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劍怡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公安局
符號互動論視角下的警務社群主義
錢劍怡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公安局
符號互動論是當代社會學的主要流派之一。該理論強調事物本身沒有客觀的意義,人在社會互動過程中賦予了事物具體的意義,人們根據(jù)事物對于他們的意義而對這些事物采取行動,即意義來自于人們之間的社會互動。社群主義應用到社區(qū)警務上來,主要是群防群治的理念,和諧社會下的社區(qū)警務工作離不開群眾,而社區(qū)警務最大的優(yōu)點就在于群眾參與維護社會治安。本文基于符號互動論視角,對我國社區(qū)警務中警察與群眾互動的現(xiàn)狀及意義進行分析,并積極探索如何優(yōu)化社群與社區(qū)警察的互動關系。
符號互動論,社區(qū)警務,社群主義,警民關系
社群主義是1980年后產生的當代最具影響的西方政治思潮之一,它強調社群參與者的互動,社會組織中的這些人為共同目標而集聚在一起,并同意那些支配著社群秩序的規(guī)則。從社會學的符號互動理論視角來看公安社區(qū)警務恰恰是與社群主義思想想吻合,具體到社區(qū)警務模塊主要是社區(qū)群眾工作,包括警民關系和群防群治等。
(一)符號互動論的基本概念
符號互動論又叫做象征互動論,是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huán)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該理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對于個體的象征意義,而事物的象征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1]
(二)符號互動論的理論發(fā)展
郝伯特·布魯默于1937年創(chuàng)造了“符號互動論”這一術語,這一理論賦予了行動者完全的決定權。現(xiàn)代互動論在四個方面得到了發(fā)展,第一個是遵循相對純的“布魯默主義”的方向發(fā)展,堅持協(xié)商的意義并對直接的開放的互動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第二是當它繼續(xù)把只需的協(xié)商當作它的直接主題時,它已認識到外部環(huán)境對行動的意義,即使它必須使環(huán)境處于一種相對沒有說明的狀態(tài);第三是不那么當真地反對米德早期著作中的集體因素;第四是雖然把社會行動的集體性看得極為重要,但也未放棄對偶然創(chuàng)新的關注。
(三)社群主義思想
著名的社會學家阿米泰·埃奇奧尼(Amitai Etzioni)和其他學者一起提出社群主義概念,這是運用到警務上的概念,他們認為從整體上看國家已經過度擴大了公民的權利但卻沒有要求他們盡到對社區(qū)應盡的責任。與其關注政治不如關注政府的工作流程,“整個社區(qū)需要對它自己負責,這是一種傾向。人們需要積極的參與,不僅僅是提出他們的觀點……而是要給出他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2]
綜上所述,社群主義者提供了這樣一些程序——解決鄰里之間的糾紛,封鎖街道以及給毒品交易設置一些物理上的障礙,克服無家可歸和流浪人員帶來的問題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程序。這就是社群主義和社區(qū)問題解決目標達成共識的地方:許多社區(qū)的解決方法并不在政府而大多數(shù)在社區(qū)。[3]
社群主義本是西方概念,作為舶來品運用到中國的公安社區(qū)警務之中,無非就是警民關系問題。
(一)新形勢下警民關系的發(fā)展變化
1、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所轉變,公安機關的職能相應地發(fā)生了某些變化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國家的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階級斗爭雖然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了,但是在一定的范圍內還長期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一些民警容易把不屬于階級斗爭的問題,仍然看做是階級斗爭,習慣于沿用過去熟悉而現(xiàn)狀已不能照搬的舊經驗、舊方法去處理人們內部矛盾,因而招致群眾不滿,脫離群眾。另一方面,又有一些民警容易淡化敵情觀念,對國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和顛覆活動,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活動警惕不足,防范不嚴,打擊不力,這也會造成群眾不滿,脫離群眾。
2、實行改革開放,發(fā)展市場經濟,對警民關系產生了復雜而深刻的影響
首先公安機關的群眾工作中經濟機制發(fā)揮作用的范圍擴大了。發(fā)展市場經濟要求實行平等互利、等價交換、有償服務。但是,社會防范工作正在向職業(yè)化、有償化發(fā)展的同時,一些公安民警還是墨守成規(guī),“不計報酬不講條件”,不去放手發(fā)動和依靠群眾。其次,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既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也難免帶來“一切向錢看”的消極影響。受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一些民警淡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
