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葉問3》配上一首主題曲,那應(yīng)該是《好漢歌》,該出手時就出手,無時無刻不出手,作為一代宗師,就是要橫掃牛鬼蛇神,作為宇宙最強,不打,難道看演技嗎?
《葉問3》,就是甄子丹拳打路人甲的全記錄。
說來也奇怪,《葉問3》里沒有一個很十足的反派,無論是泰森還是張晉,都仿佛一個過場般的存在,于是宇宙丹技癢了怎么辦?只好拿那些路人甲下手,全片三場篇幅最長的打斗都與BOSS無關(guān),秋風(fēng)掃落葉似的,一招解決一個,甄子丹就這樣干掉幾百號人,毫無壓力可言。
如果說《一代宗師》的動作有傳遞情感的話,那么《葉問3》就是連觀賞性都欠佳了,這一點可以參考《青冥寶劍》之于《臥虎藏龍》,大概是一個意思。
韓劇中了毒,癌癥面前慘絕人寰
《一代宗師》里,張永成留在了佛山,于是一句“郎心自有一雙腳,隔江隔海終歸來”變成了一種傷感,而《葉問3》里,張永成一直跟著葉問在香港,并得了癌癥去世。
這其實是一種很有趣的對比,一個是文藝范兒,一個則是韓劇范兒,而顯然,看多了文藝片,你會對這種爛大街的韓劇俗套心生不滿。
熊黛林的病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戲劇沖突點,因為按照人物設(shè)定,宇宙最強丹是可以打敗任何人的,所以泰森也好張晉也好并不能給他造成任何威脅,反倒是癌癥,讓人有些意外。
只是編導(dǎo)比較偷懶的是,他們只是拿了這樣一個梗表現(xiàn)出甄子丹好男人的風(fēng)范,好吧,其實并沒有,因為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把所有時間拿來陪即將去世的老婆,所以,好男人不成立。
那么電影到底是想干什么呢,唯一的作用,就是和大部分韓劇一樣,煽煽情罷了。
主線次線亂了套,找不到半點認(rèn)同感
電影的主線是泰森想買學(xué)校的地,次線是張晉要和甄子丹爭詠春正宗,感情線則是甄子丹的家庭,這樣看起來似乎很明晰,然而實際上卻混亂無比。
作為主線,泰森的故事在三分之二處便消失了,作為次線,張晉無端端地包攬了頭尾,唯一及格的大概就是感情線了,雖然這條感情線俗套無比。
我們常說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對主角的認(rèn)同與代入感,這一點在《葉問》前兩部里做得還行,只是這第三部,你完全代入不了這個故事。好吧,如果你覺得這電影怎么總是沒結(jié)束,那不是片長的問題,而是導(dǎo)演對于戲份安排的問題。
主線不像主線,次線不像次線,這樣的劇本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做法,實在讓人惱火,于是你只能看到甄子丹打流氓,打打打,你也不知道這樣的篇幅設(shè)定究竟有什么意義。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是把這個關(guān)系做好了又如何?本身這個故事就是俗到掉了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