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清 姜泓《水仙茶梅圖》 絹本設(shè)色
縱118.3厘米 橫42.9厘米
此畫中寫水仙與茶、梅三友相為呼應(yīng),梅枝上一小鳥正躍躍欲飛。構(gòu)圖奇妙,梅枝斜伸而下,另有一短枝取向上之勢。以淡墨點染出山石,水仙、茶樹用工筆細加勾畫,而花冠及梅花皆以粉色由外及內(nèi)的渲染,間點丹紅,色澤淡雅脫俗,氣韻流動。山雀用筆簡略,造型卻準確生動。
姜泓,生卒年不詳。泓一作泫,字在湄,號巢云,杭州人。工花鳥,筆致生動,賦色鮮妍。
清 虞沅《榴葵雙鸝圖》 絹本設(shè)色 縱125.9厘米 橫43.9厘米
畫中青石之側(cè),紅、白、粉三色蜀葵正在盛開,結(jié)滿紅色花簇的石榴樹上,兩只黃鸝一上一下,你呼我應(yīng)。一枝海棠橫空出世,花似堆雪。此畫用筆極細致講究,花鳥皆用工筆細細繪出,設(shè)色妍麗,秀逸脫俗。
虞沅,生卒年不詳,字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寓居常熟。王弟子,山水得乃師筆墨之妙。亦擅花卉、翎毛,勾染妍雅,賦色艷麗,頗具豐姿。傳世作品有《桃柳魚荇圖》、《芍藥八哥圖》等。
清 邊壽民《歪瓶依菊圖》 紙本淡設(shè)色
縱95.8厘米 橫50.4厘米
此是一幀情趣盎然的書畫小品,筆意瀟灑舒放,毫縱不羈,隨意而行,卻又恰成天然之趣。濃墨點葉,淡墨勾花,秀雅高潔,意韻高遠。畫面雅拙樸實,卻自有一種脫俗越塵之感,讓人愛不釋手。自題“歪瓶雅稱菊枝斜,花與真花頗不差。持去賣錢償酒債,那知秋色落誰家。壽民”。
邊壽民(1684-1752年),原名維祺,字壽民(以字行),號漸僧、葦間居士、綽綽老人,江蘇山陽(今淮安)人。工詩詞、書畫,尤擅潑墨蘆雁。與華、鄭燮等交往甚契,被認為“揚州畫派”之一。傳世作品有《蘆雁圖》、《葦汀翔集圖》、《蘆雁雜畫冊》等。著有《葦間老人題畫集》。
清 閔貞《蕉石圖》 紙本墨筆 尺寸不詳
這幅《蕉石圖》充分利用了水、墨二者的結(jié)合及浸漬變化,以飽含水分的筆觸,寫出山石雋秀之態(tài)及芭蕉的挺拔之狀。洗練簡括,卻有神情氣爽之感。
閔貞(1730-1788年后),字正齋,號蓼塘居士、青橋等,江西南昌人,久居武漢,布衣。其畫學明代吳偉,白描功力深厚,擅長寫意人物,風格瀟灑活潑,也能畫山水、花鳥,筆墨頗有巨然風貌,很有魄力。傳世作品有《蕉石圖》、《花卉圖》、《紈扇仕女圖》等。
清 王文治《柳燕圖》 紙本設(shè)色 縱69.1厘米 橫32.3厘米
此畫以簡筆水墨寫意,略設(shè)淡彩。結(jié)合墨彩暈染及濃墨點提,便將燕子輕盈雀躍之態(tài)盡致描出。柳樹造型極簡略,干墨寫枝。全畫簡練明快,神形俱至。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授編修,擢侍讀,官至云南臨安知府。罷歸,自此無意仕進。工書法,秀逸天成,得董其昌神髓,與梁同書齊名。著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
清 馬逸《國色天香圖》 絹本設(shè)色 縱101.7厘米 橫49.5厘米
這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圖中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tài)優(yōu)雅,設(shè)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jié)合繪出,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蕊,素雅動人。地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
馬逸,生卒年不詳,字南坪,號陔南,江蘇常熟人。工花卉,師蔣廷錫,亦擅畫魚。
清 張問陶《疏柳顛禽圖》 紙本設(shè)色 縱119.8厘米 橫33.9厘米
張問陶的花鳥畫風格縱逸灑脫,與明代徐渭相似。此畫寫一鴉立于柳樹的一節(jié)枯枝上,正向天鳴叫。畫面極其簡潔,二三枝柳條,信手寫來,細筆欲斷,似漫不經(jīng)心,卻意韻悠長。淡墨寫鴉,濃墨點提首冠尾羽。筆法極簡,卻筆筆有韻,疏朗清新之氣盎然畫間。
張問陶(1764-1814年),字仲冶、樂祖,號船山、寶蓮?fù)ぶ鞯龋拇ㄋ鞂幦?。乾隆五十五年?790年)進士,為山東萊州知府。引疾后僑寓吳門(今江蘇蘇州)。才情橫溢,詩名重海內(nèi),所作多表現(xiàn)生活及寫景題畫之詩,情調(diào)流于感傷,其詩極為袁枚推重。精書法,縱放近米芾。山水、花鳥、人物雜品悉隨筆為之,風致蕭遠。寫生近徐渭,不經(jīng)意處皆有天趣,山水雖非專門,亦具秀逸之趣。畫馬畫鷹鳥亦生動神俊。傳世作品有《芍藥》扇、《為鶴汀畫馬》等。著有《船山詩文集》。(未完待續(xù))(責編:李禹默)