3、警民關系的“警”和“民”兩個方面的情況都發(fā)生了變化
從人民群眾方面來看,經濟的開放搞活,使許多群眾的生活水平大為提高。城鄉(xiāng)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于價值觀念的變化,人們從安土重遷,不愿流動,發(fā)展到社會人、財、物的大流通,城市的臨時工、建筑隊、生意人、旅游者等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違法犯罪分子混雜其中伺機作案。這些情況,無疑增加了公安工作的難度。從警察方面來看,現(xiàn)在公安隊伍的年齡結構和文化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既對公安機關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傳統(tǒng)缺少感性和理性認識,又相對缺乏在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警民關系的經驗和鍛煉。
4、運用法律手段來規(guī)范和調整警民關系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
當前,公安機關在履行職能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有些基層黨政領導往往讓公安民警去做一些職責范圍以外的事,濫用警力,威脅群眾,致使有的地方警民關系相當緊張,甚至使矛盾趨于激化。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基層公安機關和民警,在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這既不利于密切警民關系,又會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二)當前我國警民關系存在問題的原因
首先,警察方面存在的問題:第一,對搞好警民關系的必要性、重要性認識不足。第二,在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由于監(jiān)督制約機制的不健全和落實措施不到位,警察的執(zhí)法權和管理權在個別警察手中蛻變成具有金錢效用的商品而導致腐敗。第三,存在著不能依法履行職責的問題。第四,法制觀念、紀律觀念淡薄、以至于違法、違紀和不良反映時有發(fā)生,從而損害了警察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嚴重影響了警民關系。第五,有些警察職業(yè)道德觀念差,缺乏敬業(yè)精神。第六,沒有樹立公關意識,對民眾的宣傳發(fā)動力度不夠,正是由于這個因素,許多群眾往往片面認識、甚至誤解公安工作和公安機關存在的問題,往往把對個別警察的不滿和抵觸,錯誤地轉化為對所有警察和公安機關的對立情緒。
其次,民眾方面存在的問題:第一,民眾對自覺履行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必要性認識不足。第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一些公民把經濟效益錯誤地理解為金錢效益,因此,只認錢,不認法律義務,從而導致了人民警察發(fā)動群眾難、獲取線索難、調查取證難、偵查破案難等問題。第三,由于保護公民依法履行權利義務的法律機制不健全,落實措施不到位,許多公民害怕受到報復和打擊,存在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采取旁觀回避的態(tài)度,而放棄履行自己應盡的權利和義務。第四,民眾往往片面認識甚至誤解公安工作和公安機關存在的問題,往往把對個別警察的不滿,錯誤地轉化為對所有警察和公安機關的對立情緒。第五,治安聯(lián)防組織、基層保衛(wèi)組織、治保會等,其成員是人民群眾的代表和一員,本應是人民群眾中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的積極分子,但是有些人員素質低,其行為有時直接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
符號互動論認為人與人之間是通過符號或符號,作為一種研究社會行為、人際關系的方法論, 符號互動理論為我們重新審視并構建和諧的警民關系提供了另一個視角。
(一)依靠群眾
社區(qū)警務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群眾參與維護社會治安。推行社區(qū)警務戰(zhàn)略,要求警察必須把“民本”思想貫穿于各項警務活動之中,在行為上緊密聯(lián)系群眾,進而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持,為建立和諧的警民關系鋪就基石。[5]依靠群眾最基本的要求是喚起群眾全方位參與社區(qū)警務工作,這不僅指群眾為社區(qū)警務提供人力、財力、物力上的支持,還指社區(qū)治安防范和管理各項活動的參與;不僅指智力上的參與,還指行動上的參與;不僅指實施過程的參與,還指對結果評價的參與。[6]而要喚起群眾的積極參與意識,首先需要提升社區(qū)自治程度;其次讓群眾參與并監(jiān)督社區(qū)建設與發(fā)展規(guī)劃的決策與執(zhí)行,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如果沒有公民(市民委員會)的參與,城市開發(fā)項目根本不可能進入審批程序;再次,在公民自愿的原則下,加強公民與基層行政組織的互動,監(jiān)督基層行政組織的運行及其人員的行為。
(二)宣傳和組織群眾
