房間都變成博物館的一部分。這監(jiān)獄有很多小隔間,雖然很小,但我們想留下來,因為曾經(jīng)有很多很重要人住過和被關過。
回到我的主題——藝術品和酒店之間的關系,我們在做酒店的時候,會遇到這種情況:挑畫,挑攝影作品,插花作品,我們把它放在房間里面做裝飾。但是我們一直覺得,最好的藝術品,已經(jīng)停留在時間當中??赡苁且恍┩盔f,一些監(jiān)獄里面,住在的人做的一些筆記,包括很古老的瓷磚等等,我們覺得這個是最好的藝術品。
所以,其實藝術就是回憶,回憶就是藝術。這個項目建筑和室內(nèi),我們都做。這個建筑年份大概在1860年工業(yè)革命時期,當時用了很多金屬材料。所以我們復刻了很多當時的技法,希望把大家?guī)У疆敃r的情境當中去。
因為要增加一些房間,所以要做一些加建,采用的是原來木頭顏色,同時還填補了一些庭院,因為當?shù)氐臈l件要求,在做新的建筑,外立面和老的外立面是一樣的,所以新加蓋的這個部分也是需要磚石結構來做,現(xiàn)在看起來,外立面擱起來,中間部分都是磚石,所以像屏風一樣,金屬的框架,把石頭堆在金屬框架里面,老的部分雖然用的材質(zhì)差不多,但依然有很沉重的感覺,新的部分,則是很輕盈的,這就是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的一種對比關系。
就是像我剛才提到的那樣,我們需要回到過去,對過去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用回憶中的元素,用老的材質(zhì),重新演繹變成一個新的東西。那么就像剛才提到這樣,新的外立面,像一個屏風一樣,推開就可以看到街邊很好的街景。(本文整理于2015年9月25日在北京瑰麗酒店舉辦的“如何將藝術品融入酒店”的酒店設計論壇,該論壇是新浪家居與簡一大理石瓷磚聯(lián)合推出的“環(huán)球酒店設計之旅年度論壇”的一部分,更多精內(nèi)容請見新浪家居環(huán)球酒店設計之旅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