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三門峽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幾種不同添加劑對肥肝鵝產肝性能的影響
李惠
(三門峽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三門峽 472000)
鵝肥肝是用3月齡左右生長發(fā)育良好的肉用鵝,在進行一段時間人工強制催肥后所獲得的比正常鵝肝重5~10倍的脂肪肝。鵝肥肝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占脂肪的60%以上)和卵磷脂,是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享有“世界綠色食品之王”的美譽,是世界三大美味之一。2006年我國的鵝肥肝產量已達500余噸,位居匈牙利、法國之后,居世界第3位。然而,我國雖已有30多年的鵝肥肝生產歷史,但鵝肥肝產業(yè)整體增長緩慢,且較難進入國際市場。在鵝肥肝生產中,短時間內給鵝填飼大量高能飼糧(其中玉米占90%以上)易造成鵝的內源性消化酶分泌相對不足、消化道內微生態(tài)平衡失調等現象,加之玉米中的支鏈淀粉難以被機體消化及其細胞壁的抗營養(yǎng)作用,使得飼糧在鵝體內消化不徹底、吸收利用率低,從而導致生產報酬低等一系列問題。
筆者著重探討幾種不同添加劑對肥肝鵝產肝性能的影響,為鵝肥肝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提供一定參考。
益生素也稱促生素、生菌素、益康素、微生態(tài)制劑、活菌制劑等。經研究發(fā)現,飼料中添加益生素能有效調節(jié)或維持肉禽腸道菌群的平衡,明顯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腸道的消化體系,提高機體免疫力,而且能夠有效降低糞中NH3和H2S的散發(fā),提高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因此在飼糧中添加益生素可以提高肥肝鵝生產性能。浙江省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2005)選用2日齡浙東白鵝400只,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200只,試驗組每天飲用0.3%的益生素菌液,連續(xù)觀察至10日齡,成活率凈增0.5%,平均每只多增重41.7%,經濟效益提高12.2%,益生素菌液的投入產出比為1∶32.5。吉林農業(yè)大學用EM菌(有益微生物菌群)進行填飼肥肝試驗,發(fā)現試驗組的平均肥肝重、料肝比及特級肥肝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肥肝重比對照組高出11.1%(P<0.05)。青島農業(yè)大學優(yōu)質水禽研究所(2008)將益生素和酶制劑應用于鵝肥肝生產中,發(fā)現肥肝鵝日糧中添加0.3%的益生素試驗組肥肝重顯著高于對照組,肥肝重比對照組高出12.12%(P<0.05)。上述試驗結果均證實,在飼糧中添加益生素可以提高肥肝鵝生產性能。
酶制劑能夠消除抗營養(yǎng)因子,提高營養(yǎng)物質消化和吸收率,維持腸道內的微生態(tài)平衡,從而提升動物的生產性能。青島農業(yè)大學優(yōu)質水禽研究所(2008)將益生素和酶制劑應用于鵝肥肝生產中,發(fā)現填飼日糧中加入0.3%的NSP復合酶制劑試驗組肥肝重顯著高于對照組,肥肝重比對照組高出9.49%(P<0.05)。木糖醇酶和淀粉酶是常用的飼用酶制劑,其中木糖醇酶具有破壞細胞壁結構以釋放細胞內養(yǎng)分、降低食糜粘度等作用,淀粉酶有助于水解配合飼料中所含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使動物能夠直接吸收利用葡萄糖,從而提高營養(yǎng)物質消化和吸收率。有關專家用木聚糖酶和淀粉酶等進行填飼肥肝試驗,發(fā)現木糖醇酶組和淀粉酶組的肥肝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4.96%(P>0.05)、2.88%(P>0.05),但效果不顯著。因此,在填飼日糧中添加酶制劑能夠提高肥肝鵝產肝性能,但不同酶制劑影響不同,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鵝肥肝生產過程中,短時間內大量高能飼料的填飼使得填飼鵝容易產生消化吸收問題,造成生產效益下降。乳酸菌是一群能從可發(fā)酵性碳水化合物中產生大量乳酸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的通稱。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能改善胃腸道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提高動物對日糧中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率,改善動物生產性能,因而在畜牧業(yè)上得到廣泛應用。而添加乳酸菌使填飼朗德鵝淘汰率降低,這可能是因為乳酸菌有助于改善肥肝鵝的消化能力,提高營養(yǎng)成分的表現消化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脂肪在肝臟中的沉積,或改變了體內脂肪的沉積路徑,延緩了脂肪的沉積過程,且這種效果隨著乳酸菌添加量增加而更加明顯。因此,乳酸菌雖然能夠改善肥肝鵝消化吸收能力,但降低了鵝肥肝產量,不適宜在肥肝鵝填飼中使用。
茶多酚又稱茶鞣或茶單寧,是從茶葉及其副產品中提取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殺菌、抗病毒、改善腸道微生物結構及提高抗體免疫力等多種功能,可促進動物吸收和利用日糧中的營養(yǎng)成分,從而提高飼料轉化率和生產性能。在肥肝鵝超飼養(yǎng)期,鵝體內脂肪代謝處于超常狀態(tài),肝臟中脂肪沉積急劇增加,細胞增大明顯,特別是超飼養(yǎng)后期,肝細胞膜承受能力下降,可能是影響肥肝品質和導致鵝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證據表明,肝細胞內甘油三酯增加,為脂質過氧化提供了足夠的反應基質,產生大量具有反應活性和細胞毒性的產物。適當補充外源性抗氧化劑或給予能使機體內源性自由基清除劑恢復到一定水平的藥物,可有效改善與自由基過多有關的疾??;而飼料中添加抗氧化劑來維持動物機體氧化還原平衡,被認為是集約化管理條件下維持畜禽良好生產和繁殖性能的一個重要方法。將茶多酚應用到朗德鵝產肝性能的研究中發(fā)現試驗組各組產肝性能不同,添加160 mg/kg的茶多酚產肝性能最好,添加320 mg/kg的茶多酚產肝性能最差。添加低水平茶多酚時,均可優(yōu)化朗德鵝機體生長性能中的肝臟生長性能;而高劑量的茶多酚除上述作用外,其降脂作用可能很強,能減少甘油三酯在肝臟中的沉積,且降脂作用占主導,茶多酚最大添加組肥肝均重在所有組中最低。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添加適量的茶多酚(40~160 mg/kg)對產肝有利。
以上4種添加劑是目前畜禽養(yǎng)殖業(yè)常見的飼料添加劑,對鵝肥肝產肝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正確認識并應用益生素、酶制劑及茶多酚,能夠提高鵝肥肝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S816
B
1004-5090(2016)12-0028-02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