社會治安管理,本質上是對人的社會行為的引導和約束。公安派出所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主要是從積極方面引導群眾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主動協(xié)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積極同危害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宣傳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須講究方法。隨著形勢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宣傳群眾的方法越來越多樣化。這些方法主要可概括為報告工作的方法、座談討論的方法、對話談心的方法以及運用宣傳媒介的方法等。
在公安派出所的社區(qū)群眾工作中,組織群眾就是深入企事業(yè)單位和居民群眾中去,調動他們參加安全防范的積極性,把他們的力量與公安派出所的專業(yè)力量結合起來,共同搞好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組織群眾的方法在公安派出所的社區(qū)群眾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社區(qū)群眾工作向縱深發(fā)展的顯著標志。我們的社區(qū)群眾工作不能停留在笑臉迎送、多做好事上,應該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動員、組織群眾共同參與社會治安,這項工作做好了,公安派出所的社區(qū)群眾工作才可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其次,它是社區(qū)群眾工作落實到實處的具體體現(xiàn)。事實證明,沒有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和共同參與,公安派出所的各項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特別是防范、治理工作更是如此。實踐中,組織群眾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是建立治安防范組織、積極發(fā)展治安積極分子和發(fā)動、指導群眾開展工作。
(三)走訪群眾
走訪群眾在公安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概況起來,其在公安工作中的意義主要有:一是走訪群眾有利于傾聽民聲、民意,改進公安工作。二是走訪群眾有利于熟悉治安情況,嚴密安全防范。三是走訪群眾有利于爭取群眾支持,密切警民關系。
走訪有多種形式,如走訪居民、走訪企事業(yè)、走訪問黨政機關等,其中以針對社區(qū)居民的入戶走訪最為常見。要順利入戶走訪,就必須先做好以下各項走訪前準備工作:1、做好先期宣傳工作。2、選好走訪對象。3、選擇合適的走訪時機。4、研究走訪對象的心理。民警做好訪前準備工作后,就要開始入戶走訪。入戶走訪的過程主要包括登門、訪談、記錄、結束四個步驟。入戶走訪首先要“進得了門”,即民警登門走訪,群眾接受請民警上訪。能不能“進的了門”直接關系到整個入戶走訪群眾的成敗。民警要順利“進門”,一要選好時機。要選擇在群眾方便時走訪,登門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登門時遇到避免年輕女同志一人在家、群眾有事要外出、未成年人單獨在家等情況,應避免進門,另約時間走訪。而要重形象,講禮儀,民警登門時要做到“五要”,即警容要整、敲門要輕、身份要亮、稱呼要親、衛(wèi)生要講。進門后,接下來就是“要搭得上話”,即民警與走訪對象進行訪談交流。訪談是入戶走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能否了解情況,能否密切警民關系,很大程度取決于民警能否與走訪對象進行積極、有效的訪談,具體的方法包括開門見山法、創(chuàng)造話題訪談法、先服務后訪談法、誠意訪談法。民警入戶走訪時應填寫走訪群眾記錄表。對走訪中獲得的有價值信息或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做好記錄。入戶走訪時間不宜過長,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走訪一般以1小時為限。如果還有未了解完的事情,可以提出再訪。
[1]百度百科“符號互動論”[EB]/[OL]wapbaike.baidu.com/item/符號互動論,2016年10月6日訪問。
[2]Rob Gurwitt,”Communitarianism:You Can Try It at Home,”Governing(August 1993):33-39.
[3]Rob Gurwitt,”Communitarianism:You Can Try It at Home,”Governing(August 1993):39.
[4][美]Kenneth J·PeaKRonald W·Glensor著 劉宏斌等 譯《社區(qū)警務戰(zhàn)略與實踐(第五版)》2011年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第38頁
[5]夏文信等著:《公安社會性概論》2005年版,第191-198頁Rob Gurwitt,”Communitarianism:You Can Try It at Home,”Governing(August 1993):39.
[6][美]Kenneth J·PeaKRonald W·Glensor著 劉宏斌等 譯《社區(qū)警務戰(zhàn)略與實踐(第五版)》2011年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第38頁
[7]夏文信等著:《公安社會性概論》2005年版,第191-198頁
錢劍怡(1989-),女,江蘇南通人,民警,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